作者单位
摘要
1 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上海 200062
2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西安 710049
3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西安 710062
在钠原子分子混合体系中,实验研究了加入缓冲气体对高位态原子分子碰撞能量转移和分子扩散带辐射的增强效应;运用瞬态碰撞模型作了理论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分子扩散带辐射 碰撞能量转移 瞬态碰撞模型 
光学学报
2001, 21(7): 891
作者单位
摘要
山西大学电子信息技术系,太原 030006
报道了在钾蒸气中由能量积聚效应产生的分子扩散带辐射。对产生的机制和原子的囚禁效应作了讨论。
能量积聚效应 扩散带辐射 碰撞能量转移 
中国激光
1999, 26(10): 927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 150001
报道了用单光子激发产生K2 23Πg-x3∑+u跃迁扩散带的实验结果,讨论了此扩散带发射增益特性随温度和缓冲气体压力等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测得了1.2% cm-1的增益系数。
钾双原子分子 扩散带 增益 
光学学报
1996, 16(8): 109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 150001
2 哈尔滨医科大学数学教研室, 哈尔滨 150086
理论计算了钾双原子分子21∑+u─x1∑+g跃迁所得到的扩散带荧光谱,并与Gondal等[4]和Luh等[5]以及Milosevic等[6]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Luh等和Milosevic等的实验结果符合很好,排除了600 nm附近扩散带来自K221∑+u─x1∑+g跃迁的可能性。
钾分子 扩散带 
光学学报
1996, 16(8): 109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062
2 山西大学物理系, 太原 030006
本文报道了在K_2-K中通过双光子共振激发原子或双光子激发分子产生23∏g—a3∑+u扩散带辐射的实验结果,并对激发机制以及扩散带辐射随激发能量和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扩散带 双光子激发 
光学学报
1993, 13(10): 86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量子光学联合开放实验室, 上海 200062
2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 西安 710062
本文利用由RKR方法计算得到的锂分子23∏g态和a3∑u+态(束缚部分)的势能曲线求解振动薛定谔方程,获得了23∏9—a3∑u+跃迁的F-C因子,自发辐射系数,进而计算了该跃迁的荧光强度和受激辐射带强度的光谱分布,其结果与实验测得的由双光子激发锂分子产生的受激扩散带辐射相吻合.
F-C因子 荧光辐射光谱 受激扩散带辐射 
光学学报
1992, 12(4): 33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华东师范大学量子光学联合实验室, 上海 201800
本文报道了以590.0~625.0 nm宽波段范围内任何波长的脉冲激光双光子激发锂分子,均可产生435.0~445.0 nm扩散带受激辐射的实验结果,对激发和发射机制进行了讨论。
双光子激发 二步激发 扩散带受激辐射 
中国激光
1992, 19(11): 847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本文报道了锂双原子分子在405~460nm范围内的吸收谱,吸收峰在422.5nm和450nm附近,两个吸收峰应来自x~3∑_u~+→2~3II_g的吸收跃迁.激光泵浦得到了456nm附近的感生荧光谱,并对这一谱带的发射机理进行了讨论.
锂二聚物 扩散带 吸收和发射谱 
中国激光
1989, 16(11): 66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