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雨竹 1,2张鹏 1,2,3何爽 1,2李奇 1,2[ ... ]韩科选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长春 130022
2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2
3 长春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2
4 长春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春 130022
1.7 μm波段有许多分子吸收线, 位于活体组织的透明窗口中。该波段激光源在材料加工、中红外激光产生、气体检测、医疗手术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1.7 μm波段激光器的研究进展及相关应用, 介绍了长春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工作。尽管现有的研究和应用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提高, 1.7 μm波段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激光光学 1.7 μm波段 连续光纤激光器 脉冲光纤激光器 激光应用 laser optics 1.7 μm waveband continuous fiber laser pulsed fiber laser laser application 
激光技术
2023, 47(2): 154
黎黎 1张悦 1李萌茜 1张真 1[ ... ]杨延龙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61
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119
眼球是机体的视觉器官,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光学模型,因此激光技术在眼科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覆盖了几乎眼部各个亚专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前,激光在眼部的应用主要借助其高空间分辨率、高空间定位精度,以及激光的热效应、光化学效应、光爆破效应、光切割效应和生物调节作用等实现。本文综述了激光在眼科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激光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总结了激光技术在眼科的临床应用进展及未来可能的突破点。
激光技术 眼科激光应用 光爆破效应 光切割效应 光热效应 光化学效应 光生物调节效应 
中国激光
2022, 49(5): 05071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223
2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1109
基于衍射光栅原理, 以反射式液晶光学相控阵为研究对象, 针对波长1 550 nm波段进行光束扫描角度计算。并对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的扫描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编制了周期性和非周期性扫描模式的相位图程序及实验软件。实现了对光波的光学相位进行实时可编程控制。通过光束偏转实验, 验证了最大偏转角度2.4°时, 最大探测距离约为1.3 km。该实验结果对制导、多目标威胁预警和反击中有着指导意义。
液晶光学相控阵 非机械式光束偏转 激光应用 相位调制 liquid crystal optical phased array non-mechanical beam steering laser application phase modulation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1, 19(1): 16
徐伟豪 1,2苏秀琴 1汪书潮 1,2朱文华 1,2[ ... ]邬京耀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间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西安70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为了研究现有非视域算法在不同反射特性下的性能,对非视域成像过程进行研究,选取基于物理渲染的双向分布函数,建立拟合真实环境的仿真系统.对目前非视域成像领域的频率波数域算法与光锥变换算法,进行仿真重建实验.研究了以上两种算法在不同粗糙度、入射角度、噪声等条件下重建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反射特性的变化对光锥变换算法影响较大;噪声对频率波数域算法影响较大.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改进频率波数域算法,仅利用测量数据的相位信息进行非视域重建.改进算法较好地重建了不同反射特性的目标物体,为进一步探究算法提供帮助.
双向反射函数 仿真分析 图像重建 脉冲激光应用 成像系统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Image reconstruction Pulsed laser application Imaging systems 
光子学报
2020, 49(12): 157
骆公序 1,2,*荆超 1,2汪于涛 1,2王丽 1,2沈佳俊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上海200233
2 上海市激光束精细加工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33
针对体硅的加工应用, 开展皮秒紫外激光三维刻蚀单晶硅工艺研究。通过工艺实验, 得出在激光脉冲能量6 μJ, 固定XY点间距4 μm, 在单晶硅上刻蚀600 μm×600 μm方槽, 单次去除的深度在1 μm, 单次加工用时0.5 s, 加工的侧壁在14°, 可以获得较好的200 μm深度的三维结构。 皮秒紫外激光体硅加工在工艺流程上更为简洁, 加工效率高, 对环境污染小, 设备成本小。
激光应用 体硅工艺 激光直接加工 紫外皮秒激光 laser application bulk silicon processing laser direct processing UV picosecond laser 
应用激光
2019, 39(6): 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30033, China
为了满足微弱背向拉曼光谱信号的高分辨率、宽波段探测,设计并搭建了一台光栅拼接型的宽波段高分辨率空间外差拉曼光谱仪MGSHRS实验平台,对仪器的视场展宽,进行了光谱定标,完成了对拉曼样品的宽波段背向散射拉曼探测.该系统的实际光谱分辨率为3.37 cm-1,总的光谱探测范围为5 841 cm-1,实验结果证实该技术对于高通量、宽波段、高分辨的拉曼光谱测量展现出极好的应用潜能.
拉曼与光学光谱 激光应用 光学仪器与设备 干涉仪 Raman and optical spectroscopy laser applications optical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terferometer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9, 38(6): 75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合肥230029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230031
柔性电子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应用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激光剥离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能量来分离玻璃基板与柔性衬底的技术, 具有作用光波长可选、作用时间短、热影响区域小的优点, 是目前实现柔性电子器件的最重要技术之一。介绍了激光剥离的主要技术特点, 分析其在不同的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 讨论了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和作用, 并总结了激光剥离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激光剥离技术的快速发展, 会对柔性电子行业的研究和发展形成强力支持。
激光技术 激光应用 柔性电子 激光剥离 柔性衬底 laser technique laser application flexible electronics laser lift-off flexible substrate 
激光技术
2018, 42(4): 440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16
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双边带调制的双扫频干涉测距技术,利用电-光双边带调制产生的-1和+1阶边带分别作为扫描方向相反的两个扫频信号,在接收端各获得一个频率与相对距离相关的拍频信号,通过将这两个拍频信号相乘的方式来减小由光路中扰动引起的测量误差.利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由于光路中扰动产生的测量误差.设计了实验验证系统,在光路中引入小幅振动作为扰动时,该方法对扰动的抑制比超过14 dB,有效地提升了测距准确度.
激光应用 干涉法 双边带调制 激光测距 扰动抑制 扫描 Laser applications Interferometry Double-sideband modulation Laser ranging Disturbances rejection Scanning 
光子学报
2017, 46(6): 0612005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成都 610065
对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矩形分离式放大器引起的热效应进行研究, 建立符合实际的Cr,Yb∶YAG/Yb∶YAG复合结构热传导模型.对分离式放大器结构中不同增益介质与包层结构下放大器内部温度场变化进行了分析, 定量计算了对应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 并给出了出射端面波前相位分布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研究表明: 在较薄的包层厚度和较小的厚度比下, 介质端面温升更高, 热效应加重;相对较厚的包层和较大的厚度比可使放大器的热效应明显减弱.该结果为降低复合结构激光放大器热效应提供了理论指导.
激光光束放大 激光束热处理 激光束激光应用 激光束计算机模拟 激光束效应 分离式放大器 温度分布 Laser beam amplification Laser beam heat treatment Laser beam laser application Laser beam computer simulation Laser beam effects Separated amplifi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光子学报
2015, 44(12): 1214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大气光学研究中心,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 710024
4 西安交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
分析干旱地区近地面8.0 m高度处的温度、湿度、折射率结构常数、大气压强和能见度等参数的每月日变化情况,获取大气消光系数与大气湍流的可能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波长为1.06 μm的激光在大气环境条件下传输距离为1 000 m和3 000 m的可能传输效果.结果表明:消光系数日变化起伏不大,各月的消光系数以冬季1月为最大,夏季7月最小,二者相差可达2倍,1 000 m的平均透过率约是3 000 m的1.16倍;冬季1月是湍流强度最弱的月份,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是湍流较强的月份,3 000 m收到的湍流平均影响程度约是1 000 m的1.95倍;从传输总体效果上来看夏季7月的21时左右传输效果最佳,不同传输距离的能量分布特性也不同.
大气湍流 光传输 光吸收 光散射 激光应用 激光传输 Atmospheric turbulence Light propagation Light absorption Light scattering Laser applications Laser propagation 
光子学报
2015, 44(10): 1014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