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庆 1彭波 1汪丽 1,*王东 1[ ... ]华灯鑫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 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子制造系统与应用研究中心,西安 710119
为了避免对存在空气内腔器件加工过程中对壁损伤问题,需要实时判断孔穿透状态。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技术的飞秒激光制孔的孔穿透检测方法,选取Cr(I)521.531 nm为特征发射光谱,利用特征谱线强度的变化实现孔穿透状态的判断。设计了光谱检测实验系统并在孔加工实验过程中实现了特征光谱的采集与孔穿透状态的判断,验证了该方法在解决孔加工过程中避免产生对壁损伤问题的可行性。
激光冷加工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对壁损伤 特征谱线 穿透检测 Laser cold machin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ontramural damage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lines Penetration detection 
光子学报
2023, 52(3): 0352119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以实验室中的X射线管作为光源,配合CMOS 探测器涂层闪烁体纤维面板实时在线记录设备,建立了柱面弯晶检测平台。通过高精度的同轴转台设计,将整个柱面弯晶曲面转换为多个线段区间来分别进行检测,并对光路排布以及谱线的位置移动进行了解析计算。选用铁靶材X射线管( $K_\alpha$特征谱线波长为0.193 6 nm)作为实验光源,曲率半径120 mm的石英柱面弯晶作为样品,实验获得了清晰的铁特征谱线(Fe-Kα和Fe-Kβ)。通过分析柱面弯晶上9个采样位置的图像,发现Fe-Kα谱线位置移动了96 μm,对应的半径偏差为40 μm, $\Delta {R}/{R}$为0.033%。经过检测的石英柱面弯晶已经在大型激光装置上应用,并获得高质量的光谱图像,证明了该实验方法对柱面弯晶品质检测的有效性。
X射线衍射 柱面弯晶 高精度 特征谱线 CMOS 探测器 X-ray diffraction cylindrical curved crystal high accuracy characteristic spectra CMOS detector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10): 2021112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 100190
局部空气放电是导致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劣化的重要因素。 空气放电中丰富的发射光谱信息与放电特征存在直接映射关系。 采用针-板电极模拟了空气电晕放电的发展过程, 并检测了放电由弱变强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在200~980 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 放电初期的发射光谱主要由氮气分子N2的带状光谱组成, 分别为N2第二正带系(second positive system, SPS)和N2第一正带系(first positive system, FPS)。 放电程度加深后, 发生能级跃迁的粒子种类更加丰富, 由此产生了带状光谱与线状光谱相互交叠的复杂谱线, 光谱范围也由放电初期的280~460 nm扩展至200~980 nm。 放电处于临界击穿时, 发射光谱的强度急剧增加, 强度最高值出现在500.715和777.202 nm处, 分别对应氮离子N+和氧原子O的辐射谱线, 这意味着微观放电过程再次发生改变。 基于空气放电机理分析得到: 放电初期、 放电加深、 放电临界击穿三个阶段中强度占优的谱峰或谱带分别由N2, NO与O和N+辐射跃迁所致, 这由放电间隙的能量所决定, 其特征光谱分别为336.907, 239.687和500.715 nm。 放电初期, 336.907 nm处的强度绝对占优, 239.687和500.715 nm处的相对强度极小; 放电程度加深时, 239.687 nm处的强度占优, 500.715 nm处的相对强度极小; 临界击穿时, 500.715 nm处的强度占优, 336.907 nm处的强度最弱。 空气电晕放电的200~980 nm光谱范围内, 紫外波段、 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子数虽然都随着施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 但各波段光子数的归一化结果表明: 随着放电程度的加深, 紫外波段的光子比例逐渐减小, 可见光波段的光子比例逐渐增加, 近红外波段光子比例变化相对较小。 不同放电阶段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相对光子数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 可以反映放电的发展程度。
空气电晕放电 发射光谱 放电过程 特征谱线 Air corona discharg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Discharge process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wavelength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9): 2956
孙晨薇 1,2步扬 1,2,*王远航 1,2吴芳 1,2[ ... ]王向朝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 上海 2018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9
3 上海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444
激光波长和激光入射角是影响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空间分布和光谱强度空间分布特性的重要因素。基于流体动力学和SAHA方程,仿真了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二维空间演化过程,研究了激发等离子体的辐射光谱空间分布特性及激光波长、入射角度等参数对等离子体特征谱线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长为1064 nm的激光在不同延时条件下,最佳激光入射角度均为0°。当入射角度为0°时,所激发的等离子体辐射在不同的探测角度处均有较强的光谱信号,且在100,500,1000 ns延时条件下,最佳探测角分别为±41°、±11°和±12°。对于不同的波长,当延时分别为100 ns和500 ns且激光以0°入射时,长波长激光所激发的等离子体光谱在不同探测角处的强度均强于短波长激光。当延时为100 ns时,1064 nm波长激光所激发的光谱在最佳探测角位置的强度约为532 nm和266 nm波长激光所激发的光谱在各自最佳探测角位置强度的2倍。随着探测角绝对值的减小,等离子体辐射光谱强度先增大,到达最佳探测角后强度再减小。入射波长分别为532 nm和1064 nm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等离子体 特征谱线 空间分布 最佳探测角 最佳入射角 
光学学报
2021, 41(21): 2130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2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
3 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5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6
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AIUS)是高分五号(GF-5)卫星的主要载荷之一,它通过太阳掩星观测实现多种大气痕量气体垂直分布信息的获取,准确的光谱定标是其数据定量反演的关键和基础。针对AIUS超高的光谱分辨率、无配套星上光谱定标设备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气吸收特征谱线的多谱线线性拟合算法,通过多普勒频移修正、多谱线筛选、准确谱峰位置确定等关键技术提高其在轨光谱定标精度,并在GF-5卫星成功发射后,围绕AIUS开展了一系列的光谱定标和精度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AIUS的高精度光谱定标,MCT和InSb通道的平均谱峰绝对偏差分别为0.004 37cm-1和0.003 89cm-1,均小于痕量气体反演应用要求的0.008 cm-1
光谱定标 甚高光谱分辨率 特征谱线 多普勒频移 高分五号卫星 太阳掩星 spectral calibration ultra-spectral resolution characteristic lines Doppler shift GF-5 satellite solar occultatio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1, 40(2): 2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9
2 山东大学(威海)燃气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 威海 264209
3 中国海洋大学光学光电子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具有微损、 原位、 快速分析的特点, 在样品分类识别、 成分分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探索该技术在天然地质样品识别应用的可行性, 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结合相关判别对天然地质样品LIBS光谱分类识别的方法。 为减小全谱中背景噪声等不相关数据干扰、 降低计算量, 在元素谱线归属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征谱线提取, 实现了高维光谱数据的降维。 以特征谱数据为输入建立网络训练模型, 得到具有输入样本特征的权向量, 通过权向量与待测样本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实现样品分类。 对16种天然地质样品的分类算法实验证明, 在全谱、 主成分降维和特征谱段三种数据处理方法中, 特征谱的降维和提取LIBS数据主特征效果最优。 改进的SOM网络结合相关判别算法比支持向量机方法和直接应用SOM网络方法的分类准确度更高, 初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特征谱线 自组织特征映射 相关分析 分类识别 LIBS Feature spectral line 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 Correlation analysis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6): 1874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激光与太赫兹功能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4
在大气环境中,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相结合, 对来自不同厂家不同颜色的20种工业塑料进行分类研究。 首先对分类结果有影响的实验参数进行优化, 在最佳的实验参数条件下进行光谱采集, 采用6条非金属元素特征谱线, 有效缩短了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所需时间, 从而提高了塑料的分类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碳、 氢、 氧、 氮等主量非金属元素对这些工业塑料样品进行分类, 测试集1 000个光谱数据中有996个识别正确, 算术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96%。 在选取较少的主量非金属特征谱线的情况下, 结合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 可以实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更多类型的塑料制品快速、 高精度分类, 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实现塑料分类方面提供了数据参考。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非金属元素特征谱线 支持向量机 塑料分类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lines of non-metallic ele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lastics identific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7): 2205
作者单位
摘要
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59
应用Nd∶YAG脉冲激光器(532 nm)作为光源, 诱导激发TU0Cu样品。 以光栅光谱仪和ICCD为谱线分离与探测器件, 在30~110 mJ激光能量范围和触发后211~230 μs时间范围内对Cu(Ⅰ)特征谱线324.754, 327.396, 510.554, 515.324和521.320 nm的自吸收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表明, 特征谱线自吸现象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弱, 经过5~20 μs逐步消失; 在50~100 mJ能量范围内, 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 谱线的自吸收程度增加, 持续时间变长。 同时特征谱线的自吸收特性因谱线跃迁能级状态不同而存在差异, 具有相同原子组态的324.754, 327.396 nm和515.324, 521.320 nm两组谱线的自吸收程度随时间和激光能量的演变以及自吸持续时间随能量的变化都分别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且总角动量J较大(324.754 nm, 1/2-3/2; 521.320 nm, 3/2-5/2)的谱线自吸收程度相对明显, 持续时间较长, 受能量变化影响敏感, 自吸收程度随能量变化幅度也较大。 谱线510.554 nm(3d104p-3d94s2)在能量小于80 mJ时自吸程度较低, 持续时间较短; 能量在80~100 mJ范围内时自吸程度加大, 持续时间变长。
自吸收 特征谱线 原子组态 LIBS LIBS Self-absorption Atomic Line of Copper Atomic Configur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4): 117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 230031
为了确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的最佳探测时间,采用时间分辨LIBS研究了样品中4种元素Fe、Pb、Ca和Mg的4条 特征谱线峰值强度以及相应的连续背景辐射光谱强度的衰减特性,对特征谱线峰值强度和连续背景辐射光谱强度的比值求极值,获得了特征谱线最佳信 背比(signal-to-background ratio, SBR)所对应时间的计算值。连续背景辐射和特征谱线光谱强度均呈指数形式衰减,4条特征谱线衰减时间分 别为1.42, 1.95, 1.69, 1.65 μs,相应的连续背景辐射衰减时间分别为0.85, 0.93, 0.89, 0.87 μs。 4条特征谱线最佳SBR所对应时间的计算值分别为1.43, 1.77, 1.62, 1.80 μs,最佳SBR所对应的时间的实验测 量值分别为1.5, 2.0, 1.5, 1.5 μs,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特征谱线峰值强度和连续背景辐射光谱强度的演化规 律能够对最佳SBR出现的时间作出预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LIBS最佳探测时间与连续背景辐射和特征谱线的衰减规律密切相关,通过对光谱强 度的比值求极值,可以预测谱线最佳SBR出现的时间,此方法为确定LIBS技术探测和分析的最佳时间提供了依据。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特征谱线 连续背景辐射 衰减时间 信背比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haracteristic lines continuous radiation decay time signal-to-background ratio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6, 11(5): 38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上海 201109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江苏南京 210045
临边地球大气遥感是实现上层大气微量气体成份探测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即通过对地球大气剖面下遥感数据-特性谱线下亮温值的获取,结合相适应大气模型,通过反演获取相应气体成份的全球分布,从而为大气科学研究及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数据及决策依据。本文从星载临边亚毫米波遥感结构建模以及地球标准大气模型出发,利用 “am”综合仿真工具,给出了其特征谱线在其不同临边遥感切角下的性能仿真,从而定量分析了遥感系统综合指标。
“am”大气模型 临边亚毫米波遥感 特征谱线 综合仿真 “am”atmosphere model limb sub -millimeter remote sense featured spectra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 13(6): 91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