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四川 绵阳 621900
研制了一台紧凑型纳秒高压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主要由铁芯变压器、脉冲形成线、油间隙自击穿开关组成。在变压器和形成线之间加入了一个50 pF的谐振电容和1.15 mH的谐振电感, 通过三谐振设计, 使发生器在不降低输出电压的情况下, 降低了变压器次级绕组的电压, 实现了脉冲发生器小型化。对该发生器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模拟和实验, 结果表明: 该发生器可在二极管上输出峰值约500 kV、脉宽2.2 ns的高压脉冲; 电子束二极管产生的X射线在距二极管靶窗20 cm处辐射剂量为20 mR, 可用于辐射探测系统闪烁体的时间响应测量。
纳秒 高压 脉冲发生器 三谐振变压器 脉冲形成线 电子束二极管 nanosecond high-voltage pulse generator triple resonance transformer pulse forming line electron beam diod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0): 105005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73
从绝缘和机械强度两方面优化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强流电子束二极管的陶瓷真空界面。首先,依据真空沿面闪络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外径220 mm的陶瓷板,应用ANSYS静电场模拟,通过对阴极电极形状和阳极外壳尺寸的调整,使得陶瓷沿面电场和阴、阳极三结合点场强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模拟结果显示: 陶瓷沿面电场分布均匀,阴、阳极三结合点场强小于30 kV/cm,电场线与陶瓷表面所成角度基本保持在45°; 其次,针对陶瓷与电极的约束结构,通过静力和瞬态冲击分析,确定了该陶瓷界面可承受的最大静压和冲击波最大峰压分别为4.8 MPa和60 MPa; 最后,在脉宽200 ns的脉冲功率驱动源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陶瓷真空界面平均绝缘场强达到44 kV/cm,二极管运行稳定,机械性能可靠,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相符。
强流电子束二极管 陶瓷 真空沿面闪络 绝缘结构 机械强度 high-current electron beam diode ceramics surface flashover insulation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4): 045028
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73
模拟了强流电子束源阴极表面附近区域数密度约1014 cm-3的等离子体的膨胀过程,观察到等离子体膨胀速度约为1 cm/μs。通过观察不同时刻阴极附近电子和离子的相空间分布、数密度分布和轴向电场分布,分析了等离子体膨胀过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产生使得阴极表面电场增强,进而增大阴极的电流发射密度,电流密度增加使得空间电荷效应增强,并使等离子体前沿处的电场减小,当等离子体前沿处的电场减小到零时等离子体向阳极膨胀。讨论了等离子体温度、离子质量、束流密度和离子产生率对等离子体膨胀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膨胀速度随着等离子体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离子质量增大而减小,但膨胀速度不等于离子声速;等离子体产生率越小,等离子体膨胀速度越小。
强流电子束二极管 爆炸电子发射 阴极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膨胀速度 粒子模拟 electron beam diode explosion electron emission cathode plasma plasma expansion velocit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1): 2974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交通大学 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49
2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 710024
对应用在Tesla型强流加速器中的电子束二极管绝缘子进行了仿真,发现电场增强区域与实际发生击穿区域基本一致。从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电力线和绝缘子表面所成角度分布以及材料缺陷等方面分析了击穿发生的原因。认为材料中存在缺陷是导致绝缘子发生击穿的主要原因,局部场增强和非最优化结构设计促成了击穿的发生。对影响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的同轴线关键位置进行了设计,得出了阳极倒角半径和阴极屏蔽环半径两个参量的最佳取值范围。
电子束二极管 绝缘子 电场分布 击穿 electron-beam diode insulator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breakdow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 22(3): 494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
从描述电子束运动的基本方程出发,引入一定条件下的近似,获得了一种实用的同轴二极管电流、电压与几何参数关系的近似解析解.给出了同轴二极管阻抗、间隙电压分布与二极管外加电压以及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与1维模型精确数值解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了PIC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理论分析结果在常用参数范围内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获得了一致的结果.与相对论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数据相比,在二极管电压为300~700 kV时实验结果与该理论估算值非常接近.
等离子体 强流电子束二极管 脉冲功率技术 高功率微波 Plasma Intense current electron beam diode Pulse power High power microwav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8): 114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2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
在顺位流模型与"4阶段"粒子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100ns/MA级电子束流的低阻抗强箍缩二极管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式.在这种理论分析模式中,将电子和离子的流动情况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分成非箍缩电子流、弱箍缩电子流、强箍缩电子流3个不同的阶段,分别结合聚焦流和顺位流模型对各个阶段特性进行估算.利用KARAT PIC数值模拟软件并结合"强光一号"加速器的工作状态,对该类型二极管中电子束的流动过程作了数值模拟,并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开展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新的理论分析模式是合理可行的.
低阻抗强流箍缩电子束二极管 顺位流模型 理论分析模式 加速器 Low impedance intense-current pinched electron bea Parapotential flow model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Accelerator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4, 16(12): 16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
2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
为"闪光二号"加速器研制了新的二极管系统, 其电子束能注量比原二极管系统大3倍多.该系统由带滑闪开关的二极管、漂移管、脉冲磁场和真空靶室等部分组成, 通过减小阴极直径、增大轴向磁场强度和磁透镜比,调节滑闪开关距离和预脉冲开关气压等技术措施, 使二极管具有高能注量电子束输出的稳定工作状态, 在Marx发生器充电电压70kV条件下,在距阴极22cm的靶上获得了总能量21.5kJ、束斑直径52mm和能注量1.01kJ/cm2的电子束输出.
闪光二号加速器 高能注量电子束 脉冲电子束二极管 预脉冲 Flash-Ⅱaccelerator High fluence electron beam Pulsed electron beam diode Pre-puls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4): 377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24
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长脉冲功率系统;分析了强光一号加速器长脉冲轴向绝缘高阻抗电子束二极管的管绝缘体和真空磁绝缘传输线的结构与绝缘性能;阐述了二极管工作阻抗和阴阳极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设计参数.实验研究表明:二极管电压0.75~2.6MV,电流65~85kA,电压幅值对应的工作阻抗14~44Ω,输出轫致辐射脉冲宽度100~400ns,100cm2输出窗口的轫致辐射剂量率108~2×109Gy/s.
长脉冲 高阻抗 电子束二极管 真空磁绝缘传输线 轫致辐射 Long pulse High impedance Electron beam diode MITL Bremsstrahlung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11): 113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