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探究了阴离子的浓度及种类对刚果红在溶液中形成聚集体的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 进一步研究了阴离子浓度和种类对刚果红与燕麦β-葡聚糖所形成络合物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阴离子浓度的增大, 刚果红溶液的峰值吸光度呈逐渐下降趋势, 且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 刚果红最大吸收波长、 峰值吸光度和499 nm处吸光度与阴离子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阴离子对刚果红聚集的影响符合Hofmeister序列的顺序, 说明疏水相互作用是刚果红分子聚集成胶束的重要驱动力。 对于刚果红/β-葡聚糖络合物体系来说, 当阴离子浓度超过第一临界浓度时, 刚果红胶束开始形成并结合在β-葡聚糖上形成络合物, 差谱图在556 nm处产生了络合物的吸收峰; 当阴离子浓度超过第二临界浓度时, 刚果红/β-葡聚糖络合物进一步通过刚果红胶束之间的聚集形成超分子结构, 导致差谱图吸收峰红移至583 nm处, 并因为更大尺寸超分子结构的形成而在光谱图长波方向出现明显的米氏散射效应。 阴离子对上述超分子结构的影响也符合Hofmeister序列的顺序, 说明刚果红/β-葡聚糖络合物主要通过刚果红胶束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聚集成超分子结构。 本研究提示, 离子对刚果红分子本身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阴离子 刚果红 燕麦β-葡聚糖 聚集 UV-Vis spectroscopy Anion Congo red Oat β-glucan Aggreg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1): 359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成都 610065
2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成都 610065
采用带有快门的增强型瞬态光谱探测系统ICCD, 实时拍摄了槲皮素与Cu2+ 和Al3+ 配位反应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显示, Cu2+ 和Al3+与槲皮素配合, 在中性条件下都有吸收峰为428 nm左右的中间产物产生, 最终产物都在300 nm左右有稳定的吸收峰; 而酸性条件下则直接生成吸收峰为300 nm左右的最终产物。虽然Cu2+ 和Al3+是不同的金属离子, 但在相同的酸性或中性条件下, 它们与槲皮素的配合过程却是相似的,只是完成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不同。本文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槲皮素与金属离子配合的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槲皮素 Cu2+和Al3+ 配合物 ICCD ICCD UV – vi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quercetin Cu2+ and Al3+ complex 
光散射学报
2009, 21(2): 17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