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基本信息
创刊:
1982年 • 双月刊
名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英文: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中国光学学会
出版单位:
科学出版社
主编:
褚君浩
ISSN:
1001-9014
刊号:
CN 31-1577/TN
电话:
021-65420850-73206
邮箱:
地址:
上海 玉田路500号,《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邮编:
200083
定价:
10元/期

本期栏目 2007, 26(1)

MORE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第26卷 第1期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2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上海,200062
研究了Si在AlxGa1-xAs(0≤x≤1)中的掺杂行为.为比较Al組份对Si掺杂浓度的影响,在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生长(GSMBE)掺Si n型AlxGa1-xAs(0≤x≤1)的所有样品时,n型掺杂剂Si炉的温度恒定不变.用Hall效应测量外延层的自由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用X射线双晶衍射迴摆曲线测量外延层的组份.测试结果表明,当AlxGa1-xAs中Al组份从0增至0.38时,Si的掺杂浓度从4×1018 cm-3降至7.8×1016 cm-3,电子迁移率从1900 cm2/Vs 降至 100 cm2/Vs.这与AlxGa1-xAs材料的Γ-X直接-间接带隙的转换点十分吻合.在AlxGa1-xAs全组份范囲内,自由载流子浓度隨Al组份从0至1呈 "V"形变化,在X = 0.38处呈最低点.在x>0.4之后,AlxGa1-xAs的电子迁移随Al组分的增加,一直维持较低值且波动幅度很小.
气态源分子束外延 Si掺杂 电学性质 组分 gas source molecular beam epitaxy AlGaAs AlxGa1-xAs Si-doped electrical properties compositio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1
作者单位
摘要
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微扫描技术研究情况,讨论了用于凝视焦平面探测器的微扫描技术原理和分类,按伺服电机驱动和压电陶瓷驱动两种形式,分析了微扫描技术的原理、结构和信号读出方式,最后总结了微扫描技术的优点.
光学微扫描 红外成像 凝视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1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为实现升空后运行的卫星的整体性能处于最佳状态,通常在卫星发射前,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从地表到影像获取的整个遥感物理过程进行模拟.针对现有模拟方法不能全部采用辐射传输、成像等物理模型,实现大场景、复杂地表覆盖情况下的热红外遥感成像模拟,在基于场景模型的热红外遥感成像模拟基础上,将模拟系统分为地表场景模拟、大气作用模拟及传感器成像场景,重点对模拟各场景所涉及的物理模型和算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初步构建了大场景、复杂地表覆盖下模拟的技术框架,是对热红外遥感成像模拟的一种全新而有益的尝试,对相关研究工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热红外遥感 场景模型 成像模拟 辐射传输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75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7
利用LANDSAT-5的TM对CBERS-2的CCD 1~4波段进行交叉定标,得到了CCD 1~4波段的参考辐射定标系数,并对这组定标系数进行了验证.利用6S模型和同步气象资料,对CBERS-2的CCD数据,进行了大气校正和反射率反演.最后对CCD 1~4波段大气校正前后的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大气校正后的CCD3和CCD4波段的地面反射率明显升高,大气校正后的CCD图像呈现出高植被覆盖区NDVI增大,低植被覆盖区NDVI减小的趋势.
交叉定标 大气校正 6S模型 CBERS-2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2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3 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设计了由正负微透镜阵列和压电陶瓷驱动器组成的微型光扫描器,它工作于中、短波红外光及可见光等波段,微透镜阵列规模为256×256元、单元直径为50μm,扫描视场角约为6.6°,扫描频率可达200Hz,体积小到几个立方厘米.实验测试表明微扫描器的设计参数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相符.
微透镜阵列 压电驱动器 微光机电系统 微型光扫描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26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在传统毫米波四参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60GHz毫米波特有的传输特性,运用大、小尺度衰落概念模拟幅值,同时改用延时箱对时延的模拟,构造出符合60GHz毫米波特性、复杂度较低、模拟效果较好的时域模型.根据该模型,用Matlab进行编程仿真.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该模型完全符合60GHz毫米波的物理传输特性,而且还能较准确地进行统计分析,达到了对60GHZ毫米波进行快速模拟,快速分析的目的.
60GHz毫米波 四参数模型 大、小尺度衰落 延迟箱 功率时延谱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30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四川,成都,610225
提出一种采用双对极鳍线-微带过渡的Ka频段2×2波导基功率合成结构.这种两路过渡结构在31.0~40.0GHz范围内实测背对背插损小于0.9dB,回波损耗优于12.0dB.组合四块GaAs MMIC功率单片制作的这种新型功率合成器,在32.0 ~36.0GHz频带、±1.21dB增益波动下获得6W的最大饱和输出功率,带内平均合成效率为82%,且在25W的直流功耗下也保持了极佳的散热性能.这些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毫米波 功率合成 双对极鳍线 合成效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35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1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针对现有协同神经网络参数优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克隆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与在平衡注意参数条件下的算法和在不平衡注意参数条件下基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全局兼局部寻优能力,不易陷入局部极值,并且迭代步长是自适应调整的.对纹理图像与遥感图像的分类识别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仅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且具有更优的分类识别性能,同时验证了注意参数及所有参数对各原型模式之间竞争态势的影响,从而达到更佳的分类识别效果.
协同神经网络 注意参数 免疫克隆算法 图像分类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3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
2 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在被动毫米波探测原理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辐射计天线温度模型与输出信号模型,对装甲目标进行了实战条件下的毫米波辐射温度计算与分析.指出在进行雷达隐身的同时,必须进行针对被动探测的毫米波被动隐身技术研究,即毫米波辐射特性的控制.
毫米波 辐射计 被动探测 辐射温度 装甲目标 目标特性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43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轮廓检测是基于形状目标识别任务的关键,然而从自然场景中自动地检测出目标的轮廓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背景中存在着大量的无关干扰成分.生理学与解剖学的研究表明初级视皮层中具有方位选择性的神经元的响应受到其周围环境中同方位刺激的抑制,因此方位发生变化的地方受到的抑制程度相对较少,这使得孤立的边缘或区域的边界更为显著.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个视觉生理机制的轮廓检测模型,其目的是减少背景纹理的干扰,同时保留感兴趣的对象.针对模拟及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抑制措施有效地抑制了纹理边缘并减少了轮廓自身的破坏,极大地提高了复杂背景中轮廓检测的性能.
轮廓检测 环境抑制 背景纹理 初级视皮层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4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
采用水平滑移石墨舟液相外延生长技术在n型(100)InAs衬底上生长了InAs0.96Sb0.04薄膜.在1.5~5.5 eV光子能量范围采用紫外-可见光椭圆偏振光谱仪于室温下测试了其介电函数谱ε(E).基于电子带间跃迁和联合态密度理论,采用S. Adachi的MDF模型对ε(E)进行了拟合,并计算了各种临界点电子跃迁对ε(E)的贡献.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模型吻合得非常好,E1和E1+Δ1跃迁发生在布里渊区(BZ)的Λ轴或L点,分别对应于M1型临界点Λv5→Λc6(或Lv4.5→Lc6)和Λv6→Λc6(或Lv6→Lc6)跃迁;E2跃迁是由于M1型和M2型鞍点能量简并引起的,沿着BZ的Σ和Δ轴方向.
光学常数 椭偏光谱 液相外延 InAsSb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阐述了激光诱导离解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激光诱导离解光谱技术的元素识别过程,分析了元素识别误差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标准样品原子谱线的元素识别方法,建立了一套激光诱导离解光谱探测试验系统,对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基于标准样品的元素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识别优势.
激光诱导离解光谱技术 元素识别 原子谱线 硅阵列 光栅光谱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5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广东,广州,510275
提出一种新的能对非均匀性校正效果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估测度"校正率",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校正率以时域噪声为参考标准来衡量图像非均匀特性,不仅可以反映图像显示效果,还可以反映图像测温精度.该方法可用于IRFPA系统的性能评价和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校正效果评价,对非均匀性校正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红外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校正率 非均匀性特性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56
陶文兵 1,2金海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 华中科技大学,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海面舰船红外目标分割方法.利用均值漂移方法的不连续保持性滤波特性,滤除海面的强杂波干扰,同时又不损失舰船目标的信息.根据滤波得到的区域构建区域邻接图,采用基于最大最小SST图划分算法对区域邻接图的节点进行划分.划分结果最终将图像分为天空背景、海面背景以及舰船目标3个部分.由于采用区域节点来表征图像,较之采用原始图像象素节点表示,其节点个数大大减少,从而使算法的计算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实验结果也表明提出两步算法具有优越的性能,能够在海面强杂波干扰的情况下有效提取舰船红外目标.
舰船红外目标 分割 均值漂移 区域合成 最大最小SST算法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61
作者单位
摘要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上海,200092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和训练方法-NNDT,同时训练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连接权重,提出了一种结构化网络编码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编码不能一一对应的问题;使用启发式规则约束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异概率以及变异操作的选择趋势,并使用小生境机制进行拓扑变异保护.实验结果证明了NNDT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小生境 设计 训练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65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
2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采用XRD与Raman散射研究了Cr掺杂0.2PZN-0.8PZT压电陶瓷微观结构的变化.Cr掺杂导致三方-四方相变和晶体四方度增大,Raman散射关于晶格参数和相结构的分析得到了XRD的验证.通过研究不同结构中Raman振动模式,可揭示掺杂诱导的两相共存压电陶瓷微观结构的变化.
Cr掺杂 X光衍射 拉曼散射 压电陶瓷 0.2PZN-0.8PZT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69
作者单位
摘要
1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2 江苏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江苏,镇江,212003
将转移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用于数值模拟无序情况下的二维光子晶体传输特性.充分利用Fortran语言中的RAND函数分别研究了晶格结构无序、圆柱半径无序、柱体形状无序、介电常数无序对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的影响.计算了多种因素无序情况下的二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的传输函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弱无序时柱体形状影响最大,最小是圆柱半径无序.这说明在一定的无序范围里,可以认为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能够被很好地保持.在强无序时存在共同的现象就是在低频即长波段出现光子局域化现象,无序会影响二维光子晶体的带隙宽度、位置,在强无序时会出现多个共振模.
量子光学 无序 转移矩阵方法 光子晶体 透射谱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7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上海,200030
2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上海,200433
舌体分割是实现中医舌诊现代化的一个前提工作,分割质量直接影响舌象诊断的性能.然而由于舌的生理特征比较复杂,舌的形态以及舌与嘴唇的连接各不相同,使得舌体分割比较困难.本文采用超光谱成像系统代替数码相机采集舌图像,并借鉴光谱角度匹配算法,发展了基于超光谱图像的舌体分割算法.这一算法通过光谱角度匹配算法将超光谱舌图像立方体转换成光谱角度立方体,然后采用一维脉冲波形的边沿信息检测出边缘信息,最后实现了舌体的分割.试验表明,这种基于超光谱图像的舌体分割算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将舌体分割出来.
中医 舌体分割 超光谱 舌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7, 26(1):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