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 2022, 49 (24): 2416004, 网络出版: 2022-12-19  

LD包层泵浦拉曼光纤激光器首次实现千瓦输出 下载: 514次

作者单位
1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技大学南湖之光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摘要
Abstract

将无源光纤中受激拉曼散射效应作为激光增益的拉曼光纤激光器(RFLs),无需掺杂稀土元素,且具有波长选择灵活、无光子暗化、增益瞬时响应、无放大自发辐射等优势。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LD)具有便于系统集成、电光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泵浦源,已成为掺镱光纤激光器功率提升的关键,将其与RFLs结合实现激光输出将有“性能倍增”的效果。然而,高功率LD的亮度远低于光纤激光,直接泵浦产生的拉曼增益过低,需要长达千米级的无源光纤,难以实现RFLs的有效运转。目前,LD直接泵浦RFLs的最高输出功率仅为154 W,进一步的功率提升受限于LD自身亮度以及由此导致的高损耗,而且自由空间结构不利于系统集成。此外,由于寄生振荡的存在,1020 nm波段掺镱光纤激光器(YDFL)的最高输出功率也仅为520 W。

近期,国防科技大学课题组利用LD直接泵浦全光纤结构RFLs实现了千瓦级1020 nm波段激光输出,该结果是当前公开报道的同波段及同类激光器功率的最高纪录。RFLs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采用的是由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对形成的全光纤振荡器结构。波长范围为954~991 nm的15个不同波长的LD组成阵列,单个LD输出的激光经准直后通过体布拉格光栅(VBG)进行光谱合成,合成后的泵浦光经准直镜耦合进入直径为100 μm的光纤纤芯,光谱合束后得到的最高泵浦功率为2190 W,泵浦光束的质量因子Mp2约为35。高反FBG的反射率大于99%,中心波长为1019.7 nm,3 dB带宽为4.7 nm;用作输出耦合器的低反FBG的反射率经优化后为5%,中心波长为1019.7 nm,3 dB带宽为0.8 nm。产生拉曼增益的无源光纤是一段500 m长的三包层光纤(TCF),纤芯和内包层的直径分别为50、100 μm,数值孔径(NA)分别为0.06、0.22,泵浦光的光纤传输损耗为2.7 dB/km。泵浦光注入到TCF的内包层,并在振腔中形成激光振荡。低反FBG输出端接有光纤端帽(EC)。此外,为避免光纤熔接的模场失配,端帽以及FBGs输出尾纤均采用与拉曼增益光纤同类型的无源TCF(50/100/500 μm),且FBGs通过紫外刻写在TCF纤芯上。图2(a)为RFLs输出功率随注入泵浦光总功率的变化趋势。信号光和剩余泵浦光通过二色镜(950~990 nm高透,1020 nm高反)分光后分别进行测量。中心波长为1019.7 nm的信号光在泵浦光功率为743 W左右时开始出光,之后信号光功率迅速增大,而剩余泵浦光功率则逐渐下降,当注入的泵浦总功率达到2190 W时,得到的信号光功率为1082 W,剩余泵浦光功率为424 W,光-光转化效率(相对于注入泵浦光)为49.4%,信号光的斜率效率为81.9%。最高功率下输出光束的质量因子Ms2为7,亮度提升因子为11.3。图2(b)、(c)为不同信号光功率水平下的光谱图,最高功率下的高阶拉曼峰值低于信号光约28 dB。在信号光功率从273 W增大到1082 W过程中,对应的3 dB线宽从0.47 nm逐渐展宽到0.69 nm。通过优化TCF折射率分布和传输损耗等参数,有望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

图 1. LD直接泵浦RFLs的实验结构装置图

Fig. 1. Schematic of experimental setup of LD pumped RFLs

下载图片 查看所有图片

图 2. 实验结果。(a)RFLs输出功率随注入泵浦光总功率的变化趋势;(b)不同信号光功率下的全局光谱;(c)不同信号光功率下的局部光谱

Fig. 2. Experimental results. (a) Variation trend of RFLs output power with total injection pump power; (b) output signal laser global spectra at different signal powers; (c) output signal laser detail spectra at different signal powers

下载图片 查看所有图片

参考文献

郝修路, 李阳, 范晨晨, 潘志勇, 冷进勇, 姚天甫, 周朴. LD包层泵浦拉曼光纤激光器首次实现千瓦输出[J]. 中国激光, 2022, 49(24): 2416004. Xiulu Hao, Yang Li, Chenchen Fan, Zhiyong Pan, Jinyong Leng, Tianfu Yao, Pu Zhou. [J].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22, 49(24): 2416004.

引用该论文: TXT   |   EndNote

相关论文

加载中...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