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随着光子材料和光子器件在可穿戴技术、智慧医疗、仿生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研制具有优异机械柔韧性、生物相容性甚至生物可降解性的光子器件日益重要。为同时实现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生物力学性能,柔性光子器件从材料合成、结构设计、功能实现到工艺制备等诸多方面亟需探索。其中,有机聚合物因其质地轻柔、生物相容性好、合成可控、结构功能易于改性等优势,被认为是制备柔性光子器件最具竞争力的材料之一。一系列新型的功能性有机光子器件,如光波导、衍射光栅、光子晶体等被相继被报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柔性有机聚合物光子器件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分析了现有技术、方法和应用,并对未来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柔性光子器件 有机聚合物 生物医学光子学 光学传感 光诊断与治疗 flexible photonic devices organic polymers biomedical photonics optical sensors opt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3): 1316002
作者单位
摘要

高伯龙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激光物理专家、激光陀螺研制领域创始人,被称为“激光陀螺奠基人”,是我国**科技战线“科技报国、创新为战”的杰出代表。本文简要回顾高伯龙院士带领团队数十年锚定目标、迎难而上,研制成功激光陀螺并开展工程应用的科研历程;阐述高院士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我校激光陀螺技术创新团队近些年的科研工作实践,浅谈高伯龙科研精神对于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工作,尤其是进行有组织的科研等的启示,以此共勉。

高伯龙 激光陀螺 科学精神 实践与启示 
光学学报
2023, 43(17): 1737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技大学南湖之光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赵伊君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力学、原子分子物理、高能激光技术与工程等研究,是我国高能激光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重启了我国高能激光工程研究计划,为我国高能激光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重点介绍赵伊君院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以表达对赵伊君院士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赵伊君 高能激光 物理力学 原子分子物理 
光学学报
2023, 43(17): 1737002
作者单位
摘要
光学学报
2023, 43(17): 170000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
2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084
使用强场太赫兹泵浦二次谐波产生探测、研究外尔半金属TaAs中的三阶非线性响应过程。当泵浦太赫兹电场沿着TaAs(112)晶面的不同晶向时,强场太赫兹诱导的光学二次谐波信号展现出了不同的响应,这可以用泵浦太赫兹电场引入的三阶非线性极化来定量地解释,其中较大的zzzz分量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线性光学 强场太赫兹 二次谐波产生 外尔半金属 nonlinear optics intense electric field terahertz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Weyl semimetal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16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0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一台用于材料、光谱、生物、医学等领域前沿研究的多功能用户装置,在实验室现有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CTFEL)基础上,拟新增两套2×9-cell超导加速单元和两台波荡器,将电子能量提升至最大50 MeV,输出频率覆盖范围拓展至0.1~125 THz,最大宏脉冲功率大于100 W。同时,采用跑道型束线设计,拟建设一台小型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实验研究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总体设计、工作模式以及用户实验站布局。
激光器 自由电子激光 红外太赫兹 超导加速器 波荡器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 lasers free-electron laser(FEL) infrared terahertz superconducting accelerator undulator energy recovery linac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8001
李子龙 1,2万源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理论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 东莞 523808
研究了层状高温超导体中约瑟夫森等离子体模式对电场的非线性响应及对应的太赫兹二维相干光谱。从半经典有效模型出发,推导出了约瑟夫森相位的运动方程。通过求解这一运动方程,发现太赫兹二维相干光谱中存在“泵浦-探测”信号、回波信号、失相信号和双量子相干信号。进一步将这些信号与刘维尔路径联系起来,说明体系的具体激发过程,并借此说明这些信号的潜在应用。
太赫兹 太赫兹二维相干光谱 约瑟夫森等离子体模式 层状高温超导体 terahertz terahertz two-dimensional coherent spectroscopy Josephson plasmon mode layered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北京 100190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京 100191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感知与安防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强场太赫兹(THz)时域光谱技术在强场THz科学技术与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诸多涉及强场THz与物质强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研究都离不开强场THz时域光谱技术。然而,受限于高效率、高光束质量、高稳定性、高重复频率强场THz辐射源的性能,强场THz时域非线性光谱技术发展缓慢。针对强场THz非线性光谱技术及其潜在应用中存在的难题与挑战,在商用kHz钛宝石激光器的驱动下,笔者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铌酸锂倾斜波前技术产生强场THz的高度集成化时域光谱系统。在3 mJ激光能量泵浦下,利用该系统在室温下实现了单脉冲能量为6.5 μJ、峰值场强约为350 kV/cm的THz强场产生,该系统具备强场THz非线性光谱测试、THz泵浦‑THz探测、光泵浦‑THz探测、THz发射谱测量等多种超快时间分辨测量功能,是研究强场THz非线性效应的有效实验手段。
超快光学 强场THz辐射 铌酸锂 非线性光谱 泵浦‑探测 ultrafast optics strong-field terahertz radiation lithium niobate nonlinear spectrum pump-probe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12
王天武 1,2,3,4,5,*张凯 1,2魏文寅 1,2李洪波 1,2,3,4,5[ ... ]吴一戎 1,2,3,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700
2 广东省太赫兹量子电磁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700
3 中国科学院电磁辐射与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4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101
5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强场太赫兹波具有高的峰值功率,相应地,其电磁场分量强度也很大。当强场太赫兹辐照物质表面时,会诱发一系列新奇的反常变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一些强场太赫兹发射源,如光电导天线、光学整流晶体、超材料等,随后介绍了强场太赫兹技术在物态调控方面的一些典型应用,主要包括强场驱动热载流子运动、相干电子或声子调控、强场自旋电子学、太赫兹荧光发射、太赫兹克尔效应、生物医学等。
超快光学 强场太赫兹源 强场太赫兹调控 太赫兹应用 ultrafast optics intense terahertz source intense terahertz modulation applications of terahertz radiation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1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 200093
2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 300350
3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飞秒激光成丝辐射太赫兹波兼具宽频带和高强度特性,其物理机制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前沿课题。在此领域,本课题组发现太赫兹波沿激光等离子体光丝被限制在亚波长空间尺度内进行传输,即“太赫兹波空间强束缚效应”,并据此提出了能够全面阐述太赫兹波辐射机理的三过程模型,为统一当前主流宏观与微观理论、化解相关文献中重要结论的矛盾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太赫兹波空间强束缚效应为中心,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实验探测技术、物理机理解释及多项创新应用等,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物理光学 太赫兹波 飞秒激光成丝 空间束缚 物理机制 超分辨成像 physical optics terahertz wave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ation spatial confinement physical mechanism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1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