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401320
2 重庆理工大学 两江人工智能学院, 重庆 401147
为了降低智能手机PCBA电路板元件反光特性对图像灰度产生的干扰, 提高边缘连接的完整度, 减少伪边缘的数量, 本文对传统的canny算子进行改进, 用于提取智能手机PCBA电路板的边缘信息。首先, 兼顾滤波器去噪与梯度保持特性, 使用改进的具有“动态”惩罚因子的引导滤波器替代高斯滤波器, 减少边缘点的丢失。然后, 使用近邻域局部自适应阈值法取代传统双阈值法, 用于解决元件稠密区域存在灰度变化频繁背景与目标差异较小而导致阈值分割不准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当滑动窗口保持在19大小时, 具有最好的阈值分割效果, 伪边缘数量降到最低。本文方法处理后的图像, 拥有更完整细化的边缘, 伪边缘数量大大减少, 局部元件稠密区域, 边缘细节得到保留, 符合像素级手机PCBA电路板的边缘检测精度要求。
边缘检测 Canny算法 “动态惩罚”因子 引导滤波 局部自适应阈值 edge detection canny calculation “dynamic penalty” factor guided filtering local adaptive value 
光学 精密工程
2020, 28(9): 2096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系, 四川 成都 610065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度信息的自由曲面可编辑投影显示技术。利用基于条纹投影的平面标定技术,建立了测量范围内的相位-高度映射表;采用高精度相移技术和三频时间相位展开方法,获得了自由曲面的水平和垂直相位分布信息;利用反向条纹投影技术建立了投影仪像素与相机像素间的几何及强度传递关系。利用该显示技术可在曲面上投影基于其高度信息的预期编码图像,实现高度信息的可编辑投影和三维显示。给出了在自由曲面上投影等高线和伪彩色编码、冰川雪线变化的动态过程及仿真实体添加等实例。
机器视觉 视觉测量 反向条纹投影技术 可编辑投影 相位-高度映射 高度编码 
光学学报
2018, 38(8): 0815026
作者单位
摘要
景德镇陶瓷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针对传感器数目小于源信号数目的欠定情形, 研究了基于压缩感知(CS)的欠定盲源分离(UBSS)问题。从欠定盲源分离和压缩感知的数学模型入手, 在源信号具有稀疏性的前提下, 将其转化为CS理论中的稀疏信号重构问题。在Sparco框架下建立了CS-UBSS两步法算法通用模型, 并理论证明了该模型的有限等距特性(RIP)。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模型针对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拓宽了UBSS问题的解决思路, 尤其是CS理论中性能优越的重构算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源信号的恢复。
欠定盲源分离 压缩感知 有限等距特性 稀疏性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UBSS) Compressed Sensing ( CS)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RIP) sparseness 
电光与控制
2017, 24(12): 36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1
对掺铒光纤进行了伽马辐照实验, 根据辐照前后掺铒光纤的吸收系数和发射系数测试数据, 计算了掺铒光纤的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基于幂律模型建立了掺铒光纤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的辐射模型。将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的辐射模型代入掺铒光纤光源模型中, 仿真分析了掺铒光纤的辐射效应对掺铒光纤光源输出光谱及其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辐照前相比, 掺铒光纤被辐照后, 光纤光源的输出功率从9.32 mW衰减到4.30 mW; 平均波长从1531.60 nm漂移到1531.19 nm; 谱宽从8.79 nm变化到6.78 nm。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光纤光学 辐射效应 掺铒光纤光源 输出特性 
中国激光
2017, 44(12): 120600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1
研究了一种光子带隙光纤准直器。为了降低回波对光源的干扰, 通常光纤准直器的回波损耗不应低于60 dB。由于带隙光纤端面没有反射, 因此满足这一条件的带隙光纤准直器GRIN透镜入射面的倾斜角与普通光纤准直器不同。从高斯光束通过光学系统的一般模型出发, 利用矩阵光学和高斯光束耦合理论, 推导了光线传输矩阵。结合实际应用中光纤及GRIN透镜的参数, 仿真分析了尾纤与GRIN透镜之间的间距及GRIN透镜的参数对准直器回波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 镀有增透膜时, 当光子带隙光纤准直器的GRIN透镜入射面倾角等于3°时, 回波损耗大于60 dB。研究结果对进行光子带隙光纤准直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光纤准直器 光子带隙光纤 回波损耗 fiber collimator photonic bandgap fiber return los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 46(9): 0920002
李彦 1,2付敏 2朱革 2高宇 2[ ... ]昌驰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大学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4
2 重庆理工大学 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时栅传感及先进检测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54
针对传统叠栅形式光栅存在制造难度大、安装要求高等缺点, 提出了一种用时间细分空间的单栅式时栅位移传感器。从光的粒子性出发, 分析了用正交变化的光场信号合成光场电行波的方法; 用点阵发光二极管(LED)模块作为交变光源, 用空间正交的光敏阵列直接耦合光强信号获取了反应空间位移的电行波信号; 最后, 通过检测电行波信号与激励信号过零点之间的时间差, 实现了对空间直线位移的测量。研制了原理样机, 采用普通机械加工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在440 mm测量范围内, 样机的测量精度可达±2 μm。该单栅式时栅位移传感器减少了叠栅式传感器对安装工艺的要求, 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采用的测量技术避免了传统粗光栅技术存在的精度难以提高、动态特性差等缺点, 为光学位移测量提供了一种不通过精密机械细分来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位移传感器 单栅式传感器 时栅传感器 位移测量 光敏阵列 直接调制 displacement sensor single grate sensor time-grating sensor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photosensitive array direct modulation 
光学 精密工程
2016, 24(5): 1028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1
建立了空芯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残余双折射理论分析模型,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了光纤残余双折射产生的原因,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空芯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残余双折射进行测试,并对光纤双折射的波长依赖性和温度稳定性进行了探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纤芯残余形变是导致残余双折射的重要因素,残余双折射随纤芯椭圆率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残余双折射的波长依赖性显著,温度依赖系数为0.3×10-9/℃。
空芯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 残余双折射 波长依赖性 温度稳定性 光纤传感 air-core photonic-bandgap fiber residual birefringence wavelength dependence temperature stability optic sensing 
半导体光电
2016, 37(2): 207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研究了双程后向结构掺铒光纤光源的平均波长对泵浦功率的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掺铒光纤滤波器以及选择合适的泵浦功率,平均波长随泵浦功率的变化能够降低到-9 ppm/mW。在-40~+60 ℃温度范围内,光纤光源的平均波长不稳定性小于33 ppm(峰峰值)。采用5 m长的掺铒光纤、泵浦功率55 mW与泵浦波长974.2 nm时,光纤光源输出光波的谱宽达到17 nm,功率达5.83 mW。
掺铒光纤滤波器 光纤陀螺 掺铒光纤光源 Er-doped fiber filter fiber optic gyroscopes superfluorescence fiber sourc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 44(1): 0244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191
以光子晶体光纤环为研究对象,利用白光干涉仪测试了不同温度下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环和普通保偏光纤环内部的偏振交叉耦合强度分布,分析了光纤环中固定耦合点不同温度下的偏振耦合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在-40 ℃~50 ℃的温度条件下,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最大变化率为0.97%;普通保偏光纤环偏振耦合强度的变化率为4.71%,约为保偏光子晶体光纤环的5 倍。实验研究证明,光子晶体光纤环的偏振交叉耦合强度温度稳定性高于普通保偏光纤环的偏振交叉耦合强度的温度稳定性。
相干光学 温度特性 白光干涉法 偏振耦合强度 光子晶体光纤环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 52(4): 0406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为对光纤磁敏感性进行研究,基于法拉第效应原理,利用琼斯矩阵建立了全光纤型光纤Verdet常数测量系统的传输模型。对输入端光纤、输出端光纤、被测光纤对系统输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测量系统中输入端保偏光纤对系统输出有影响,输出端光纤及光纤种类不影响系统输出,并确定了被测光纤的有效被测长度。搭建测量系统对单模光纤进行测量,测量的单模光纤Verdet常数为0.52±0.01 rad/(T·m),多根光纤测量结果在0.52~0.56 rad/(T·m)之间,且不同驱动电压下的测量结果与驱动电流成线性关系,说明系统线性度好。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光纤光学 Verdet常数 全光纤结构 琼斯矩阵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3, 50(10): 1006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