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辽宁 抚顺  113001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3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催化剂厂, 辽宁 抚顺  113001
合成了一例三苯胺基团修饰的铂(Ⅱ)配合物PtppyTPA,并详细地表征了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三苯胺基团可有效激活PtppyTPA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使其在含水量为50%的乙腈中呈现显著的发光增强。以AIE活性的PtppyTPA为发光探针实现了对4种硝基芳烃包括硝苯地平(Nifedipine,NFD)、5-氯-2-硝基三氟甲苯(5-chloro-2-nitrotrifluorotoluene,ClNTFT)、4-溴-1-氟-2-硝基苯(4-bromo-1-fluoro-2-nitrobenzene,BrFNBz)及3-硝基三氟甲苯(3-nitrotrifluorotoluene, NTFT)的发光检测,利用Stern-Volmer方程拟合检测数据并计算了检测效率及检测限。PtppyTPA对上述硝基芳烃的检测效率分别为11.12,0.27,0.25,0.21 L/mmol;检测限分别为7.1,291.0,314.3,374.2 μmol/L。PtppyTPA对NFD具有最高的检测效率和最低的检测限。前线轨道能级及光谱交叠实验表明,PtppyTPA对NFD、ClNTFT、BrFNBz及NTFT的检测机理为电子转移。
铂(Ⅱ)配合物 聚集诱导发光,硝苯地平 发光猝灭 密度泛函理论 platinum(Ⅱ) complex aggregation induced luminescence nifedipine luminescence quench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发光学报
2024, 45(2): 36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通市口腔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2 南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3 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通 226000
4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871
与可见光区(400~700 nm)和近红外一区(NIR-I,700~900 nm)荧光成像(FL)相比,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荧光成像具有更深的穿透深度、更高的信噪比。开发亮度高、吸收/发射波长长、生物相容性好的NIR-II荧光探针一直是NIR-II荧光成像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有机NIR-II荧光探针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从红移吸收/发射波长、提高荧光量子产率/摩尔吸光系数、改善生物相容性等角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花菁类染料、D-A-D小分子、聚合物点等有机NIR-II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荧光探针在活体NIR-II荧光成像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有机NIR-II荧光探针迈向临床应用面临的潜在挑战。
医用光学 近红外二区 荧光探针 花菁类染料 有机小分子 聚集诱导发光 共轭聚合物 
中国激光
2023, 50(21): 2107101
李仁涵 1,2肖博怀 1,2陈晨 1,2王哲 1,2[ ... ]钱功明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武汉43008
2 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81
3 武汉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0081
对单分子电导角度对光致变色分子、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太阳能分子等光电分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基于光电分子电学特性设计的分子器件。分析了光电分子用于分子器件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光电分子的电荷传输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光电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设计光电功能性分子器件提供了单分子水平的有效依据。
单分子测量技术 光致变色分子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 太阳能分子 single molecul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hotochromic molecule aggregation⁃induced luminescence molecule solar molecule 
光电子技术
2021, 41(3): 167
作者单位
摘要
复旦大学 高分子科学系,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8
以六硫苯作为母核, 采用多步合成法制得了一种在有机溶剂中具有光控聚集诱导发光(AIE)行为的衍生物六硫苯六吡啶(6SB6Py)。该化合物在无外加能量参与的前提下, 可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DMF和DMSO中, 在此状态下几乎不发光。施加365 nm光照后, 两个有机相体系的发光强度均增强5~10倍。其中, 6SB6Py的DMF溶液在500 nm处为单峰发射, 而6SB6Py的DMSO溶液在420 nm和500 nm处均有发射峰。体系光照前后的核磁对比图几乎无变化, 说明365 nm光照并没有使得体系发生传统的光化学反应。动态光散射数据表明, 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 6SB6Py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也在不断改变。这说明外加光导致6SB6Py有机溶液发光增强的原因是一种新颖的机制——光激发分子重组, 而非光化学反应。
聚集诱导发光 有机溶剂 分散态 聚集态 光激发分子重组 aggregation-induced luminescence organic solvents dispersed state aggregated state photoinduced molecular realignment 
发光学报
2021, 42(3): 29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