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2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7
煤与矸石分选是煤矿生产的必要工序, 现有的人工分选与机械分选, 存在效率低, 易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鉴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具有分析速度快、 样品无需预处理、 无污染等诸多优势, 旨在探讨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对黑色背景下块状煤与矸石准确分类的可行性, 并基于特征波长筛选算法简化模型, 为构建多光谱煤与矸石分选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首先, 搭建高光谱成像系统并采集山西西铭矿的85个煤样本与83个矸石样本在400~1 000 nm(Vis/NIR)与1 000~2 500 nm(NIR)两个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 基于图像处理方法去除背景信息, 选取Vis/NIR范围内100×100像素和NIR范围内50×50像素区域内的平均光谱作为该样本在对应波段范围的一条光谱, 重复10次, 最终在两个波段各获得煤与矸石光谱850条和830条。 其次, 对光谱先后进行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 以减少噪音和误差对光谱的影响。 基于全波段光谱建立支持向量机(SVM), k近邻法(KNN),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三种模型, 每个模型针对预测集的分类准确度均大于0.95, 结果表明, 基于煤和矸石的光谱信息可将二者区分。 随后根据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选择的特征波长建立简化模型, 综合考虑精度与成本等因素, 在Vis/NIR范围内基于SPA筛选的3个特征波长所建立的SVM模型效果最好, 不仅能有效减少波长数量, 还能提高模型的分类效果, 对应的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分别为1, 0.965 2, 0.983 3。 基于判别模型与样本的平均光谱还可实现煤和矸石的分类可视化。 研究结果对开发基于特征波长的低成本煤和矸石多光谱分选系统, 实现煤矸快速、 准确的无损检测具有借鉴意义。
高光谱成像  矸石 黑色背景 无损检测 Hyperspectral image Coal Gangue Black backgroun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4): 1250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9
我国煤矿数量众多, 分布广泛, 大量堆积的煤矸石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其中部分煤矸石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自燃和爆炸, 对矿区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根据煤矸石的燃烧状态可以分为燃烧矸石和未燃烧矸石两类, 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危害性有所不同, 同时其综合利用的途径亦不相同。 因此, 对煤矸石进行燃烧矸石和未燃烧矸石的分类识别与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监测方法主要为实地勘查调研, 其效率低、 成本高, 难以满足煤矸石监测的实际需求。 选择辽宁省铁法矿区作为研究区, 首先从矿区矸石山现场采集典型的煤矸石样本106个; 然后, 利用SVC HR1024光谱仪测试其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分析燃烧和未燃烧矸石的光谱特征, 并基于可见光波段构建光谱指数NDGI, 用于识别燃烧矸石和未燃烧矸石。 选择实验室测试的光谱数据和实际卫星遥感数据对该指数进行了验证, 并与随机森林法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在350~760 nm燃烧矸石光谱曲线斜率整体较高, 在550~630 nm反射率存在陡升现象, 而未燃烧矸石在整个可见光波段光谱曲线斜率较低; 以0.25作为NDGI指数阈值, 可以很好地将燃烧矸石和未燃烧矸石区分开来, 实验室样本验证结果显示, NDGI指数的分类精度可达99.1%, 高于随机森林分类法的95.2%; 现场的验证结果表明, 使用铁法矿区的landsat8 OLI数据, 并基于NDGI指数对矿区内的矸石山进行燃烧和未燃烧区域识别划分, 所提取的燃烧和未燃烧矸石在形态和大小上与Google Earth具有很好地一致性, 表明该指数对于矸石的燃烧状态具有很好识别效果。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 分别取燃烧和未燃烧矸石进行矿物鉴定, 通过对比矸石燃烧前后矿物种类的变化, 分析造成燃烧和未燃烧矸石的光谱特征差异的原因。 结果表明: 燃烧使矸石中的Fe2+被氧化为Fe3+。 Fe3+的大量增加造成光谱曲线在550nm处形成明显的波谷特征, 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玻璃质在750nm处形成高反射率, 二者综合造成燃烧和未燃烧矸石的NDGI指数差异。 研究结果为煤矿区燃烧和未燃烧矸石的区分识别提供了一种快速、 高效、 较为准确的实用方法。
遥感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矸石 分类 Remote sensing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Gangue Classific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4): 114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9
2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8
煤与矸石是矿山采煤过程中主要固体堆放物, 对其进行遥感动态监测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需求。 由于煤与部分矸石存在“异物同谱”现象, 在使用传统的可见-近红外遥感分类时, 往往将部分矸石划分为煤, 导致遥感分类精度降低。 首先对铁法矿区的12个煤样本和115个矸石样本进行可见-近红外光谱测试, 发现绝大部分矸石样品的光谱与煤差异很大, 二者易于区分, 但有部分矸石与煤样本存在“异物同谱”现象。 为进一步对矸石与煤区分, 测试了混分样本的热红外光谱, 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光谱差异, 利用热红外光谱特征可以将其区分开来。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可见-近红外和热红外光谱联合分析的煤与矸石区分方法。 该方法首先对所有样本进行可见-近红外光谱测试, 利用Mao模型进行第一步分类识别; 其次对煤与矸石混分的样品进行热红外光谱测试, 利用光谱吸收比率SAR作为判别指标进行第二步分类, 两步的分类结果为最终分类结果。 该方法在铁法、 兖州、 神东和木里矿区的验证结果表明, 其具有很高的分类准确率, 效果远好于单独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的分类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多种光谱联合分析的方法可以解决单波段存在的“异物同谱”现象, 对于地物遥感分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矸石 遥感 可见-近红外 热红外 Coal Gangue Remote sensing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Thermal infrared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2): 41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