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内江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 绵阳 621900
介绍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相关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正电子的发现过程及激光-等离子体作用产生正电子的三种物理机制;详细地叙述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两类典型实验方式(即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及相关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从现有研究进展来看,目前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所获结论差异较大,还需要从激光设备、实验方案设计以及理论和模拟研究方面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激光-等离子体 正电子产生 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laser-plasmas positron generation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effec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7): 07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2 国防科技大学 理学院,长沙 410073
3 上海交通大学 物理与天文学院,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4 上海交通大学,IFSA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0
极端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的诞生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推进到由辐射阻尼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占主导的高度非线性物理范畴。强场QED效应蕴含了丰富的物理过程包括辐射阻尼、高能伽马辐射、正负电子对产生、QED级联、真空极化等,是高能量密度物理和强场物理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QED级联是解释致密天体辐射和伽马射线暴形成的重要物理机制,其产生的稠密正电子源在高能物理、材料无损探测、癌症诊断等领域亦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介绍了QED级联过程及其理论模型,讨论了固体靶中的QED级联发展及其诱导的非线性物理效应,并回顾了固体靶中稠密正电子产生的主要研究成果。
强场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超强激光与固体靶作用 级联发展 稠密正电子产生 分析模型 strong-field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effects the interaction of ultra-intense laser and solid target the development of cascade dense positron generation analytical model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1): 012004
作者单位
摘要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光子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报道了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对高钡玻璃微球荧光光谱的影响,利用Mie散射的共振峰位计算公式,对测量的光谱进行了分析,估算了自发辐射速率的量子电动力学效应的增强因子,实验证实其增强幅度超过676倍.
微球 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结构共振 microsphere cavity QED effect structure resonance 
量子电子学报
2001, 18(3): 207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联合大学(西区)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成都 610065
采用相对论多组态从头计算方法,系统计算了高离化类铜离子等电子序列In20-U63+(Z=49~92)4s-4p跃迁波长和能级间隔,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值和计算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高离化类铜离子体系中存在更显著的量子电子动力学效应。
高离化态 类铜离子 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光学学报
1998, 18(7): 9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联合)开放实验室, 上海 201800
报道腔内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对钕玻璃微球荧光谱的影响;分析了光谱中量子电动力学结构的相对强度,同时估算了自发辐射速率的量子电动力学增强.实验证实增强辐度超过16倍.
腔内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腔模 尺寸参数 
光学学报
1994, 14(3): 25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