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微纳结构光电子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2 辽宁大学 化学学院 绿色合成与先进材料制备化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36
3 南开大学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现代光学研究所 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 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基于亥姆霍兹波动方程和非线性传输波动方程,模拟了四瓣高斯飞秒激光在空气中线性传输和非线性传输的光强空间分布,以期获得规则的多丝阵列稳定传输。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入射激光功率相对较强时,基于四瓣高斯飞秒激光光束可获得规则的多丝阵列产生。通过改变初始束腰半径和光束阶数,实现对光丝阵列间距的调控。光丝阵列间距大于背景能量池尺寸时,光丝阵列将稳定传输且间距保持不变;小于背景能量池尺寸时,多丝相互融合进而形成稳定的单丝。当初始入射激光功率相对较弱且大于自聚焦阈值功率时,将会出现多次自聚焦现象,最终形成稳定的单丝传输。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产生二维规则飞秒激光光丝阵列的方法,将为基于飞秒激光多丝阵列的实际应用,如太赫兹波增强、空气激光增强、遥感探测、微波通道以及微粒捕获等,提供理论依据。
飞秒激光成丝 多丝阵列 四瓣高斯光束 光束阶数 空间分布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 Multifilament array Four-petal Gaussian beam Beam order Spatial distribution 
光子学报
2023, 52(7): 075231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 200093
2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 300350
3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飞秒激光成丝辐射太赫兹波兼具宽频带和高强度特性,其物理机制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前沿课题。在此领域,本课题组发现太赫兹波沿激光等离子体光丝被限制在亚波长空间尺度内进行传输,即“太赫兹波空间强束缚效应”,并据此提出了能够全面阐述太赫兹波辐射机理的三过程模型,为统一当前主流宏观与微观理论、化解相关文献中重要结论的矛盾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太赫兹波空间强束缚效应为中心,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实验探测技术、物理机理解释及多项创新应用等,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物理光学 太赫兹波 飞秒激光成丝 空间束缚 物理机制 超分辨成像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10
程俊皓 1胡理想 1,*王铁军 2罗剑 1[ ... ]余同普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及超强激光科学卓越中心,上海 201800
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6
强飞秒激光在大气中的成丝过程伴随着自聚焦、群速度色散和等离子散焦等非线性光学现象,对于研究激光雷达、新型光源、人工降雨、大气污染物探测、激光远程探测和激光遥感等具有重要意义。飞秒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通常会由于大气湍流导致的空气折射率扰动以及飞秒激光初始能量分布不均匀而产生随机多丝现象,从而影响了光丝的能量分布,缩短了光丝的传播距离并降低了光斑质量,限制了光丝的实际应用。本文介绍了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多丝调控研究的进展,分析了调节入射光束的椭圆率、改变激光场强梯度、调制激光相位、引入像散等多丝调控手段,旨在为研究飞秒激光多丝调控提供参考。这些调控手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多丝产生的随机性,但仍然存在多丝分布控制精度不高、激光能量损耗偏大、激光传输距离不够远等问题。因此,对多丝的调控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非线性光学 飞秒激光成丝 自聚焦 多丝操控 多丝抑制 
中国激光
2023, 50(14): 1400001
荀明娜 1,2尚滨鹏 2,3齐鹏飞 2,3郭兰军 2,3,*[ ... ]刘伟伟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2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 300350
3 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4 天津市光电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飞秒激光成丝表征是光丝调控及应用的基础,成丝过程中光、声和热信号之间丰富的能量转换效应为利用声学和光学等方法探索和诊断光丝打开了大门。由于成丝过程中声波和荧光辐射微观物理机制的区别,两种信号与光丝物理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存在差异,然而目前仍缺乏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对比研究。基于此,实验上通过研究脉冲能量对光丝空间分布的影响,系统对比了声学及荧光法两种光丝表征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对光丝空间特征的表征,相比于荧光法,声学法对光丝起始和结束位置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光丝内自由电子动能对光场强度的依赖性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非线性光学 飞秒激光成丝 声学 荧光 空间特征 电子动能 
中国激光
2023, 50(7): 0708008
张泽亮 1,2钱文启 1,3齐鹏飞 1,2,*林列 1,3刘伟伟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 300350
2 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3 天津市光电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超快激光在透明介质传输中会导致长程无衍射传输的成丝现象。伴随着丰富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激光脉冲光谱会被极大展宽,覆盖从微波到紫外的超宽范围,被称为超连续谱。飞秒光丝辐射超连续谱具有宽光谱、高方向性和可调谐等优势,在吸收光谱检测、远程气体检测、脉冲压缩和少周期脉冲形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基于此,围绕飞秒光丝辐射超连续光谱,从物理机制到调控方法,系统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及最新进展。
非线性光学 飞秒激光成丝 超连续谱产生 超连续调控 
中国激光
2023, 50(7): 0708004
王佳辰 1,2郭兰军 1张楠 1,2张智 1,3[ ... ]孙陆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 300350
2 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3 天津市光电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高强度的飞秒激光在非线性介质成丝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非线性效应,如强场电离、转动拉曼、高次谐波、激射等,这些非线性效应与强场下分子的复杂运动有关。研究强场作用下的分子动力学问题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飞秒激光成丝过程中非线性效应背后的物理机制。综述了近年来飞秒激光在空气中成丝时主要分子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子准直、分子电离、电子-离子复合以及分子能级的粒子数布居。最后对强场与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展望。
非线性光学 飞秒激光成丝 强激光场 分子准直 强场电离 光丝诱导荧光 
中国激光
2023, 50(7): 0708002
解博夫 1赵星 1,2,*陶诗诗 1张帅 1[ ... ]刘伟伟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 300350
2 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针对飞秒激光远距离成丝系统所产生的像差,基于光学自由曲面较强的像差补偿能力,提出了在飞秒激光成丝系统中使用透射式自由曲面相位板补偿系统像差的方法。首先,在光学设计软件中对实际系统像差特性进行了仿真建模。然后,对透射式自由曲面相位板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系统的像差得到了有效补偿,飞秒激光光斑质量得到了改善。最后,对优化设计后的自由曲面相位板进行了公差分析,并利用加工后的透射式自由曲面相位板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飞秒激光聚焦系统引入光学自由曲面相位板后,聚焦光斑形状规则,在聚焦位置处光斑的均方根(RMS)半径小于0.5 mm,飞秒激光成丝系统的像差得到了有效补偿,远距离飞秒激光的成丝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光学设计 像差补偿 飞秒激光成丝 光学自由曲面 
光学学报
2023, 43(8): 0822020
薛嘉云 1,2齐鹏飞 1,2郭兰军 1,2张楠 1,2[ ... ]刘伟伟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天津 300350
2 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3 天津市光电传感器与传感网络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50
光丝内部的超高钳制光强可诱导大气中的原子、分子等发生隧道电离或多光子电离,并辐射指纹荧光谱。得益于其在复杂大气环境中能够远距离传输的特点,飞秒激光成丝在大气远程探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丝诱导物质荧光的空间分布特性与成丝过程中激光、等离子体等参数密切相关,对于理解光丝内物理过程及调控光丝、提升远程探测信噪比等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光丝诱导荧光在侧向、背向及前向三个重要方位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基于侧向分布表征光丝内光强及等离子体分布的方法,以及实验条件对荧光空间分布的影响,并对放大自发辐射现象及前向、背向远场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飞秒激光成丝诱导荧光空间分布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非线性光学 激光光学 飞秒激光成丝 大气远程探测 
中国激光
2023, 50(7): 0708001
曾涛 1,2,*许龙 1,2吴正茂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0715
2 微纳结构光电子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
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椭圆飞秒激光双光束的多丝阵列全光调控方法,可产生规则、可重复性的多丝阵列空间分布。多丝阵列的光丝数量、空间分布可通过交叉飞秒激光光束的交叉角度、椭圆率、入射功率以及频率等进行调控。进一步,系统研究了多丝阵列产生的理论机制。对于不同频率的交叉椭圆飞秒激光双光束,交叉相位调制和初始光斑的非对称性是产生二维光丝阵列的主要机制。对于同频率的交叉椭圆飞秒激光双光束,干涉和初始光斑的非对称性导致了光丝阵列的产生。研究结果可为二维全光开关、多色泵浦探测实验等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飞秒激光成丝 多丝阵列 空间分布 椭圆率 交叉相位调制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 Multifilament array Spatial distribution Ellipticity Phase-cross modulation 
光子学报
2022, 51(12): 1214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气象海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 中国人民解放军 31110部队,江苏 南京 211101
为了实现对飞秒光丝内部空间结构特征的精细化描述,通过对光丝诱导形成超声信号的正向传播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然后采用通用反投影算法(UBP)、延迟叠加算法(DAS)和超优光声非负重构算法(SPANNER)等多种光声层析图像重建算法进行反向重建,理论验证了利用多元线性阵列探测的方式重建飞秒单丝和多丝轴向r-z截面图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探测距离为3 mm时,单丝和多丝诱导形成的超声信号最大频率约为5 MHz;光声层析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对单丝位置、r-z截面轮廓等信息的反演,但是不同图像重建算法重建效果差异较大。UBP重建算法对单丝的重建存在较为明显的伪影现象;DAS重建算法由于受到“有限孔径效应”的影响,高估了光丝的直径;SPANNER重建算法由于使用最优理论来改进非线性共轭梯度算子,实现了非负性和各向异性总变分正则化,可有效避免噪声干扰,因而对多丝图像的重建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光丝结构特征和促进基于光丝的大气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飞秒激光成丝 光声层析 线性阵列探测 图像重建算法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ation photoacoustic tomography linear array detec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8): 2021077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