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7
为了提高单点金刚切削单晶锗的表面质量,进行了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采用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研究了在单晶锗表面质量分布不均匀条件下表面粗糙度受切削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主轴转速对表面粗糙度值影响明显,而且贡献率最高,主轴转速越大,则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小。获得的最优切削参数组合为主轴转速为3800 r/min、进给速率为2 mm/min、最大切削深度为5 μm。在此切削条件下得到了表面粗糙度为2.4 nm的高精度单晶锗,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表面质量较好,且表面也比较平滑,切削过程中的切屑呈带状,材料在塑性范围内去除。
材料 单晶锗 单点金刚切削 切削参数 表面粗糙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9): 191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2 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陕西 汉中 723000
图像去雾工作目前还存在真实数据集过少、局部对比度失衡和去雾图像失真等问题。针对去雾图像失真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去雾网络模型(Densely Resnet with SKattention-Dehaze Net,DRS-Dehaze Net)。首先带雾图像经预处理模块转换为多角度特征输入图,然后设计密集残差架构并引入注意力机制完成特征信息的提取与再分配,最后将特征融合,输出无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其他对比算法有着较好的去雾效果,有效改善了去雾图像失真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图像的清晰度进行了提升。
图像处理 图像去雾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2): 021001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00
2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为解决单点金刚石车削技术(single-point diamond turning,SPDT)应用于大口径大弦高非球面铝反射镜加工中遇到的车床导轨行程、工作台回转容积受限和加工质量较低的问题,针对?682mm 口径、弦高220 mm 的凹非球面铝反射镜加工,首先,提出基于SPDT 的三轴联动加工方法,在两轴加工基础上加入旋转B 轴进行协同加工,使得导轨行程和工作台回转容积能够满足加工需求。然后,设计专用笼状夹具,并通过有限元法研究支撑杆数量、杆径、上下连接板厚度参数对夹具-工件形变特征的影响,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夹具-工件最大变形量影响的显著性,得到一组最佳夹具设计参数组合,即夹具支撑杆数量为24,杆径为22mm,上下连接板厚度为25mm。最后,将铝反射镜固定在优化后的笼状夹具上,通过三轴联动加工实现了对?682 mm 口径非球面铝反射镜的加工。对调刀件的检测结果表明:调刀件面形精度Pv 值为0.6 ?m,表面粗糙度Ra 约为10.1 nm,可认为682mm 口径非球面铝反射镜的面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达到使用要求。本研究能够为同类大口径大弦高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加工工艺技术参考。
大口径反射镜 单点金刚石车削 三轴联动加工 表面质量 large aperture mirror, single point diamond turnin 
红外技术
2021, 43(9): 8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昆明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 昆明物理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33
3 昆明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硒化锌晶体在红外成像与激光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典型软脆性材料,其材料去除机理目前尚不清晰,获得超光滑表面仍极具挑战。文中采用槽切法研究刀具负前角对硒化锌晶体脆塑转变临界深度的影响。通过分析最大未变形切削厚度随切削参数变化规律,提出实现硒化锌晶体塑性域切削的理论模型。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和拉曼光谱仪,系统分析了进给率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完整性及亚表面损伤的影响,提出表面缺陷形成机理,进而揭示硒化锌晶体材料去除机理。
硒化锌晶体 脆塑转变深度 塑性域切削 表面缺陷形成 材料去除机理 ZnSe crystal ductile-brittle transition depth ductile regime machining surface defects formation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6): 202004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郑州 450121
2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泰安 271000
3 齐鲁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济南 250200
通过可控的化学腐蚀法完成了对碳化硅量子点的制备,而后经超声空化作用及高速层析裁剪获得水相的碳化硅量子点溶液,利用化学偶联法,一步实现了SiC量子点的表面物化特性调控。通过对制备工艺参数调整前后量子点微观形貌、光谱特性的表征,结果表明:腐蚀次数、腐蚀剂组分及腐蚀剂配比是影响碳化硅量子点光致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调整腐蚀次数与腐蚀剂组分的配比,同时加入偶联剂分析纯硫酸,当以V(HF)∶V(HNO3)∶V(H2SO4)=6∶1∶1(体积比)的组分及比例腐蚀球磨后的β-SiC粉体时,制备出的水相碳化硅量子点光致发光相对强度最为理想。同时对碳化硅量子点表面巯基的形成机制与修饰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碳化硅量子点 化学腐蚀法 微观形貌 光致发光相对强度 光谱特性 表面修饰 SiC quantum dots(QDs) chemical etching method micromorphology relative photoluminescence intensity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surface modification 
人工晶体学报
2020, 49(10): 1889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省钻机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5
文章采用以ST7920为控制器的点阵式液晶,设计了应用于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的人机界面,给出了DSP芯片TMS320F2812与液晶模块的硬件接口电路。软件的编写采用模块化方法,分为驱动层、功能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其中驱动层为面向硬件的底层驱动程序,功能层是以底层驱动为基础编写的中层功能函数,最后通过应用层对功能函数的调用完成了人机界面的菜单设计。
柴油发电机组 液晶模块 人机界面 diesel generator set DSP DSP LCD HMI 
现代显示
2012, 23(1): 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