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理工学院能源化工工程学院, 阿克苏 843000
2 湖南现代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 410114
近年来, 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是复杂环境中水处理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 静电纺丝制备的三维SiO2纳米纤维棉具有耐高温、耐强酸的特点, 是复杂环境中水处理的理想前驱体材料。以三维SiO2纳米纤维棉作为基底, 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作用下催化乙烯苯磺酸和乙二苯单体发生原位聚合, 实现聚乙烯苯磺酸在SiO2纳米纤维棉表面均质包覆, 制备SiO2@聚乙烯苯磺酸纳米纤维棉。通过SEM、FT-IR等表征方法揭示了该纳米纤维棉的形貌和化学组成,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热稳定性测试, 并研究了该纳米纤维棉在高温、酸性条件下的吸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 SiO2@聚乙烯苯磺酸纳米纤维棉对Cu2+、Cd2+和Pb2+有很高的吸附容量, 当pH值为5.5和初始离子浓度为100 mg/L时, 吸附容量分别为73.0、91.0、161.0 mg/g, 当温度为80 ℃时吸附容量仍可达81.0、64.0、123.0 mg/g; 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 具有较强的再生性能, 经10次离子脱附-吸附循环, Cu2+、Cd2+和Pb2+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3.5%、81.1%、77.6%。
原位聚合包覆 SiO2纳米纤维棉 静电纺丝 水处理 重金属 吸附 in situ polymerization coating SiO2 nanofiber cotton electrospinning water treatment heavy metal adsorption 
硅酸盐通报
2023, 42(11): 4082
李雪梅 1,2张明达 1,2,3,*朱小冬 1,2杨毅彪 1,2[ ... ]张娅敏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2 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 太原 030024
3 天津大学理学院量子交叉研究中心, 天津 300350
提出了一种基于谷霍尔效应的单向波导,波导结构由两种不同拓扑性质的光子晶体组成。这两种光子晶体均是由Al70Ga30As和Si介质柱构成,可以实现光在通信波段中的单向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光路的大角度转弯,还对缺陷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为具有高效光传输特性的新型光波导设计提供了参考。
集成光学 光子晶体 谷霍尔效应 拓扑光学 单向传输 边界态 
光学学报
2021, 41(19): 1913001
张娅敏 1,2费宏明 1,2,*林瀚 3韩雨辉 1,2[ ... ]杨毅彪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 太原理工大学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24
3 斯威本科技大学 埃米材料转化科学中心,澳大利亚 3122
二维拓扑光子绝缘体中格点的对称性作为一个设计的自由度还未被探索。在此研究中通过使用对称性较低的椭圆形格点来研究格点对称性对于能谷光子禁带的影响。通过改变椭圆形格点的长轴方向能够改变能谷光子禁带的中心波长及宽度,并将具有不同禁带宽度及中心波长的全电介质能谷光子晶体结构以镜面对称的方式组合实现全电介质光子拓扑绝缘体波导结构,实现了抗散射鲁棒单向光传输。该研究拓展了能谷光子晶体设计的自由度,为全电介质能谷光子晶体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拓扑光子晶体 能谷霍尔效应 拓扑光传输 能谷光子晶体 topological photonic crystal quantum valley Hall effect topological optical transmission valley photonic crystal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1, 40(4): 54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00
利用神光Ⅱ装置发射强激光一方面对铝靶进行烧蚀加载,另一方面驱动铜背光靶发射X光对铝靶微层裂产物进行针孔背光照相,结果获得了可忽略动态模糊的高清晰照片,标准丝阵检验表明分辨率优于40 μm。铝靶微层裂产物照片清晰显示,靶破碎存在不同分区, 这直观揭示了靶破碎的不同机制。实验成功验证了激光驱动X光背光照相技术在金属靶微层裂研究中存在重要的应用前景。
强激光 微层裂 X光背光照相 high energy laser fragmentation X-ray backlighting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4): 041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广西民族大学 理学院, 南宁 530006
2 中国科学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 多相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采用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进行处理后,使用聚氨酯进行粘接,并测试了混合粘合体的剪切强度。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是100 W时,等离子体处理对混合粘合体的剪切强度无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功率为200 W、处理时间20 s时,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最佳,剪切强度为1.58 MPa,是未处理的混合粘合体的14.36倍。介质阻挡放电的功率是300 W时,样品在10 s内就被击穿。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中,使用空气处理后最大剪切强度为1.60 MPa(100 W,3 min),使用氮气处理后的最大剪切强度为1.57 MPa(200 W,3 min)。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PP表面形貌观察,发现未处理样品的表面比较平滑,而经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变得疏松,出现了大量泡状物质,表面粗糙程度提高。
等离子体 聚丙烯 聚乙烯 射频辉光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剪切强度 plasma polypropylene polyethylene radio frequency glow discharg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shear strength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9): 2099
作者单位
摘要
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2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3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为探讨不同激光电化学刻蚀的工艺特性, 采用两种激光( KrF: 248 nm, 20 ns和半导体激光: 808 nm连续)作为光源, 聚焦激光照射浸于溶液中的阳极上, 实现激光诱导电化学刻蚀材料。在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刻蚀的比较, 分析了不同激光电化学刻蚀不同材料的工艺特点。讨论两种激光对半导体与金属的不同刻蚀机制, 并比较了这两种激光对不同材料的刻蚀性能。实验表明, 248 nm激光电化学刻蚀工艺中直刻占主要部分, 该工艺刻蚀硅比刻蚀金属有更好的刻蚀速率; 808 nm激光诱导电化学刻蚀工艺是一个光热刻蚀过程, 该工艺不适合刻蚀半导体材料。
激光 刻蚀 电化学 不锈钢 laser etching electrochemical Si silicon stainless steel 
应用激光
2011, 31(4): 29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2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3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微尺度激光冲击处理技术通过将常规激光冲击处理的激光光斑从毫米量级缩小到微米量级, 为提高金属微结构的可靠性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为了分析微尺度激光冲击处理的特点, 探究激光脉冲功率密度、冲击次数等因素对冲击效果的影响, 利用 ABAQUS仿真软件对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 6061-T6的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 分析了激光冲击处理的基本原理, 着重讨论了激光冲击处理过程中几种参数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 分析了微尺度激光冲击处理后金属表层残余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 单次微尺度激光冲击处理后, 材料表面存在局部的拉应力, 但可以通过多次冲击予以消除。
激光技术 激光冲击处理 残余应力 数值仿真 影响因素 laser technique laser shock processing residual str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应用激光
2011, 31(2): 12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9, 46(2): 37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为了研究维生素B6的扩散行为,采用了激光全息干涉法,得到了298.15K时不同浓度维生素B6在水溶液和生理盐水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维生素B6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一直下降,而在生理盐水中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对维生素B6的医学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息 激光全息干涉法 扩散系数 维生素B6 生理盐水 水溶液 holography laser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er diffusion coefficient vitamin B6 biologic brine aqueous solution 
激光技术
2008, 32(3): 0281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 Field Laser Physics, Shangha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1800
Electron acceleration by a propagating short ultra-intense laser pulse in a low-density plasma has been investigated. Electrons have the maximum energy when meeting the peak of the laser pulse. If a propagating laser pulse is abruptly stopped by a solid target, the highly energetic electrons will continue to move forward inertially and escape from the laser field. The envelope of the laser pulse is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re is an optimal position between the electron and the solid target. The electron maximum energy depends on the laser intensity and initial electron energy,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pulse, but a linearly polarized laser pulse is more effective to accelerate electron than circularly polarized one under the same laser energy.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lected light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which makes our model more perfect and the results give good agreement with particle in cell simulations.
140.7090 Ultrafast lasers 350.5400 Plasmas 350.5720 Relativity 260.2160 Energy transfer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7, 5(s1): 19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