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靖 1,2,*杨健君 2,3钟建 1曾维 1,2杨凯强 2,4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 610054
2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实验室, 广东 中山 528402
3 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02
4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成都 610054
对真空抽滤法进行了改进, 制备出高均匀性且只存在极少量纳米银微粒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将纳米银线在同一片衬底上依次进行真空抽滤和压制并重复多次, 然后对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的表面形貌以及透光率和方阻的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通过三次压制制备出的导电薄膜的透光率约为82.7%, 平均方阻为7.47 Ω/sq.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纳米银线 纳米银粒子 真空抽滤 方阻 透光率 Flexibl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Silver nanowires Silver nanoparticles Vacuum filtration Sheet resistance Transmittance 
光子学报
2018, 47(11): 1131002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4
以聚3-己基噻吩(P3HT)为有机层、价格低廉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绝缘层制备了底栅顶接触型结构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采用一种新型喷雾工艺来制备器件的有机薄膜层, 通过测量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 可得出应用喷雾制备的器件有较好的性能。在100 mW/cm2标准模拟太阳光照下, 测量基于P3HT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器源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结果表明基于P3HT的有机光敏薄膜晶体管, 不仅具有明显的响应特性, 而且具有很好的恢复特性。同时, 对比黑暗和光照1, 2, 4 min下的OTFT特性转移曲线, 得到器件的阈值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喷雾工艺 有机光敏薄膜晶体管 可逆性 阈值电压漂移 spray technology organic phototransistor reversibility threshold voltage shif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3): 787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成都 610054
研究了基于柔性基板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实验以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作为阳极修饰层,1,4-亚苯基亚乙烯基(MEH-PPV)材料作为给体层以及富勒烯(C60)材料作为受体层制备异质结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阳极修饰层,虽然会阻挡光的吸收,但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能量转换效率4个参数。并发现MEH-PPV受体层的厚度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当受体层厚度为90 nm时能量转换效率达到最大,为1.29%。
柔性基板 有机太阳能电池 阳极修饰层 4-亚苯基亚乙烯基 能量转换效率 flexible substrate organic solar cells anode modification 1 MEH-PPV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7): 1645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4
介绍了具有可调节发光光谱的高效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利用具有高三重态能量的9.9-螺二芴二苯基氧化磷(SPPO1)作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及空穴阻挡层,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合铱(III) (Ir(piq)2(acac))作为客体发光材料,在发光层内SPPO1的能量分别由福斯特和迪克斯特传递到Ir(piq)2(acac)的单重态和三重态从而发出红色磷光,通过调节磷光客体材料的比例得到最优器件结构,从而得到具有较好发光效率和发光亮度并可调节色纯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层 红光材料 发光效率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emitting layer red light emitting material luminance efficienc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7): 1633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4
有机薄膜晶体管因其有机材料种类的多样性、简单的制备工艺和柔性兼容性等优点,在有机半导体器件的研究领域中广受关注。介绍了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了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电学特性。同时介绍了有机薄膜晶体管作为传感器的发展进程,重点从有机薄膜晶体管作为传感器的敏感性、选择性等方面阐述,对有机薄膜晶体管作为传感器的优势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分析了有机薄膜晶体管作为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有机薄膜晶体管 传感器 选择性 敏感性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sensors selectivity sensitivit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2, 24(7): 1523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成都 610054
体异质结太阳电池因其高效率特点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使用添加剂DIO应用 于MEH-PPV:PCBM结构中,改善活性层形貌。最终得到了在DIO浓度为20 mg/ml的时候器件 短路电流密度最大(JSC=8.74mA/cm2),器件效率最高(PCE=2.44%),相比没有使用DIO的情况效率提升了 55.4%。
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 纳米形貌 bulk heterojunction solor cell DIO DIO short circuit current (JSC) nanomorphology 
光电子技术
2012, 32(1): 39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4
选用CuPc(酞菁酮)为供电子的材料,使用Bphen(4,7-二苯基-1,10-邻二氮杂菲)为缓冲层的材料,研究了结构为ITO/PEDOT:PSS/CuPc(20 nm)/C60(40 nm)/Bphen(x)/Ag(100 nm)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考察OSC性能与缓冲层Bphen厚度之间的关系,优化器件的结构。在标准太阳光照条件下(AM1.5)测量器件的I-V特性,结果显示,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与缓冲层厚度密切相关。采用高真空蒸发的方法,制作了结构为ITO/PEDOT:PSS/CuPc(20 nm)/C60(40 nm)/Bphen(x)/Ag(100 nm)的器件,器件效率随着Bphen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变小,当厚度为0 nm时,效率为0.85%;当厚度为2.5 nm时,效率为1.22%;而当厚度为5 nm时,效率为1.69%;当厚度为7.5 nm时,效率则为0.79%,当厚度为10 nm时,效率则为0%。
有机太阳能电池 光伏效应 缓冲层 organic soalr cells photovoltaic buffer layer Bphen Bphen 
光电子技术
2010, 30(4): 250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学院,成都 610054
选用CuPc(酞菁酮)为供电子的材料,Alq3(8-羟基喹啉铝)为激子阻挡层,研究了结构为ITO/CuPc(20 nm)/C60(40 nm)/Alq3(x)/Ag(100 nm)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PV),考察了OPV性能同阻挡层Alq3厚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OPV效率同有机功能层厚度密切相关,在标准太阳光照条件下,结构为ITO/CuPc(20 nm)/C60(40 nm)/Alq3(x)/Ag(100 nm)的器件效率随着Alq3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变小,当厚度为0 nm时,效率为0.285%;当厚度为2.5 nm时,效率为1.13%;而当厚度为5 nm时,效率为0.569%;当厚度为10 nm时,效率则为0%。
有机太阳能电池 光伏效应 激子阻挡层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photovoltaic excition blocking layer Alq3 Alq3 C60 C60 
光电子技术
2010, 30(4): 246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制备了四种多层结构OLED器件,其结构为:ITO/CuPc(20nm)/α-NPD(60nm)/Alq3(40nm):C545T(X%)/Alq3(20nm) /LiF(10nm)/Al(100nm),其中X%为发光层掺杂浓度,实验中分别取1%、2%、3%、4%,都获得了性能稳定的绿色OLED器件.从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绿色OLED器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曲线,亮度-电压(L-V)曲线,亮度-电流(L-I)曲线及效率等光电性能随着掺杂浓度的变化而随之改变.从其中总结规律,对OLED器件制作工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多层结构 有机电致发光 掺杂 光电性能 
光电工程
2006, 33(9): 128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成都 610054
采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在高精度膜厚控制仪监控下,实现了有机薄膜功能材料的精确蒸镀,其中发光层采用主体材料与掺杂材料在一个真空腔体同时共同蒸发,制备了一种高亮度多层结构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ITO-CuPc(20 nm)-αNPD(60 nm)-Alq3(40 nm)∶Rubrene(10%)∶DCJTB(1%)-Alq3(20 nm)-LiF (10 nm)-Al(100 nm)。研究发现:驱动在电压为5~52 V变化时,其亮度基本满足线性增加关系,随之饱和;随着驱动电压的变化,其电致发光光谱有蓝移的现象,发射峰从638 nm变到632 nm,同时色坐标CIEx,y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器件的流明效率在驱动电压较低时(V=5 V),达到最大值ηLmax=0.497 lm·W-1,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流明效率有降低的趋势。
真空蒸镀 有机电致发光 多层结构 薄膜 掺杂 
光学学报
2006, 26(9): 139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