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四川 绵阳 621900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结合SRIM统计方法,以铝靶为例,对重离子束和强电子束产生高温高密度物质所需的束流参数进行估计,分析各自产生温稠密物质的优缺点。结果显示,从电子辐射能损和束流利用观点来看,1~10 MeV电子束产生温稠密物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较高的利用率;而重离子束加载可以获得较宽区域的温稠密物质。
强电子束 重离子束 温稠密物质 蒙特卡罗方法 strong electron beams heavy ion beams warm dense matter Monte-Carlo method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3): 0351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900
采用光学多道分析仪测量了溴钨灯和氙闪光灯的辐射光谱, 给出了一种辐射测温的数据处理方法, 即在Planck灰体模型假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发射率ε与波长的多项式依赖关系以及辐射本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建立相应的多光谱测温数据处理方法, 并用溴钨灯和氙闪光灯的实测光谱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连续光谱且发射率逼近黑体, 可以假定发射率为常量, 按Planck灰体模型处理; 对于非连续光谱, 当电流密度不高时, 发射率与波长依赖关系较强, 可以根据发射率与依赖波长的多项式关系并结合0<ε<1限定按Planck灰体模型处理.
多光谱 辐射测温 发射率 辐射本底 Multi-wavelength pyrometry Radialization thermometry Emissivity Background radiation 
光子学报
2009, 38(11): 283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绵阳,621900
用简单的自由电子气模型对金属铁、铜、铝、铅的冲击压缩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材料并不能无限地被压缩,存在极限压缩度,随着压缩度的增加,在冲击压力增加的同时,冲击温度也急剧上升,限制了材料的进一步压缩,本文计算的这几种材料的极限压缩度为3.9.
极限压缩度 自由电子气模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7, 24(2): 38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绵阳,621900
应用自恰变分自由能模型描述了在化学平衡下,H2,H,H+,e构成地混合物在天体物理和高压实验中遇到情形下的各种相互作用及压力与温度效应引起地离解和电离现象.目前的模型预测了在压力电离区存在一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当温度Tc=15.5 kK,压力Pc=58.3 GPa和密度ρc=0.3226 g/cm3时发生等离子体相变,此理论预测结果与各种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离解 电离 自恰流体变分模型 等离子体相变 hydrogen ionization dissociation self-consistent fluid variational model plasma phase transi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7, 24(2): 24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4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四川,绵阳,621900
用自由电子气模型对自由电子气(费米能为5 eV)的冲击压缩雨贡纽曲线、冲击温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冲击压力、内能和冲击温度被计算为压缩度的函数.计算结果表明,自由电子气(费米能为5eV)的冲击压缩极限近似为初始密度的4倍.
自由电子气模型 冲击压缩极限 冲击温度 Free-electron gas model Shock compression limitation Shock temperature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5, 22(1): 9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四川,绵阳919信箱102分箱,621900
用二级氢气炮作为冲击压缩加载工具和多通道瞬态辐射高温计作为主要测量系统,测量了冲击压缩氦气等离子体的光辐亮度历史(初始温度293 K,初始压力为0.6 MPa和1.2 MPa两种).根据实测记录信号波形的有关特征量,计算得到了氦等离子体的光谱吸收系数κ(λ)和冲击压缩铝基板表面的光反射率R.结果发现:受冲击铝基板表面的光反射率~0.4(比其初始反射率0.8约降低一半),与Erskine的数据相同;对于光谱吸收系数的实测数据,本文目前未能给出合理的物理解释.
冲击温度 辐射不透明度 Shock Temperatures Opacity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5, 22(1): 4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