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1
2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总有机碳是以碳含量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的指标, 可以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 目前地表水总有机碳检测多采用现场取样后实验室分析检测方法, 该方法存在费时费力、 操作复杂、 二次化学污染等缺点。 紫外-可见光谱法具有环保、 操作简便、 可实时在线原位检测等优点, 在地表水总有机碳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针对总有机碳检测问题, 采用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增强学习的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该方法将总有机碳吸收光谱波段分为若干子区间, 初始化训练样本权重, 依次在各子区间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根据子区间模型预测误差率计算该子区间预测结果的权重系数, 并更新下一子区间训练样本权重, 最后将各子区间模型预测结果线性加权得到总有机碳的检测结果。 实验配制总有机碳标准溶液浓度25~150 mg·L-1共43个样品, 第一时间段采集35个总有机碳标准样品光谱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建立并验证总有机碳检测算法模型。 为评价算法模型鲁棒性, 在另一时间段采集剩余的8个标准样品光谱进行反测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自适应增强学习的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的总有机碳定量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鲁棒性, 分组验证和反测验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04和1.533 mg·L-1, 均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极限学习机方法。 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使用该建模方法预测生活污水的总有机碳含量。 实际地表水样本取样于河北石家庄藁城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污水及河北先河公司园区的生活污水, 经稀释后共获得50组地表水样本, 采用SPXY方法分为训练集33组水样, 测试集17组水样。 在实际水样检测中, 采用净信号分析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 降低总有机碳与其他水质参数间的交叉干扰; 分组验证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26 mg·L-1, 平均绝对值百分比误差为3.46%。 综上所述, 基于自适应增强学习的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地表水中总有机碳进行检测, 为在线水质总有机碳检测提供了方法支撑。
紫外-可见光谱 自适应增强学习 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总有机碳检测 地表水 UV-Vis spectroscopy Adaboost algorithm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Total organic carbon detection Surface wate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11): 3423
胡玉霞 1,*陈杰 1邵慧 1颜普 1[ ... ]赵南京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2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1
3 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水源性病原菌污染会引发多种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水源性病原菌检测对人类医疗保健、 水安全保障和疾病诊断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规水源性病原菌检测技术, 如人工培养法、 分子生物法和免疫学法, 其测量结果准确、 有效, 但样品预处理繁琐且费时, 不利于病原菌实时在线检测。 光谱检测技术以非侵入式获取病原菌发射、 散射或吸收光谱特征, 能够确定病原菌性质、 结构和含量等信息。 由于该技术具有易于操作、 快速、 便携、 无损和便于实时监测等优点, 在环境监测、 生物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章介绍了现有水源性病原菌检测技术及其优缺点, 指出开展病原菌快速、 高效检测的必要性; 讨论了光谱检测技术原理及数据分析方法, 重点综述了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和太赫兹光谱在水源性病原菌检测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 最后总结了各技术的优缺点。 提出了光谱技术在病原菌检测的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为进一步发展基于光谱技术的水源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水源性病原菌 光谱分析 快速检测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水安全 Waterborne pathogen Spectral Analysis Rapid detection UV/Vis spectroscop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ter securit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9): 267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1
2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35
地表水资源安全关系到国民健康、 生态环境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总有机碳(TOC)是一种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指标, 其在水环境监管和治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检测方法通过高温催化氧化测定水样中TOC含量具有耗时较长、 操作复杂的局限性,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 操作简单的优势, 因而在水质在线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国内外对地表水中TOC浓度的在线检测目前大多采用与COD浓度间的相关关系进行间接推算得到, 这类方法对水体成分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相比于常规的间接推算方法, 采用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建立TOC与紫外-可见光谱间的分析模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分析精度, 便于实现水质无人值守在线监测。 实验配置了TOC样本溶液, 设计了为期两天的实验, 在4个时间段采集得到样品光谱数据集(分别记为D1, D2, …, D6)。 首先, 通过分组实验将D1作为训练集建立TOC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 预测同一时间段测试集D2的TOC浓度, 得到平均绝对相对误差(MAPE)不超过0.78%, 表明建立的TOC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然后, 为验证PLS建立的TOC模型对仪器状态变化的鲁棒性, 选择不同时间段采集的光谱数据分别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进行不同仪器状态交叉实验, 4组实验中测试集样品TOC浓度预测值的MAPE分别为3.82%, 3.75%, 3.43%和0.98%。 实验表明, 采用PLS算法建立的TOC紫外-可见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具有较好的分析精度和鲁棒性, 分组实验和不同仪器状态交叉实验中预测浓度的MAPE均不超过3.82%, 优于常规的间接推算法。 此外, 建立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不依赖COD与TOC间的推算关系, 因此在水环境变化时较常规推算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最后, PLS算法建模过程简单, 运算速度快, 为浸入式在线检测设备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紫外-可见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水质在线检测 UV-Vis spectroscopy TOC PLS regression Water quality online detection TOC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2): 376
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27
快速、 有效地识别饮用水中污染物类别对于降低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影响十分重要。 目前基于紫外-可见光光谱法的饮用水污染物判别模型大多使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特征提取, 然而, 对于光谱相似度较高的有机污染物, 仅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取其方差最大的方向作为特征进行识别效果往往不佳。 针对有机污染物光谱数据多重共线性以及谱峰重叠干扰的问题, 开展了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PA)和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SVM)的紫外-可见光光谱饮用水有机污染物判别方法研究。 首先, 使用紫外光谱仪测量苯酚、 对苯二酚、 间苯二酚和间苯二胺的原始光谱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在对四种污染物进行了波长与浓度的相关关系对比分析后, 发现苯酚和间苯二酚、 对苯二酚和间苯二胺的谱峰重叠较为严重; 特征提取时, 引入SPA筛选有机污染物紫外-可见光光谱数据的特征波长组合, 并对不同波长个数时的光谱吸光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选取对应最小预测标准偏差的参数及波段组合作为最优参数组合; 基于最优特征波长组合, 构建基于多分类SVM的饮用水有机污染物分类识别模型; 最后, 对比分析了全光谱、 PCA及SPA特征提取后的光谱数据在不同分类方法及不同污染物浓度下的分类效果, 进一步说明了SPA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 SPA作为一种提取光谱数据原始特征波段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对有机污染物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特征提取, 提升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多重共线性和谱峰重叠干扰, 从而提高分类模型的准确率。 该方法对于解决饮用水中谱峰重叠的污染物类型判别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紫外-可见光光谱 有机污染物判别 连续投影算法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UV-Vis spectroscopy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Multi-classific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7): 226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法测量不同浓度的海水相对于纯水的吸光度, 为达到高精度检测海水吸光度的要求, 在检测海水吸光度时将仪器本身固有的背景信号及样品容器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误差纳入研究范畴, 对实验方法展开进一步的优化, 利用差减的方法滤除背景信号的干扰, 同时验证了比色皿空杯相对于空气吸光度的重复性及比色皿之间相对于空气吸光度的差异性, 再利用差减的方法滤除比色皿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误差, 并且选取一定的特征波长观察其相对于纯水的吸光度数据, 验证了运用优化后的实验检测方法最终达到高精度测量海水吸光度的目的(<0.000 5 AU), 对于精确检测高透明度水域中的各种物质具有重要意义。
紫外-可见分光法 高精度 海水吸光度 UV-Vis spectroscopy high precision absorbance of seawater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49(2): 0203010
赵明富 1,2,*唐平 1,2汤斌 1,2徐杨非 1,2邓思兴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理工大学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54
2 重庆理工大学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54
水质类型的判别是实现光谱法水质参数准确检测的重要前提。针对直接光谱法水质检测系统采集的光谱数据信息冗余较大的问题, 利用主成分分析消除信息指标间的相关性,实现光谱数据的降维和特征信息提取。采集某化工厂和某溪水水样的紫外-可见光谱数据, 利用主成分分析联合Fisher判别的方法建立判别模型,以12组水样光谱数据作为训练样本,6组作为测试样本,对模型的判别能力进行 论证和检验,并与传统的Fisher判别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联合Fisher判别模型可以有效消除信息冗 余带来的影响,相比传统的Fisher判别模型具有分类精度高、回代误判率为零、计算时间短等优点,计算时间由传统Fisher判别 方法的0.6733 s减少到0.6012 s。该方法为直接光谱法水质类型判别工程实用化提供了一种高效手段。
主成分分析 Fisher判别 紫外-可见光谱法 水质检测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isher discriminant UV-Vis spectroscopy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8, 13(6): 436
作者单位
摘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研究Fc(COOH)2 (λmax=255 nm)与BSA(λmax=277.5) 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Fc(COOH)2在10~190 μmol·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4), BSA在100~1 900 mg·L-1范围内, 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 BSA与Fc(COOH)2反应后, 最大吸收波长移至275 nm。 当固定Fc(COOH)2或BSA的浓度时, Fc(COOH)2或BSA的吸光度随着BSA或Fc(COOH)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说明Fc(COOH)2与BSA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是由于Fc(COOH)2和 BSA能形成氢键, 分子链增长, 吸收的能量增加, 导致吸光度增大。 同时考察Fc(COOH)2和 BSA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 70 μmol·L-1的Fc(COOH)2与1 900 mg·L-1的BSA反应0.1, 24和96 h后, 在λmax=275 nm处的吸光度由1.062分别变为1.045和0.986; 当700 mg·L-1的BSA与190 μmol·L-1的Fc(COOH)2反应0.1, 24和96 h后, 在λmax=275 nm处的吸光度由0.813分别变为0.794和0.750。
紫外-可见光谱法 氢键 UV-Vis spectroscopy Fc(COOH)2 Fc(COOH)2 BSA BSA Hydrogen bond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12): 3958
赵明富 1,2,*唐平 1,2汤斌 1,2,3何鹏 3[ ... ]石胜辉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理工大学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54
2 重庆理工大学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54
3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4
消除噪声影响对提高直接光谱法水质检测系统的测量稳定性和精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光谱法在线水质检测系统通常采用长寿命、 无需预热的脉冲氙灯和适用于复杂检测环境的工业级光谱探测装置。 针对整个光谱探测系统受到光源、 光路和光电转换器件的严重影响, 测定的光谱数据含有大量噪声这一实际问题,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去噪算法, 并与传统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 针对化学需氧量为200 mg·L-1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 采用压缩感知去噪算法, 将信号在小波域内分解, 得到含噪高频系数; 采用随机高斯矩阵作为压缩感知算法的观测矩阵, 压缩比设置为2, 对高频系数进行观测; 选择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恢复高频小波系数的稀疏性, 从而达到去噪目的。 同时针对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 采用daubechies4作为小波基的软阈值滤波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 为验证去噪算法的可行性, 采集某溪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光谱信号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去噪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去噪算法适用于紫外-可见光谱法在线水质检测系统, 该方法能在保留水样原始光谱信号的吸收特征的前提下有效地去噪, 且去噪效果优于小波阈值去噪算法。 与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相比, 信噪比提高了12.201 5 dB, 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009 3, 峰值信噪比增加了5.299 dB。 不仅避免了小波阈值去噪过程中阈值的选取依靠主观判断问题, 而且在重构过程中有效地抑制了噪声, 为直接光谱法检测水质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水质检测 噪声 压缩感知 小波阈值去噪 紫外-可见光谱法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Noise Compressed sensing Wavelet threshold denoising UV-Vis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3): 844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Medicin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Photonics Technology, College of Photonic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P. R. China
2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olymer Materials,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P. R. China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etra-(p-sulfoazophenyl-4-aminosulfonyl)-substituted aluminum (III) phthalocyanine (AlPc), and two-serum albumins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has been investigated. AlPc could quench the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BSA and HSA through a static quenching proces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binding sites of AlPc on BSA were domain I and III of BSA. The primary binding site of AlPc on HSA was domain I, and the secondary binding sites of AlPc on HSA were found at domains I and II.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lPc readily interact with BSA and HSA implying that the amphiphilic substituents AlPc may contribute to their transportation in the blood.
Phthalocyanine BSA HSA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UV-Vis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2017, 10(2): 1650043
作者单位
摘要
1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025
2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2
3 西安政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8
为了同时解决纳米指印显现试剂的灵敏度、 专属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设计出氧化锌/聚酰胺-胺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ZnO/PAMAM G5.0)的构架, 并探索了相关的合成条件、 产物的荧光性能及其在潜指印显现方面的应用前景。 实验结果表明, ZnO纳米颗粒可以在PAMAM G5.0树形分子的模板作用下控制生成; 合成产物在中波紫外光的激发作用下可以发出蓝色可见光; 当锌离子与树形分子的负载比介于10~100范围内时, 合成产物的荧光性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 并在负载比为60时得到最强光致发光效果; 对于经“502”熏显法固定后的潜指印样本, ZnO/PAMAM G5.0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胺解反应途径对其进行有效的增显。 ZnO/PAMAM G5.0纳米复合材料有望引领纳米指印显现试剂新的发展方向。
氧化锌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 潜指印显现 胺解反应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Zinc oxide (ZnO) Polyamidoamine (PAMAM) Latent fingermark detection Amidation reaction UV-Vis spectroscopy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12): 381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