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光电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
2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4
采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基底, 水溶性酞菁铜(TSCuPc)作为探针分子, 实验探究了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层数和TSCuPc薄膜的厚度对拉曼散射增强的影响。 首先配制了不同浓度的GO溶液, 利用旋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不同层数的GO膜, 然后通过调节TSCuPc薄膜的旋涂转速, 制备了GO和TSCuPc的复合薄膜。 实验结果表明, 当增加GO薄膜层数时, 由GO和TSCuPc产生的π—π共轭所感应的分子极化率和由GO含氧官能团感应的局域电场均增大, 因此TSCuPc分子的拉曼强度增大, 且随着层数的增加, 增强呈现饱和趋势; 而随着TSCuPc薄膜厚度的增加, 由于其自身分子间也存在π—π共轭, TSCuPc分子的拉曼光谱强度呈近似线性增加, 且由TSCuPc薄膜厚度引起的首层效应并不是很明显。 选用的可以溶液法成膜的TSCuPc分子, 通常被用作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空穴注入材料, 研究GO与TSCuPc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特性, 为优化器件参数以提高有机光电子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等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氧化石墨烯 水溶性酞菁铜 π-π共轭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Graphene oxide Water soluble copper phthalocyanine π—π conjug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9): 2763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2 长春理工大学 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因酞菁薄膜平面具有多电子共轭大π键结构, 本文采用异质诱导的方式对酞菁薄膜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改善研究。采用高掺杂硅为栅极, 氧化硅为绝缘层, 生长α-四噻吩或p-六联苯薄膜为异质诱导层, 制备了酞菁铜有机薄膜晶体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薄膜生长特性, 并对比研究了2种诱导层对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四噻吩上生长的酞菁铜薄膜, 形貌呈片状, 而p-六联苯上生长的酞菁铜薄膜, 形貌呈针状, 均与单层酞菁铜棒状形貌不同。同时, α-四噻吩与p-六联苯薄膜上生长酞菁铜后, 两者晶体管电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均比单层酞菁铜提高了1~2个数量级, 表明α-四噻吩或p-六联苯对酞菁铜薄膜均有诱导效应, 可以获得高性能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α-四噻吩 p-六联苯薄膜 酞菁铜 有机薄膜晶体管 诱导效应 α-tetrathiophene para-hexaphenyl copper phthalocyanine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 induced effect 
液晶与显示
2016, 31(2): 15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 微电子研究所, 甘肃 兰州730000
2 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 辽宁 大连116600
3 兰州大学 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730000
制备了基于酞菁铜(CuPc)的有机光敏场效应晶体管,对器件的光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金源漏电极的器件,在波长655 nm,光强100 mW/cm2的光照下,明/暗电流比约为0.4,光响应度约为2.55 mA/W;而铝为源漏电极的器件,可以获得高达104的明/暗电流比,但光响应度降低为0.39 mA/W。
有机光敏场效应晶体管 酞菁铜 明/暗电流比 光响应度 photoresponsive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copper phthalocyanine photocurrent/dark-current ratio photoresponsivity 
发光学报
2012, 33(9): 991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无机材料系,上海,201800
从光电导时间关系、瞬态光电导能谱和光诱导放电曲线(PIDC)等方面研究C60-甲苯衍生物对酞菁铜(CuPc)/C60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C60甲苯衍生物对C60-甲苯衍生物/CuPc/C60多层膜的光电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
光电材料 C60甲苯衍生物 酞菁铜 光电性能 
光学学报
2003, 23(2): 207
作者单位
摘要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哈尔滨,150080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2,9,16,23-四-异丙氧基酞菁铜(CuPc(OC3H7-i)4)薄膜,利用AFM、UV-Vis和FT-IR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光谱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薄膜表面结构是由约为216nm×55nm×4nm的清晰纳米畴组成,旋涂膜中酞菁铜分子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其Soret带吸收与氯仿溶液相比位置不变,而Q带的聚集体和单体的吸收峰红移约20nm.
酞菁铜衍生物 旋涂膜 谱学性质 copper phthalocyanine derivative spin-coating film spectroscopy property 
光散射学报
2003, 15(3): 200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2 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中央研究所,滨北,434-8601
在水溶液中分别对α和β晶型酞菁铜(CuPc)初始粉末进行激光消融制备得到了其相应的纳米颗粒.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分析表明激光消融前后酞菁铜相应的两种晶型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α和β晶型的酞菁铜在激光消融过程中都是稳定的,激光消融作为制备这两种晶型酞菁铜纳米颗粒的方法是简单有效的.
晶体结构 酞箐铜 X射线衍射 紫外可见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crystalline structure copper phthalocyanine X ray diffraction UV Vis spectra FTIR spectroscopy.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2, 21(4): 257
作者单位
摘要
Department of Phys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Laboratory for Quantum Optics, East China Nornmal University, National Education Commission, Shanghai 200062
time-resolved Z-scan technique third-order optical nonlinearity copper phthalocyanine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B
1998, 7(3): 24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 201800
通过真空镀膜法在单晶硅片上制备了酞菁铜(CuPc)薄膜,在波长扫描和入射角可变全自动椭圆偏振光谱仪上研究了CuPc薄膜的椭偏光谱并分析了其电子结构。
酞菁铜 薄膜 椭偏光谱 
光学学报
1995, 15(12): 1717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6
酞菁铜溶液在波长532 nm调Q激光作用下,实验获得反饱和吸收特性.在稳态条件下,用速率方程理论推得分别描述薄样品和厚样品的反饱和吸收特性的两个解析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
酞菁铜 反饱和吸收 
光学学报
1993, 13(3): 219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6
本文用速率方程研究了酞菁铜染料氯仿溶液的反饱和吸收的动力学过程,并用YAG倍频调Q脉冲激光入射该样品,验证了理论.通过理论曲线与实验结果的拟合,估算出酞菁铜三重态激发态的吸收截面为2.6×10-17 cm2.
酞菁铜 反饱和吸收 动力学 
光学学报
1993, 13(11): 104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