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 北京 100124
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9
3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因缺乏大米产地快速鉴别的确证技术,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 中红外光谱法及拉曼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来自五常地区、 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共计186份大米样品进行产地鉴别研究。 首先比较了K近邻法(KNN)、 线性判别分析(L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3种算法结合5种预处理方法, 对3种单一光谱大米产地鉴别模型的识别效果。 结果表明, LS-SVM算法结合SNV+2nd预处理方法的拉曼光谱模型最优, 校正集和验证集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3.48%。 为进一步提升鉴别模型的准确度, 创新性的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法的数据层融合、 特征层融合及决策层融合大米产地鉴别模型, 结果显示, 3种层次的光谱信息融合模型识别正确率较单一光谱模型大大提升。 数据层融合大米产地鉴别模型中, LS-SVM算法结合SNV+2nd预处理方法模型最优, 校正集和验证集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5.65%, 较单一光谱最优模型验证集正确率提高了2.17%。 决策层融合鉴别模型中, LS-SVM算法结合SNV+1st预处理方法模型最优, 校正集和验证集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7.83%, 较单一光谱最优模型验证集正确率提高了4.35%。 特征层融合产地鉴别模型中, LS-SVM算法结合SNV+2nd预处理方法鉴别模型最优, 其校正集和验证集正确率均达到100%, 较单一光谱最优模型验证集正确率提高了6.52%。 结果表明, 使用近红外光谱法、 中红外光谱法及拉曼光谱法分析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大米产地是可行的, 拉曼光谱法结合LS-SVM算法的大米产地鉴别模型最优。 3种层次的光谱信息融合模型识别正确率较单一光谱模型大大提升, 其中特征层融合方法更适用于该次融合的数据类型, 可以快速准确鉴别五常大米、 南方大米和东北大米产地。 该研究为大米产地的快速准确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光谱信息融合 大米产地 鉴别分析 Spectral information fusion Rice origin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9): 281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为了实现翡翠产地的快速无损鉴别, 丰富宝玉石产地鉴别方法的多样性, 基于红外光谱分析得到的数据, 建立支持向量机(SVM)识别模型对三个产地的翡翠进行分析。 实验收集了缅甸、 俄罗斯和危地马拉3种翡翠的红外光谱数据共106条, 为了达到更好的模型识别效果, 建模前将原始的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反射率到吸光度的转化, 再对光谱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噪声、 基线漂移和散射现象等对模型识别效果的影响。 本次实验预处理使用的方法有SG平滑、 均值中心化、 标准化、 趋势校正、 多元散射校正、 最大最小归一化、 标准正态变换以及标准正态变换后再进行趋势校正。 实验结果表明, 对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后模型得到的识别准确率均高于原始光谱的73%; 三个产地翡翠的红外光谱分开进行多元散射校正和最大最小归一化得到的模型识别准确率高于混合进行预处理得到的结果; 一些预处理方法结合使用也会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 如标准正态变换和趋势校正。 对三个产地翡翠的红外光谱分开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最高的95%, 说明这种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支持向量机(SVM)识别模型可以实现对翡翠产地的快速识别。
翡翠 产地 红外光谱 预处理 支持向量机 Jadeite Origin Infrared spectroscopy Pre-proces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7): 225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温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2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3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为提高利用红外光谱数据鉴别中药材产地的预测模型效果, 应该选用合适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和合适的算法。 针对具有3 448个特征(波长551~3 998 nm)的658条红外光谱中药材数据, 借助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 研究了10种基于样本预处理方法(不做预处理、 最大最小归一化、 标准化、 中心化、 移动平均平滑、 SG平滑滤波、 多元散射校正、 正则化、 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法)与5种基于特征波长预处理方法(不做预处理、 中心化、 最大最小归一化、 标准化和正则化)的组合(共50种)对产地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合适的数据预处理对提高模型精度是必要的; 标准化和最大最小正则化方法光谱的预处理建模效果较好, 其预测系数值约85%; 基于特征的预处理对模型预测效果改进小。 只做光谱预处理或基于特征预处理的预测稳定性值近似相等(两类方式的决定系数平均值都近64%); 基于样本+特征的组合预处理方法中, 二阶导数+标准化处理和二阶导数+正则化组合处理方法的模型预测效果好, 其决定系数R2达到近94%; 而中心化+正则化组合处理达不到直接采用原始数据(不做数据预处理)的建模效果, 该方法预测效果最差。 该研究的方法和结论为具有高维光谱特征的药材产地鉴别和选取有效的预处理方法提供了参考, 对进一步分析药材药效和化学成份有重要的意义, 也可供其他光谱数据分析借鉴。 也为高维小样本数据建模的前期数据处理提供了思路。
中药材产地鉴别 光谱数据 数据预处理 小样本高维特征数据 SVM算法 Origin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 Infrared spectroscopic data Data preprocessing High dimensional small sample SVM algorith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7): 2238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数字福建智能家居信息采集及处理物联网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08
2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山东 济南 250100
金银花是清热解毒必备良药, 市面上金银花来源复杂, 最著名的山东平邑产金银花在市场上常遭造假。 已有的鉴别方法大多耗时长、 成本高且操作复杂, 亟需一种快速高效的金银花产地溯源方法。 针对应用在金银花鉴别中的近红外光谱(NIRS)数据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鉴别模型存在参数量过大、 模型效率过于低下、 计算复杂度高, 同时易产生过拟合问题, 对传统1D-CNN结构作出改进。 使用效率较高的VD(Very Deep)结构替代传统1D-CNN中隐含层结构, 并针对 NIRS 数据适应性改进, 使其可直接应用于一维NIRS数据。 改进分为三步: (1) 将特征层的设计转为2个约束优化设计: 第一约束条件设每个卷积层C值(卷积核与感受野的大小比值)为1/6, 可提高网络模型效率; 第二约束条件取顶层感受野大小为数据向量大小, 实现更深层数据特征提取, 并减小过拟合。 (2) 通过降采样把特征层输出特征向量缩小至较小的尺寸; (3) 使用两个1×5大小的卷积层和一个带有Dropout的池化层将数据大小降采样到只有一个矢量的向量替代分类作用的全连接层, 进而减小参数量。 采集河南、 山东、 河北、 重庆主要产地出产的金银花为样品500份。 测试光谱范围908~1 676 nm, 采用KS法对样品集预处理, 并用shuffle算法完成训练集、 验证集、 测试集划分, 构建基于改进1D-VD-CNN与近红外光谱的金银花产地鉴别模型。 结果表明, 1D-VD-CNN训练集与测试集准确率均达到100%, 损失值收敛为0.001附近。 与传统1D-CNN模型相比, 1D-VD-CNN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准确率分别提升为约0.5%与1.4%, 参数量和FLOPs分别减少近1 M(兆)和20 M(兆)。 与原始光谱数据分析法和PLS-DA法对比分析, 表明1D-VD-CNN模型对金银花近红外光谱分类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识别性能。
金银花 近红外光谱 超深度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产地溯源 Honeysuckle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Very-deep(VD) 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 Origin traceabilit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5): 147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广西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林产化学与工程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西林产化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高校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 南宁 530006
2 横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广西 横州 530300
茉莉花的风味、 药用、 营养等方面的品质受其产地因素的影响, 因此茉莉花产地溯源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茉莉花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对不同产地的茉莉花产地溯源, 收集了广西横州、 福建福州、 四川犍为、 云南元江四个国内茉莉花主产地的100个茉莉花样本, 分别采用积分球和光纤探头两种方式获得茉莉花花蕾干样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900~1 700 nm)。 采用Savitzky-Golay (SG)光谱平滑和多元散射校正(MSC)相结合进行光谱预处理, 光谱预处理后再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DA)、 K近邻法(KNN)建立了茉莉花原产地判别模型。 建模过程中68个样本作为训练集, 32个样本作为测试集, 并通过交互检验进行模型参数优化。 结果表明, 基于PCA-LDA和PCA-KNN两种方法建立的判别模型均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其中对于积分球采样得到的光谱数据两种方法预测准确率均达到100%, 对于光纤探头采样得到的光谱数据PCA-LDA和PCA-KNN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3.75%。 最后, 通过不同产地茉莉花的色谱指纹图谱对比分析, 进一步阐明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茉莉花产地识别的物质基础。 该研究为茉莉花产地溯源提供了一种绿色、 快速、 准确的新方法, 在茉莉花原产地保护上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茉莉花 产地溯源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Jasmine Traceability of the Geographical Origin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Chemometric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1): 3389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木材产地进行识别必须依赖于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和校准模型, 然而大多数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识别木材产地的研究工作都是采用经典的线性模型。 构建木材地理溯源系统有利于促进木材市场的良性发展, 打击乱砍滥伐, 保护濒危树种。 为提高木材产地识别效率,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的木材产地识别方法。 首先建立木材产地的光谱数据集, 采集来自两种不同产地的樟子松、 泡桐、 榉木、 柚木、 椴木和臭椿的光谱数据, 每个树种构成一个数据集, 并将特征维度降至2维, 以探索各数据集的数据分布情况; 其次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特征工程, 即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判别分析法对高维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并对比两种降维技术对模型准确率的影响; 最后构建木材产地鉴别模型, 分别从非线性算法、 回归算法、 分类算法、 概率算法、 集成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六个角度选取了支持向量机、 逻辑回归、 K最近邻、 朴素贝叶斯、 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6种算法建立模型, 采用学习曲线、 网格搜索法、 K折交叉验证等算法优化模型参数以提高模型识别准确率及稳健性, 并从模型的准确率与运行时间两个层面来评估模型效果。 结果表明,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是识别木材地理来源的有效手段, 樟子松、 泡桐、 榉木、 柚木、 椴木和臭椿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8.3%、 100%、 100%、 100%、 100%、 98.3%, 相应的模型运行时间分别为0.183、 0.182、 0.181、 0.182、 11.424和12.969 s。 综合分析6种模型在各数据集上的表现, 发现非线性的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比其余模型更具有优势。 其中,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的木材产地鉴别模型表现优异, 在各数据集中识别率最高, 但运行时间远多于其余算法。
机器学习 近红外光谱 木材产地识别 主成分分析法 线性判别分析法 人工神经网络 Machine learning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Wood origin identific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1): 3372
王琴 1,2张瑞峰 1,2郭志翔 1,2齐国栋 3[ ... ]汤羽扬 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2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4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5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44
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压汞测试(MIP)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产地来源和陈化方式对石灰成分、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石灰中Ca和Mg元素的含量不同。石灰在陈化过程中,陈化方式、产地来源和陈化时间均会影响氢氧化钙的晶粒尺寸和晶体形貌,氢氧化钙的晶粒尺寸均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浸水陈化效果优于密封陈化和天然陈化效果;产自南石楼地区的石灰采用浸水陈化时所制备的石灰晶粒尺寸更小,活性更高,氢氧化钙含量更高,在成型硬化和养护后可以形成更加致密的微结构,且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本研究将为古建修缮用石灰的制备和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产地来源 陈化方式 石灰 组成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origin aging way lim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硅酸盐通报
2023, 42(7): 236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 江西省生物活性多糖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7
2 Guelp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Guelph N1G 5C9, Canada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可反映样品内部含氢化学键伸缩振动与合频吸收信息, 具有分析速度快、 经济、 重现性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 常用于食品、 药品及材料领域的检测分析之中。 豌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 种植、 分布广泛, 具有高淀粉、 高蛋白、 低脂质等营养特性, 长久以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明确不同产地豌豆的近红外光谱建模差异, 对不同产地豌豆进行建模分析。 研究采集了河南省南阳市不同地区42份豌豆样本, 首先测定了豌豆的营养成分(总淀粉、 蛋白质、 水分、 灰分及脂质), 再重点采用近红外光谱中的积分球漫反射技术, 在12 000~4 000 cm-1波段对不同豌豆样品进行光谱采集, 通过判别分析模型(DA)结合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得到最优预处理数据, 结合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 对光谱特征差异进行分类分析, 从而构建并验证南阳豌豆的产地识别模型。 结果表明, 不同区域南阳豌豆的营养组分及含量总体差异较小(总淀粉36.30%~46.93%, 蛋白质16.37%~25.50%, 水分6.78%~9.16%, 灰分2.29%~3.38%, 脂质0.37%~1.43%); 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的判别模型表明, DA模型判别分析准确率可达92.4%, 并且PCA、 PLS-DA以及OPLS-DA得到的模型预测能力分别为96.7%, 85.1%和83.6%, 表明以上模型均可实现南阳豌豆鉴别模型的建立。 此外, 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法提取(VIP>1.0)筛选出的不同产地差异波段显示, 4 710~4 000, 5 320~5 200以及7 200~6 220 cm-1可作为南阳豌豆产地鉴别的特异性检测波段。 该研究可为构建不同区域豌豆产地鉴别、 追溯信息库提供方法学依据。
豌豆 产地鉴别 营养成分 近红外光谱技术 判别模型 Pea Origin identification Nutritional component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Discriminant mode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4): 1095
作者单位
摘要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百合鳞茎, 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生长的肥厚鳞片构成的地下变态茎, 是一种典型的药食同源作物, 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同时还具有抗肿瘤、 抗抑郁、 降血糖、 提高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不同产地百合鳞茎的市场价格差异较大, 依赖于人工经验感官的传统评测方法主观性强、 确定性差, 难以广泛推广在现代生产环节。 以化学检验法为主的先进检测方法耗时长、 费用高, 而且难以满足产地鉴别这一要求。 针对百合鳞茎现场快速地产地判断和品质评价的需求, 提出了一种使用拉曼光谱和机器学习的百合鳞茎检测方法。 拉曼光谱是一种基于非弹性散射的振动光谱, 能够做到快速准确的无损检测, 将拉曼光谱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 建立了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三种百合鳞茎(兰州百合、 宜兴百合和龙牙百合)的产地分类模型, 着眼于基质光谱上479, 870, 942和1 606 cm-1等特征峰, 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曼光谱的成分含量判断产地和评价百合鳞茎品质的无损检测方法。 首先采集百合鳞茎样本的光谱, 经过光谱数据预处理后, 使用人工先验法提取百合鳞茎代表物质并确定特征峰, 再使用主成分分析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方法降维提取光谱数据特征。 并将获得的数据特征分别应用于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算法。 实验结果显示, 这些分类模型在同一个测试集上均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分类准确率, 其中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决策树算法的模型准确率可达91.7%, 基于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和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分类准确率为93.7%,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的组合模型, 准确率高达95.8%。 综上, 该方法可以实现现场快速识别和鉴定百合鳞茎的产地, 提高现代生产过程中质量评估环节的准确性, 为现代化生产的产地鉴别和百合鳞茎质量分析提供参考。
百合鳞茎 拉曼光谱 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产地鉴别 Lily bulb Raman spectroscopy Component analysis Feature extraction Origin identific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 18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3 国检珠宝培训中心, 北京 102627
建立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技术获取的半定量青白色软玉的微量元素含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以促进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宝石产地溯源方面的应用。 以我国新疆、 广西、 江苏、 青海, 以及韩国和俄罗斯六个产地的青白色软玉为样品, 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在颜色均匀干净的部分获取元素含量数据。 使用数据筛选原则对数据进行了筛选和Al的归一化处理之后, 以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讨论了数据间的共线性, 在数据间不存在明显多重共线性的情况下建立了三层人工神经网络的判别模型。 结果表明, 所选取的每个变量的VIF值小于5, 数据间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 因子分析的KMO值小于0.6, 表明变量间无明显关系。 同时利用软玉t-SNE图对数据进行降维和可视化处理, t-SNE图显示大部分数据点都重叠在一起, 表明对此数据进行简单聚类和相关分析是无法区分产地的, 因此选择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六个产地的数据进行产地判别分析。 经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迭代判别之后, 模型对我国新疆、 广西、 江苏、 青海, 以及韩国和俄罗斯六个产地的青白色软玉判别的精度达到0.933, 其中韩国软玉的数据判别结果精度最高, 达到0.995, 误差为0.028, 青海软玉的数据判别结果最低为0.803, 误差为0.090。 综上所述,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在宝石产地溯源方面的应用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人工神经网络 软玉 产地溯源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Nephri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origi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 2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