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
生命体是由大量有机排列的分子组成的,其结构不仅与分子的位置分布有关,还与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空间取向有关。偏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利用荧光的偏振特性,能够对生物结构的分子取向进行观测和成像,进而从分子层面揭示生命活动的功能和代谢信息,有力推动了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从偏振荧光成像原理出发,对目前存在的多种偏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进行原理介绍和现状分析,列举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讨论了其发展趋势及前景,旨在为该领域的科研人员了解偏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提供参考。
偏振荧光显微 偏振调制 分子取向 空间角度传递 超分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6): 061801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100
对目标进行更多属性信息的获取, 是光学传感器不断追求的目标。 偏振属性探测和传统光谱成像技术相结合的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分辨“异物同谱”、 实现“目标凸显”、 “动态调节”、 “耀斑抑制”的能力, 蕴藏非常重要的应用潜力。 目前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存在诸多的缺点, 如结构复杂、 体积大、 通道串扰、 多维信息提取繁琐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渐变滤光片(LVF)和像素化偏振调制的紧凑型偏振光谱成像方法。 涉及关键技术有: 基于高光谱分辨率需求与短焦距约束, 采用双高斯结构作为初始光学结构, 并通过参数设计进行光学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采用LVF作为分光元件, 进行参数设计与验证, 与像素化偏振调制探测器在像面上进行耦合, 实现光谱信息与偏振信息同步获取。 基于上述技术路线进行了样机集成, 在实验室暗室对系统样机进行光学指标测试, 最终指标为: 工作波段: 430~880 nm, 空间分辨率: 0.22 mrad, 光谱分辨率为: 10 nm, 四偏振态同步获取, 系统传递函数: 0.547, 偏振探测精度: 89.4%, 光机系统总尺寸: 45 mm×45 mm×80 mm。 在室外进行推扫实验, 成像效果良好, 中心波长不同偏振态下的单色图有较明显的强度变化; 对全局图像进行多维信息提取与融合, 不同地物的特征光谱曲线有明显的波谱差异, 满足预期设计目标。 该方法突破了传统偏振光谱成像技术路线的缺点, 为偏振光谱成像多维信息获取提供了一种新型且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方法。
偏振成像光谱系统 像素偏振调制 线性渐变滤光 系统耦合 Polarization imaging spectroscopy system Pixel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Linear Variable Filter System coupl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7): 20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电技术研发中心,北京 10009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为提高偏振调制激光测距方法精度,针对采样信号存在波形变形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移动最小二乘(IMLS)算法的偏振调制激光测距方法。首先,基于偏振调制测距原理分析了调制信号波形变形产生的原因和频率解算准确度对测距精度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基于IMLS算法的偏振调制激光测距算法,搭建了偏振调制激光测距系统;最后,分析和验证了IMLS算法的权函数、影响半径等参数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并对所提算法、摇摆法、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测距精度对比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1.94 m的被测距离下,选用正态加权函数作为权函数,形状参数为3,影响半径为500 kHz时,基于IMLS算法的偏振调制激光测距算法的误差最小,仅为0.111 mm,此方法的测距精度优于摇摆法和最小二乘法。基于IMLS算法的测距方法适用于偏振调制测距系统,可有效提升测距精度。
测量 激光测距 偏振调制 改进移动最小二乘法 极值检测 
中国激光
2023, 50(14): 1404003
卞奇 1,2薄勇 1,2,*左军卫 1,2彭钦军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理化技术研究所 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
2 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济南 250000
研究了脉冲光束的偏振和时序非相干合成技术,通过偏振合束器将两路50 W级500 Hz的589 nm钠信标激光在空间上合为一束光线,成功突破了100 W级μs脉冲全固态钠信标激光输出;利用脉冲激光同步延时器控制两路激光脉冲的时序,使其按先后顺序合成一束脉冲激光,重复频率提升到1 kHz。合束后的激光光束质量M2约为1.41,与单光束的光束质量基本保持一致,光斑抖动性约为40 μrad,可满足激光钠导引星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应用需求。与传统的相干合成方法相比,该偏振和时序非相干合成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效率高的优点,且整个系统无需复杂的相位控制机制,为脉冲激光功率扩展提供了新途径。基于上述技术基础,结合自主提出的精密偏振分光专利技术,在丽江天文台通过一台发射望远镜将四束25 W/束的µs脉冲黄激光发射到钠层,成功产生了四颗钠导引星,这一结果将有助于推动大型地基光学望远镜中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
钠信标激光 非相干光束合成 偏振调制 时序控制 脉冲激光器 sodium beacon laser incoherent beam combining polarized modulation sequence controlling pulsed laser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4): 041011
卞奇 1薄勇 1,*彭钦军 1李敏 2[ ... ]薛随建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09
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 100012
激光钠导引星被称为人造恒星,用于探测和校正光波经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畸变,大幅度提高自适应光学望远镜的成像质量。采用单颗钠导引星探测的有效视场范围有限,通过多束黄激光分别激发大气电离层钠原子产生多颗钠导引星,能在较大视场内获得更清晰的目标成像,在精密天文观测、空间目标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文中重点介绍了微秒脉冲激光钠导引星星群的产生,基于100 W级微秒脉冲激光,采用小角度精密偏振分光/并束调控的专利技术,在丽江天文台通过一台发射望远镜将四束20 W/束、重复频率kHz、脉冲宽度百微秒的钠激光发射到天空,在40"观测视场内生成四颗导引星,星群构型可调控,如线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正方形等,每颗钠导引星亮度约为V波段8等星,光斑大小约3.25"。利用脉冲同步控制技术,钠导引星回波信号可以避免瑞利散射光的干扰,从而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这为大口径天文望远镜多层共轭校正系统的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激光钠导引星 激光钠导引星星群 微秒脉冲激光 偏振调制 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 sodium laser guide star sodium laser guide stars asterism microsecond pulsed laser polarized modulation multi-conjugate adaptive optic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6): 20220321
黄威 1,2,3侯俊峰 1,2,3,*林佳本 1,2,3张洋 1,2,3[ ... ]王海峰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99
向列相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已逐渐成为空间偏振调制仪器的研究热点,然而,国内没有液晶器件在空间使用的经验,液晶器件在各种空间环境下的适应性如何尚未可知。因此,本团队设计了一套星载向列相液晶相位延迟测试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在地面的空间力、热模拟环境中测试LCVR的关键性能,还可以搭载在卫星上对LCVR的相位延迟稳定性进行在轨验证。本文首先阐述了LCVR相位延迟的测量方法并实现了光机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CVR在空间力、热模拟环境中的电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力学试验前后,LCVR的电光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在热试验中,LCVR的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的稳定性在0.185°以内。本次试验发现LCVR的相位延迟-电压曲线随环境温度呈线性变化,该结果为未来星上数据校准提供了数据支持。最后,在长达9个月的不间断运行测试中,LCVR的相位延迟-电压曲线长周期变化小于1°,标准偏差为0.27°。这表明该液晶试验仪长周期工作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在轨测试需求。
测量 向列相液晶 偏振调制 相位延迟 液晶电驱动 
中国激光
2022, 49(17): 1704005
黄威 1,2,3林佳本 1,2,3,*侯俊峰 1,2,3张洋 1,2,3[ ... ]王东光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由于其调制速度快、重量轻、无运动部件等特点成为空间光学仪器中新的研究热点。然而,LCVR中的液晶属于高分子材料,其空间适应性有待考核验证。由于地面环境模拟试验无法同时还原太空中的所有参数,因此亟需研制一台符合卫星搭载要求的LCVR空间特性试验仪,来研究液晶器件在真实星载环境下的电光性能(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稳定性)。本文分析了LCVR延迟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LCVR相位延迟-电压曲线的电子学测量方案。首先使用“零点”标定法设计了高稳定度的LCVR驱动;然后使用变频误差控制法,实现了LCVR的高精度恒温控制。其中LCVR驱动稳定度达到99.3%,LCVR恒温精度最高达到(35±0.1)℃。在此基础上,对整机进行了力、热和电磁兼容试验,结果表明待测LCVR和电子学系统功能稳定,成功完成了LCVR这一首飞器件的空间光电测试系统在我国的首次研制,对液晶的空间化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液晶器件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 偏振调制 恒温控制 liquid crystal device LCVR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液晶与显示
2022, 37(7): 849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微电子研究所,北京0009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 常州大学 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常州21164
为消除体相位调制器工作过程中热效应对偏振调制测距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波导式相位调制器替代体相位调制器的全光纤波导式偏振调制测距方法。对波导式偏振调制测距系统进行原理分析,利用琼斯矩阵得出传输过程中测量光偏振态的变化规律,建立调制信号频率、偏振光强度与被测距离的函数关系。然后,进行了直波导相位调制器特性测试,验证其半波电压随调制频率在3.5~7 V之间变化,正反电光响应一致性为-2%~3%。最后,构建波导式偏振调制测距系统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重复性测试实验中测量平均误差为0.44 mm,测量重复性为0.54 mm,变距离实验中测量平均误差为0.39 mm。波导式偏振调制测距系统能够实现距离的有效测量,具有不产生热效应,结构简单等优点,在激光测距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激光测距 波导相位调制器 偏振调制 保偏光纤 laser ranging waveguide phase modulator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 
光学 精密工程
2022, 30(3): 246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江苏 南京 211106
传统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以荧光强度为成像对比度,在获取生物分子位置和浓度信息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分子层面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成像工具。而偏振作为荧光的另一重要特性,可以在另一维度提供分子的方向和结构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荧光偏振显微成像技术中。除此之外,荧光偏振调制也可以通过增强荧光图像稀疏性进而增强图像对比度来获取超分辨尺度的生物分子的位置和方向信息。从物理基础、技术原理、基本实现装置和生物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基于荧光偏振特性的不同荧光偏振调制成像技术在分子方向结构成像、超分辨显微成像以及二者的结合方面的发展概况,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荧光偏振显微成像 偏振调制 超分辨显微 线性二向色性 荧光各向异性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24): 2400006
马骏超 1孟丽丽 1,2张瑞雪 3卓笑 1[ ... ]孙栋 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 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北京 100871
2 北京科技大学 数理学院,北京 100083
3 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系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4 清华大学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先进制造学部,广东深圳 518055
5 量子物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871
光学频率梳(光频梳)具有脉冲宽度窄、频率精度高、频率梳齿稳定以及相干性好等优良的时频域特性,近年来成为超快激光技术及计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科研工具。近期,一类基于光频梳相干合成的新型光源,可实现对光的偏振或轨道角动量进行射频波段的周期性且高速稳定的调制。本文从光频梳的基本概念出发,分别就偏振调制和轨道角动量调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光频梳相干合成新型光源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以及表征手段等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简要讨论光频梳相干合成技术在固体光谱学、光学操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光学频率梳 相干合成 偏振调制 轨道角动量调制 optical frequency comb coherent synthesis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odulation 
中国光学
2021, 14(5): 105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