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晓庄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提出双星光纤激光同步网络,具体研究双星交叉驱动-反相控制并联光纤激光同步网络系统与理论。该网络的结构和光学特点是:先利用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构成网络“双星”激光双驱动源;然后采用“双星交叉驱动”对两组并联的多个单环掺铒光纤激光器进行驱动,由此构成双星交叉驱动两组并联光纤激光网络;最后分别利用“反相位控制与光学驱动”技术实现两组网络并联节点的同步,并进一步实现两组网络并联节点与双星的交叉同步,即实现双星光纤激光同步网络功能。由此设想与构建,给出网络的数学物理光学方程组。从理论上证明了网络并联节点簇同步以及网络节点与双星的交叉同步,形成了网络“星-节点”同步簇理论模式,并成功预测了双“星-节点”并列同步簇的存在。针对两组相互独立并联节点簇的单环掺铒光纤激光器以及作为网络双星的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对应激光环的同步进行了数值模拟。本研究发现了网络的单“星-节点”同步簇、混沌同步簇、类周期同步簇、并列双“星-节点”同步簇等。本文还讨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双星交叉驱动-反相位控制并联同步光纤激光网络功能的实现。本研究对于光学网络、光纤激光同步网络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光纤光学 激光技术 光网络 同步 光纤激光器 双星 混沌 
中国激光
2022, 49(11): 1106003
陈高杰 1,2,3常琳 1,3,*杨秀彬 1,3杨春雷 1黎艳博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长春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3 中国科学院 天基动态快速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00
为解决系统模型误差、外部干扰以及执行器故障引起的双星编队轨道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观测器的抗干扰容错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编队双星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双比例积分自适应律的增广观测器,同时实现对系统状态、间歇故障与快速时变故障、可建模干扰的快速精确估计,并采用H优化技术抑制不可建模干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其次,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保证动态误差系统渐近稳定。然后,在控制器中引入未知动态估计信息的前馈补偿项,设计闭环反馈抗干扰容错LQR控制律。最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文献中控制方法,本文所提方法的编队卫星相对位置控制精度提高49.93%,验证了所设计的抗干扰容错LQR控制律的优越性,能够为双星编队构形保持提供精确控制策略。
双星编队 干扰观测器 故障估计 容错控制 dual-satellite formation disturbance observer fault estimation fault-tolerant control 
光学 精密工程
2021, 29(3): 605
作者单位
摘要
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9
白矮主序双星是一类双星系统, 主星是一颗白矮星, 伴星是一颗小质量的主序星。 白矮主序双星对研究致密双星的演化特别是公共包层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 可以获取许多物理参数如有效温度、 金属丰度、 表面重力加速度等。 这些物理参数的准确测量, 不仅可以解决白矮主序双星等密近双星的分类问题, 而且为研究双星理论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 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是复合光谱, 由主星和伴星的光谱构成。 其光谱存在两大局限性, 一是噪声的干扰; 二是蓝端和红端分别被主星和伴星的光谱特征抑制。 通过分析白矮主序双星光谱, 将光谱进行分解, 分别获得白矮星和伴星的光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目前主流的分解方法是使用大量的白矮星和M型恒星模板光谱对白矮主序双星光谱进行拟合, 并用最好的一组光谱组合代表白矮星和伴星的光谱, 由此获得恒星的各种物理参数。 由于这种方法需要遍历所有的光谱组合, 通过模板进行χ2最小化进行匹配, 导致算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 生成对抗网络在信号重构上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 通过搭建一个用于分解白矮主序双星光谱的神经网络来实现光谱分解, 通过网络直接生成白矮星和伴星的光谱。 该网络模型是一个无监督的学习模型, 模型训练时只需要白矮主序双星光谱、 白矮星模板光谱、 M型恒星模板光谱三种光谱数据进行训练, 不需要其他分解方法的中间结果。 所提出的模型易于优化, 部分网络模型可以用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等替换, 那些可用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改进和优化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该网络模型。 该实验模型使用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进行搭建, 并用GPU加速训练。 使用该方法对SDSS的1 746条白矮主序双星光谱进行分解, 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在消耗较少的计算资源的情况下, 可以给出与其他方法相近的结果, 说明此模型有较好的分解光谱的能力。 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双星光谱的分解。
白矮主序双星 生成对抗网络 光谱分解 WDMS GAN Spectra decomposi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0): 3298
作者单位
摘要
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9
天体光谱是天体物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通过光谱可以获取天体的许多物理、 化学参数如有效温度、 金属丰度、 表面重力加速度和视向速度等。 白矮主序双星是一类致密的双星系统, 对研究致密双星的演化特别是公共包层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的大型巡天望远镜如美国斯隆望远镜以及中国的郭守敬望远镜, 每天都产生大量光谱数据。 如此海量的光谱数据无法完全用人工进行分析。 因此, 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从海量的天体光谱中自动搜索白矮主序双星光谱, 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目前的光谱自动识别方法主要通过对已有的标签样本进行分析, 通过训练得到分类器, 再对未知目标进行识别。 这类方法对样本的数量有明确的要求。 白矮主序双星的实测光谱数量有限。 若要通过有限的样本集准确学习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特征, 不仅需要扩大样本数量, 还需要提高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的精度。 在前期工作中, 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在海量巡天数据中识别了一批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 为该实验提供了数据源。 使用对抗神经网络生成新的白矮主序双星光谱, 扩大训练数据量至原数据集约两倍的数量, 增强了分类模型的泛化能力。 通过反贝叶斯学习修正损失函数, 将损失函数的大小与样本的方差相关联, 抑制了异常数据对模型造成的影响, 提升了模型的鲁棒性, 解决了由于训练样本集偏差带来的梯度消失以及训练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 该实验基于Tensorflow深度学习库。 使用Tensorflow搭建的生成对抗网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并且封装了内部实现细节, 使得算法得以更好地实现。 除此之外, 由Tensorflow搭建的卷积神经网络在该实验中用于分类准确度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 二维卷积神经网络能够利用卷积核有效地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卷积特征并进行分类。 基于反贝叶斯学习策略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在白矮主序双星原始数据及对抗神经网络生成光谱的识别任务中达到了约98.3%的准确率。 该方法也可用于在巡天望远镜的海量光谱中搜索其他特殊和稀少天体如激变变星、 超新星等。
白矮主序双星 生成对抗网络 反贝叶斯学习策略 卷积神经网络 WDMS GAN Anti-Bayesian CN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6): 1829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昆明 650011
2 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011
3 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12
Double neutron stars are important objects in astrophysics and very important for many scientific studies. In 2017, LIGO/Virgo first discovered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the double neutron star merger GW170817, indicating a new method of discovering these stars. In this paper we shall describe the isolated binary formation scenario of double neutron stars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ir populations.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binary formation channel for the GW170817 merger and some uncertainties in binary evolution,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the formation of binary neutron stars.
双星 星族合成 双中子星 引力波 binary population synthesis double neutron stars gravitational wav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19, 48(9):
作者单位
摘要
1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南昌 330088
2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 710043
研究了双星协同探测对多目标的跟踪问题。首先, 在双星协同探测可观测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重力转弯模型的主动段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接着, 提出基于二元多项式思想的Symmetry Measurement Equation(BPGM-SME)算法解决多目标跟踪情形中的航迹交叉跟踪异常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单目标跟踪精度和收敛速度, 提出基于迭代思想的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通过仿真表明, 采用BPGM-SME算法对多个目标跟踪都能取得较好的跟踪效果, 在单目标跟踪方面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取得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更好的收敛性效果和跟踪精度。
动目标跟踪 双星协同探测 改进UKF 跟踪精度 multi-target tracking double-satellite cooperative detection BPGN-SME BPGN-SME improved UKF tracking accuracy 
电光与控制
2018, 25(4): 102
王彦强 1,2,3吴桢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42
2 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42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利用地基大的光学望远镜获得衍射极限成像是许多天文观测的重要目的,受大气扰动限制的分辨率可以通过在望远镜瞳面添加非冗余孔径掩模、采用闭合相位技术来突破。介绍了非冗余孔径掩模技术的发展、原理以及应用;建立了将此技术应用于双星探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及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非冗余孔径掩模获得的干涉图的处理,获得闭合相位,以此对双星模型进行拟合,能够获得双星的对比度与角间距。
成像系统 光干涉 双星 非冗余孔径掩模 闭合相位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 55(11): 1111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昆明理工大学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2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云南 昆明 650011
幸运成像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事后图像处理技术, 主要是对短曝光图像进行像质评价, 之后选取出高质量图像进行配准、叠加来复原出高分辨率目标图像。根据幸运成像技术的理论算法,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基2.4m大口径望远镜的幸运成像技术方案和GPU局部加速算法流程。使用该方案拍摄的短曝光图像进行幸运成像, 获得了间距为0.3″的双星高分辨率图像。在选图过程中利用GPU设备进行并行计算, 探讨了加速幸运成像算法的可行性以及计算瓶颈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在近红外条件下, 2m级大口径望远镜所拍摄的图像, 可以使用幸运成像算法重建出高分辨率的图像, 其FWHM约0.2″; GPU设备能够实现幸运成像算法的加速, 并提高整个算法的效率。
幸运成像 大口径 高分辨率 算法加速 双星 lucky imaging large aperture high-resolution algorithm acceleration binary star 
光学技术
2018, 44(5): 542
作者单位
摘要
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威海 264209
通过卷积运算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光谱特征是提高识别精度的有效手段。 通过设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以判别学习的方式从大量混合光谱中拟合出具有稳定分布的12个卷积核, 有效提取白矮主序双星的卷积特征。 通过引入相对松弛的光谱类别先验分布, 提出反贝叶斯学习策略以解决由于光谱抽样有偏带来的问题, 显著提高识别精度。 通过比较光谱在不同信噪比下的交叉熵测试误差, 分析卷积特征的提取过程对光谱信噪比的鲁棒性。 实验发现, 基于反贝叶斯学习策略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白矮主序双星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0(±0.3), 超过了经典的PCA+SVM模型。 卷积特征谱的池化过程以降低光谱分辨率的形式缓解了光谱噪声对识别精度的影响。 当信噪比小于3时, 必须通过增加模型在光谱上的迭代次数以形成稳定的卷积核; 当信噪比介于3与6之间时, 光谱卷积特征较为稳定; 当信噪比大于6时, 光谱卷积特征的稳定性显著上升, 信噪比对于模型识别精度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
白矮主序双星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反贝叶斯学习策略 信噪比 WDMS One dimensional CNN Anti-bayesian learning paradigm SN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9): 296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天津 300401
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 100012
3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目前我国LAMOST光谱巡天已发布超过760万条的天体光谱, 对其中大量的低信噪比光谱的处理一直是业内公认的难题。 针对天体光谱中重复观测的光谱, 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内容为: 对每一组重复观测光谱, 选择其红移值的差距在一定范围内的组别, 然后使用一种基于信噪比加权的最优叠加方法来提高光谱的信噪比。 通过对LAMOST DR4中所有重复观测光谱进行处理, 证明该方法对于提高低信噪比重复观测光谱的信噪比十分有效。 使7 571组恒星光谱的信噪比达到参数测量的标准, 3 357组类星体和星系光谱的信噪比得到提高, 平均提高率为56.38%; 并且获得了43 021个双星候选体。
重复观测光谱 低信噪比 CCD噪声源 双星候选体 Repetitive observation spectrum Low SNR CCD noise sources Candidate for binary sta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7): 231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