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楠 1,2,3高玉峰 3郑炜 3李慧 3,**林展翼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3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衰老是引起主动脉硬化进而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对主动脉增龄性改变进行定量评估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线索。采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结合三维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分析算法,对不同周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内外表面的胶原纤维进行了定量评估;提取出多种可量化表征主动脉增龄性改变的特征参数,从胶原纤维微结构角度揭示了主动脉增龄性变化规律。上述方法及提取出的特征参数有望为评估血管老化程度提供有力工具和重要参考指标,并进一步应用于与老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医用光学 二次谐波成像 三维灰度共生矩阵 主动脉 增龄性改变 胶原纤维 
中国激光
2023, 50(15): 15071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3 西南大学桑蚕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4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采用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钠(OCMC)作为交联剂, 对胶原溶液进行改性并采用二维红外技术分析OCMC与胶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胶原热稳定性的影响。 一维红外图谱显示OCMC交联改性对胶原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即酰胺Ⅰ, Ⅱ和Ⅲ带的峰位与强度无明显影响; 改性前后胶原的酰胺Ⅲ带与1 455 cm-1处吸光度的比值A/A1 455均接近于1.000, 以上结果显示交联键的引入不会破坏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 但无法获知胶原与OCMC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胶原结构的变化。 以OCMC用量为外扰条件建立二维红外相关图谱, 进一步分析两者间相互作用。 结合胶原结构与OCMC中基团的响应强度及顺序可知: OCMC首先通过羧基与胶原中精氨酸的胍基或赖氨酸的氨基发生静电作用, 随后醛基与胶原氨基之间发生希夫碱反应; 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以希夫碱反应为主。 由于静电作用与交联键的引入, 改性后胶原的热稳定性得到提升。 随着温度的升高, 纯胶原与改性胶原的特征吸收峰均发生红移且A/A1 455值不断降低, 说明两者在升温过程中其氢键不断减弱, 导致三股螺旋发生解旋, 但与纯胶原相比, 改性胶原特征吸收峰的红移程度与A/A1 455值降低幅度较小, 证实了改性后胶原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胶原与改性胶原在升温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 改性前后胶原二级结构的崩塌均表现为三股螺旋结构被破坏转变成无规卷曲结构; 然而在测试温度范围内, 三股螺旋结构对温度的敏感度及响应顺序发生明显变化: (1)对于纯胶原, 对温度最为敏感的结构是胶原的螺旋结构, 而改性胶原的无规卷曲结构是最为敏感的、 最不敏感的结构是胶原螺旋结构, 反映出改性后胶原的螺旋结构得到稳定; (2)改性后胶原螺旋结构对温度的响应发生滞后, 进一步证实胶原的稳定作用主要归功于三股螺旋结构的加固。
胶原 结构 热稳定性 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钠 二维红外光谱 Collagen Structure Thermal stability Oxidize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9): 2782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100083
古代食谱重建是目前国际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研究的深入, 传统基于骨骼提取出骨胶原蛋白进行分析的方法逐渐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在考察先民食物结构和营养等级等方面, 针对蛋白大分子获得的同位素信息, 无法排除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 因而常会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因此, 发展一种能进一步提高古代食谱研究准确率和分辨率的新方法, 是当前科技考古研究的迫切需求。 不同于大分子蛋白, 氨基酸能在更细微的层面提供有机体和生态环境中有机代谢过程中多方面的信息, 在生物考古领域内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以北非突尼斯迦太基凡达里奇墓地出土的人和动物样品为例(遗址年代约在公元5世纪中期至6世纪早期), 进行基于骨胶原和单分子氨基酸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工作。 对10个人和4具动物考古样品提取骨胶原, 并进一步进行酸水解、 衍生化等操作, 通过气相色谱(GC)与同位素质谱(IRMS)串联技术, 开展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 研究结果揭示了该遗址先民的食谱特征, 以C3类食物为主。 重点考察了该遗址先民饮食中的蛋白摄入情况, 结果表明该遗址先民饮食摄入有大量的动物蛋白, 且不同个体存在较大差异。 最后, 通过对骨胶原和氨基酸分析结果所得结论的比较, 证实基于单分子氨基酸的氮同位素分析对个体营养级位置的准确判断具有较大的优势。 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先民食物结构差异和人群分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研究证实基于单分子氨基酸的同位素分析, 将是显著提高古代食谱重建分辨率的有力手段, 呼吁未来在我国考古材料中开展大量相关研究。
古食谱 胶原 氨基酸 同位素 Plaeodeit Collagen Amino acids Stable isotope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2): 39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北京 100700
2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长春 130118
本试验通过二次谐波和偏振光影像技术检测烧烫伤小鼠瘢痕胶原纤维排列和密度的变化。在小鼠背部造烧烫伤深度模型, 模仿临床烧烫伤处理方法去除结痂, 6个月时通过二次谐波和液晶偏振光影像技术从活体皮肤水平面和离体组织矢状面检测烧烫伤小鼠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排列和密度的变化。二次谐波成像结果显示, 正常皮肤乳头层和网状层胶原纤维呈随机排列的网状结构, 排列一致性低, 胶原纤维排列稀疏, 面密度少, 而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排列一致性和面密度均明显增加。液晶偏振光影像技术结果表明, 与正常皮肤比较, 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方位角变异程度明显降低, 相位差值增加。本试验通过二次谐波和偏振光影像技术发现, 瘢痕和瘢痕周围乳头层以及网状层胶原纤维的排列和密度均发生了改变, 而且二次谐波与液晶偏振光影像技术检测的结果趋势相同, 这为将来仅通过二次谐波成像技术无创鉴别瘢痕组织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在人体上诊断瘢痕和评估瘢痕治疗效果提供了方法。
二次谐波成像技术 偏振光影像技术 烧烫伤 瘢痕 胶原纤维 second harmonic imaging polarized light imaging burn scar collagen fibers 
激光生物学报
2020, 29(5): 4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 浙江省医学信息与生物三维打印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8
构建合适的肿瘤细胞侵袭模型、开发肿瘤细胞侵袭的定量监测方法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热点。构建了厚度超过1 mm的三维肿瘤体外侵袭模型,利用搭建的超宽带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检测了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动态,从细胞迁移距离变化和基质材料分解两方面来表征肿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过程;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散射界面的峰值变化来定量检测肿瘤细胞的迁移距离,结合三维图像量化基质材料的表面曲度、厚度、整体体积变化来表征肿瘤细胞侵袭过程的基质材料分解与变形信息。结果表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检测到的肿瘤细胞侵袭引起的细胞团簇位置变化、基质材料形态改变与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激光共聚焦结果相匹配,验证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检测肿瘤细胞侵袭的可行性;通过设计不同营养梯度、不同pH微环境下的三维肿瘤模型,利用搭建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准确地量化了不同时间、不同体外微环境下肿瘤细胞的迁移距离、基质材料表面曲度、厚度和整体体积变化。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激光共聚焦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连续监测肿瘤细胞的侵袭过程,更全面地反映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理。
医用光学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细胞侵袭 细胞三维成像 胶原外基质 
中国激光
2019, 46(9): 0907003
李从虎 1,2,3,*吴彦 1,2,3马兴红 1方一帆 1[ ... ]田荟琳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2 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安庆 246133
3 水生生物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安徽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 安庆 246133
4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皮革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3
对胶原分子聚集行为的研究, 不仅能改善其理化特性, 同时也为其在食品、 组织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胶原分子中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的内源荧光特性, 采用常规波长、 同步荧光和二维(2D)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和温度下胶原分子的聚集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1)在激发波长275 nm条件下, 胶原分子仅在发射波长303 nm处出现了归属于Tyr的特征峰; 选取波长差(Δλ)为15 nm的同步荧光扫描胶原分子, 发现其在261和282 nm处出现了分别归属于Phe和Tyr的特征峰。 (2)特征峰的荧光强度与胶原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明了基于常规波长和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对胶原定量分析的可行性。 (3)随着胶原浓度的增加, Tyr和Phe的含量逐渐增大, 且胶原分子间距逐渐降低并聚集成纤维束, 使得Tyr和Phe相互靠近并参与形成大量的氢键, 从而导致荧光强度不断增大。 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 荧光基团与溶剂碰撞的猝灭机会增大, 且胶原分子中Tyr和Phe的荧光量子产率逐渐降低, 同时胶原分子动能增大, 其聚集体逐渐松散, 其三股螺旋结构逐渐坍塌, Tyr和Phe参与形成的氢键被破坏, 从而导致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 (4)275 nm常规波长的2D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胶原分子在297, 303和310 nm处出现了相关峰, 其中303 nm归属于Tyr, 297 nm归属于胶原分子聚集过程中参与氢键形成的Tyr; 310 nm可能归属于Tyr的激发态, 其不断的蓝移形成稳定的基团, 以便参与氢键的形成, 从而促进了胶原分子的聚集。 以浓度为外扰的基团响应顺序为303 nm>297 nm>310 nm; 以温度为外扰的基团响应顺序为297 nm>310 nm>303 nm。 (5)2D同步荧光光谱分析表明, 随着胶原浓度和温度的升高, Phe均比Tyr优先响应。 综上, 采用常规波长、 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均能较好的研究胶原分子在不同浓度和温度下的聚集行为, 且为胶原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但同步荧光光谱技术可将量子产率较低的Phe显现出来, 体现了其具有窄化谱带和提升分辨率的优点。 此外, 结合2D荧光分析技术, 可进一步研究胶原分子基团的响应顺序。
胶原 荧光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聚集 Collagen Fluorescence Phenylalanine Tyrosine Aggregat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7): 2023
马淑骅 1,2孙娅楠 1,2杨伟峰 1,2孙桂荣 3[ ... ]王毅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北京 100700
2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700
3 天津伊瑞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99
4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新制药厂, 天津 300380
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源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ollagen,r-hc)对小鼠皮肤激光损伤的修复作用, 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应用458~514 nm激光照射小鼠背部皮肤制作皮肤损伤模型, 将r-hc外涂于创伤皮肤, 剂量为 8 mg/mL(生理盐水配制), 每天涂抹1次, 连续给药14 d。分别于给药后1、4、7、14 d用双光子显微镜收集二次谐波(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信号检测伤口真皮中的胶原纤维, 并进行常规 HE 染色, 观察伤口局部的病理学改变。体外试验检测r-hc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计算细胞存活率。在小鼠模型上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r-hc可明显加速伤口的愈合,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SHG显示 r-hc能够促进创伤局部胶原的产生; 体外试验也显示它有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能力。由此可见, r-hc(8 mg/mL)对小鼠激光损伤皮肤有修复作用, 可能是通过促进表皮角质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促进胶原的沉积而发挥修复作用的。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激光损伤 创伤愈合 二次谐波 recombinant human collagen laser irradiation damage wound healing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激光生物学报
2018, 27(5): 399
张金伟 1,2,*曹念 1,2陈武勇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2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胶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结构是其不同于其他蛋白质的特殊结构, 也是其具有特殊功能的基础, 然而, 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易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被破坏。 目前微波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胶原蛋白的提取和改性过程, 但是关于微波辐照对胶原蛋白结构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首先从牛跟腱中提取胶原蛋白, 然后采用05 mg·mL-1的胶原蛋白溶液在30 ℃下以微波辐照保温为实验样, 水浴加热和未经加热处理为对比样, 最后采用紫外-可见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以及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 对不同加热方法中胶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结构和超分子结构进行表征, 研究了微波辐照对胶原蛋白结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低于胶原变性温度的条件下, 无论是微波辐照还是水浴加热都不会破坏胶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结构, 也不会使胶原蛋白变性。 但是, 与水浴加热相比, 微波辐照会对胶原蛋白的聚集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微波辐照对胶原蛋白的作用既有与常规加热相同的热效应, 又有常规加热过程中不存在的非热效应, 非热效应表现为抑制胶原蛋白的聚集行为。 研究结果可为微波场中胶原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胶原蛋白 微波辐照 三股螺旋 变性 聚集 Collagen Microwave irradiation Triple helix structure Denaturizing Aggreg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5): 135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北京100700
2 天津伊瑞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399
3 北京急救中心, 北京 100031
目的: 用二次谐波成像结合双光子荧光成像的方法观察人源胶原蛋白透皮吸收的情况。方法: 将荧光标记的人源胶原蛋白(1 mg/mL)涂抹于小鼠表皮层经皮肤吸收1 h后用背向二次谐波观察皮肤内胶原纤维作为真皮层定位标志, 用双光子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源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深度, 吸收方式。结果: 二次谐波成像结合双光子荧光成像表明人源胶原蛋白透皮吸收1 h后可观察到荧光信号沿着毛囊聚集, 并有部分荧光分子由毛囊扩散至真皮层。结论: 二次谐波可以更快速, 更灵敏地检测皮肤中的胶原纤维, 以此作为检测物质透皮吸收深度的定位标志, 具有不受荧光信号干扰的优点。人源胶原蛋白可以沿着毛囊进入真皮层, 并从毛囊中扩散至胶原纤维层从而补充皮肤中的胶原纤维。
二次谐波 荧光成像 皮肤 胶原 透皮吸收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fluorescence imaging skin re-combinant human collagen transdermal absorption 
激光生物学报
2017, 26(1): 24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江苏 南京 210016
福尔马林溶液对于固化关节软骨组织、 防止在长时间测量过程中组织的分解退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对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后软骨组织的结构变化(固化)过程及其胶原纤维各向异性的改变却鲜有研究。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成像技术与偏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关节软骨内胶原纤维(蛋白)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Amide Ⅰ, Amide Ⅱ带)的吸光度随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时间及偏光角度的变化来研究福尔马林溶液对软骨组织结构即胶原纤维各向异性的影响, 并利用与各向异性方程拟合得到的决定系数(R2)对胶原蛋白纤维各向异性程度进行表征。 研究发现, 关节软骨Amide Ⅰ和Amide Ⅱ带的各向异性随着福尔马林浸泡时间的增长而愈加明显(Amide Ⅰ带变化尤为明显), 说明福尔马林溶液中甲醛分子诱发了胶原蛋白分子新的交联, 最终获得较好的固化效果, 有利于关节软骨的各向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为今后关节软骨样本的制备、 储存及各向异性研究提供参考。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成像 关节软骨 胶原纤维 偏振光 各向异性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ic imaging Articular cartilage Collagen fiber Polarized light Anisotr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7): 207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