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微波加热不均匀性一直以来都是从事微波加热控制方向研究人员心目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微波加热装置的物理结构建立了炉内各层表面的温度静态差分模型结合实验以求得微波加热的实际功率。再基于传热学的有限差分法建立三维空间中的温度分布模型,利用MATLAB以及COMSOL仿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假定微波均匀加热求得被加热介质的平衡温度与不均匀加热时的温度进行比对以找出微波加热过程中介质的部分温升平衡点,最后互相比对找出最优点为控制对象进行专家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微波加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精确地测量出被加热介质任何时刻的平衡温度,使得微波加热在工业生产上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微波加热 静态差分 有限差分 COMSOL仿真 温升平衡点 microwave heating static difference mode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OMSOL simulation equilibrium point of temperature ris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4, 36(1): 013014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针对现有10 kW高功率工业微波炉,采用继电器作为控制执行器,在使用传统控制方法加热时,温度存在较大超调和明显振荡,系统温度稳定性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PID(BPNNPID)控制引入到该装置微波加热温度控制中,并以自来水为加热对象进行仿真对比与实验验证。首先,利用现有输入输出实验数据,建立工业微波炉温度控制模型;其次,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高功率工业微波炉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对比实验;最后,实验验证BPNNPID控制方法在加热5 kg自来水时工业微波炉的温度控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较常规PID、模糊PID控制,该方法在微波加热过程中对媒质温度控制超调更小且未发生明显温度振荡,有效改善了高功率工业微波炉工作时的系统温度稳定性,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
高功率 微波加热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PID 温度控制 high power microwave heating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PID temperature control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4, 36(1): 013010
叶蕾 1,2王顺 2姚中辉 2蒋成 2[ ... ]张子旸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
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23
Ge2Sb1.5Bi0.5Te5薄膜具有宽光谱吸收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在金镜上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40 nm厚的Ge2Sb1.5Bi0.5Te5薄膜,将其在150 ℃下退火20 min,退火后Ge2Sb1.5Bi0.5Te5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测试发现晶态Ge2Sb1.5Bi0.5Te5可饱和吸收体的调制深度提高到了原来的1.4倍,基于晶态Ge2Sb1.5Bi0.5Te5可饱和吸收体实现了脉冲宽度为1.52 ps、信噪比为47 dB的光纤锁模激光器。制备了40、60、80 nm的Ge2Sb1.5Bi0.5Te5薄膜,分析表明,随着Ge2Sb1.5Bi0.5Te5薄膜厚度的增加,光吸收率明显增加,这说明Ge2Sb1.5Bi0.5Te5薄膜的光学性质具有可控性,Ge2Sb1.5Bi0.5Te5材料在超快激光器中有应用潜力。
Ge2Sb1.5Bi0.5Te5 可饱和吸收体 锁模 掺铒 光纤激光器 退火 Ge2Sb1.5Bi0.5Te5 Saturable absorber Mode-locked Erbium-doped Fiber lasers Anneal 
光子学报
2022, 51(4): 0414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 理学院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30022
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苏州1513
为优化1 310 nm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输出性能,提高器件输出功率,针对J型波导结构的1 310 nm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波导结构参数及器件散热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导刻蚀深度、弯曲角度和绝缘层厚度是影响器件实现高功率输出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结果对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构及工艺进行优化,制备出脊宽5 μm、弯曲角度8°、刻蚀深度1.7 μm、绝缘层厚300 nm的J型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该器件在室温及500 mA连续注入电流条件下,直波导长度1.5 mm时实现10 nm宽的输出光谱,输出功率达到42.2 mW。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J型波导 波导损耗 模拟分析 输出性能 Superluminescent diode J-type waveguide Waveguide loss Simulation analysis Output performance 
光子学报
2021, 50(6): 179
姚中辉 1,2陈红梅 2,3,4王拓 2,5蒋成 1,2张子旸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26
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江苏 苏州 215123
3 青岛翼晨镭硕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4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江西 南昌 330200
5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2

1.3 μm InAs/GaAs量子点(QD)激光器基于自身优异的光电特性,有望成为下一代光通信系统所急需的高性能、低成本光源。理论分析了提高量子点材料增益的几种方法,然后利用分子束外延(MBE)分别生长非掺杂、p型调制掺杂的8层高质量的量子点激光器外延结构,并分别制备了量子点激光器。另外,为了抑制量子点激发态与基态的激射竞争,设计并优化了激光器腔面的镀膜工艺。最终实现了300 μm超短腔长基态激射的p型调制掺杂1.3 μm InAs/GaAs的量子点激光器,展示出了其在高速光通信系统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激光器 量子点 p型调制掺杂 分子束外延 腔面镀膜 
中国激光
2021, 48(16): 1601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