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太赫兹波谱与成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成像理论与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 100048
太赫兹(THz)是指频率在0.1~10 THz的电磁波, 其波长在30~3 000 μm范围内。 由于自然界许多小分子的振动、 转动等的频率均在太赫兹波段, 并且太赫兹的低电子能特性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对待测样品造成破坏, 所以太赫兹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无损检测、 生物医学等领域。 但是太赫兹在铁磁领域的相关报道还是较少的, 因此本研究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磁性材料: 磁流体的组成部分-载基液的太赫兹透射特性。 磁流体是一种兼具液体流动性和固体磁性的新型功能材料, 其打破了传统磁性材料的固体形态。 磁流体由Fe3O4纳米级颗粒以及载基液构成。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磁性液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磁光效应, 而且对于一定频率的太赫兹波具有高透射率; 另外, 在极低频电磁场作用下其可用于医学上的肿瘤治疗, 可作为靶向治疗的载药系统。 由于磁流体的组成部分-载基液成本较高, 因此在实验中运用了微流控技术。 微流控技术对检测样品的消耗少、 检测速度快, 并且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自行设计沟道, 因此是一种便捷的、 灵活性好的检测方式。 采用对太赫兹波具有高透过率的石英材料制成了夹心式的太赫兹微流控芯片。 首先将两块3 cm×3 cm×2 mm的石英玻璃作为基片和盖片, 再把强粘黏性双面胶剪刻成镂空样式, 形成2 cm×2 cm的方形区域, 然后把盖片和基片通过雕刻好的强粘黏性双面胶键合, 其沟道厚度为50 μm, 可以用于对少量液体的探测, 并且可以使载基液呈薄膜状。 之后将太赫兹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相结合,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系统研究了载基液的太赫兹透射特性, 通过对太赫兹时域光谱以及频域光谱的研究发现, 装有载基液的微流控芯片的信号强度高于空的微流控芯片, 这一发现为载基液的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太赫兹 磁流体 微流控芯片 载基液 Terahertz Magnetic fluid Microfluidic chip Carrier liquid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10): 3012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偏分复用技术是提高系统传输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搭建了被称为双偏振态差分相移键控(Dual-Pol. DPSK)码的新型偏分复用实验系统,它与具有相同的比特波特比的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调制方式相比,接收机要简单很多。与传统的偏振分解复用(POLMUX)技术相比,它无需偏振控制或偏振跟踪,只需一个解调器和一个平衡探测器以及电域的多电平判决就可以将两个偏振正交信号同时解调出来,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Dual-Pol. DPSK系统对噪声及偏振模色散(PMD)的容忍度,并且与单偏振态的差分相移键控(DPSK)及DQPSK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受符号间欧氏距离的限制,Dual-Pol. DPSK码对噪声非常敏感,在误码率为10-3时,它对信噪比(SNR)的要求比同速率的DQPSK系统高7 dB;由于频谱利用率高,相比于同速率的DPSK,Dual-Pol.DPSK对PMD的容忍度高5 ps,但与DQPSK相比,Dual-Pol. DPSK码抗PMD的能力要差一些。
光通信 偏分复用 差分相移键控 偏振模色散容忍度 
光学学报
2011, 31(3): 030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偏振控制器(PC)是光纤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器件,响应时间及稳定性是决定其性能好坏的主要因素。在理论分析电控PC内部结构和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PC控制电路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别给电控PC加一路电压和三路电压测试PC的控制性能,得到了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的偏振态(SOP)输出;给PC加不同幅度的电压,在一定电压范围内所加信号电压与响应时间成线性关系,由此可根据所加电压计算出PC的响应时间。结果表明,与用电脑控制相比,采用DSP控制电路,响应速度更快,占用空间小并且易于集成,更利于实用化。
光学器件 偏振控制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控制性能 响应时间 
光学学报
2009, 29(s2): 278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随着光纤通信系统速率的不断提高,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PMD)逐渐成为限制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系统的传输速率达到40和100 Gb/s时,缓解偏振模色散对信号的损伤成为必要。报道了以偏振度(DOP)作为反馈信号,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作为搜索跟踪算法的两阶段光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器,并将其分别应用于20 Gb/s 非归零差分四相移键控及载波抑制差分四相移键控系统。通过多次搜索和长时间跟踪验证了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器的性能。搜索成功率接近100%,搜索过程中平均动作次数在100次以内,最大耗时在30 ms以内;跟踪过程中,在快速扰偏的情况下,作为反馈信号的偏振度始终保持在1附近。成功实现了对造成差分群时延(DGD)最大可达89 ps快速变化的动态一阶和部分高阶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和实时跟踪,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光纤通信 差分四相移键控(DQPSK) 偏振模色散 自适应补偿 
光学学报
2009, 29(s2): 17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北京 100876
2 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光的8-DPSK调制格式是一种新型光调制格式。它具有较窄的频谱宽度, 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近似恒定的包络特性, 同时能够较好地抑制光纤的非线性效应。根据8-DPSK的基本原理, 仿真分析了8-DPSK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建立了8-DPSK的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将8-DPSK调制格式应用于偏振模色散补偿系统的性能。从理论和数值上分析了不同占空比下8-DPSK信号的偏振度(DOP)和偏振模色散(PMD)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占空比下, 信号的频谱结构不同, 因而DOP灵敏度不同。在PMD补偿系统中, 由于采用DOP作为反馈信号, 因此不同占空比的8-DPSK信号, 其补偿效果不同。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得出, CSRZ-8-DPSK信号由于其较窄的频谱宽度和载波抑制的特性, 是最具前景的调制格式。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补偿 偏振度 
光学学报
2009, 29(s1): 1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与光电子研究所, 北京 100876
2 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研制了一种偏振稳定系统, 可以使偏振态(SOP)保持稳定输出, 而且可以是任意需要的偏振态。实验中扰偏器以不同变化频率、各种相位幅度的信号变化, 稳定器对其进行偏振稳定实验, 对于相位幅度为 π/2的扰偏信号, 进行稳定的变化频率可达8 kHz。稳定耗时分析表明, 有71%的时间耗在偏振控制器的响应时间上, 而稳定算法及数据处理仅占总耗时的8%。
光通信 偏振态 偏振控制 
光学学报
2009, 29(4): 888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6
偏振模色散(PMD)的自适应补偿已经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实验中采用偏振度作为取样反馈信号,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作为反馈控制算法, 比较了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系统对于不同码型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 传输信号质量严重恶化的情况下, 补偿之后, 对于不同的传输码型, 接收信号的误码率都可以达到一般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10-9), 说明了PMD自适应补偿系统对于各种调制码型都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 还可以看出, NRZ码相对于其他码型有较高的功率代价, 而RZ50码型在补偿系统中的接收性能最佳。
光纤通信 PMD自适应补偿 调制码型 适应性 功率代价 
光学学报
2008, 28(s2): 2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