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高光谱分析能够高效的估算土壤有机碳含量, 连续小波变换(CWT), 在高光谱数据的噪声去除和有效信息提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但是经过连续小波变换后的光谱数据被分解为多个尺度, 单一分解尺度信息不能代表不同分解尺度信息, 如何充分利用多分解尺度的小波系数, 成为高光谱估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难题。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湖滨绿洲作为重要的水陆交错带, 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在维持和恢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 于2020年10月采集138份深度为0~20 cm表层土壤样本, 剔除3个异常值样品, 得到135个有效样品, 室外采集土壤样本光谱, 并通过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 将土壤样本的光谱反射率进行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处理, 以Gaussian4为小波基函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 将土壤高光谱数据转换为10个分解尺度的小波系数。 利用相关性分析法(CC)、 稳定自适应重加权采样(sCARS)、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 连续投影算法(SPA)、 遗传算法(GA)等5种特种波段筛选方法进一步降低噪音, 消除冗余信息, 逐尺度计算小波系数的均方根作为小波能量特征(EF), 将10个尺度的小波能量特征组成小波能量特征向量(EFV), 基于小波能量特征向量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BPNN)。 结果表明, 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提高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间的相关性, 1~3分解尺度相关性较差, 4~10分解尺度的相关性较好, 相关系数平均值提升43.66%, 相关系数最大值平均提升67.93%。 CC算法筛选的特征波段主要分布于在400~1 500 nm可见光及近红外短波; sCARS、 CARS算法筛选的特征波段集中于1 500~2 500 nm近红外长波; SPA算法筛选的特征波段集中于760~2 500 nm近红外波段; GA算法得到的特征波段基本均匀分布于400~2 500 nm。 高光谱小波能量特征向量EFV可以较好估算湖滨绿洲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6种模型的训练集与验证集R2平均值分别为0.73、 0.74, RMSE平均值分别为7.64、 7.28, RPD平均值为1.95。 模型精度表现为, CC-EFV-BPNN>sCARS-EFV-BPNN>Full-spectrum-EFV-BPNN>CARS-EFV-BPNN>GA-EFV-BPNN>SPA-EFV-BPNN。 连续小波变换结合特征变量筛选方法, 提取小波能量特征向量EFV, 有效降低光谱数据维度与高光谱小波能量特征向量模型复杂度, 对于快速估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土壤有机碳含量 小波能量特征向量 分解尺度 特征波段筛选 湖滨绿洲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velet energy feature vector Decomposition scale Characteristic band screening Lakeside Oa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2): 385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3 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4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肥力与土壤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与土壤生产力密切相关。 采用高光谱模型估算土壤有机碳含量成为了解土壤肥力的重要方法。 利用高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机器算法实现快速、 高精度的估算土壤有机碳含量, 对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根据实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高光谱反射率数据, 运用Savitzky Golay方法对光谱波段进行平滑去噪, 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 遗传算法(GA)对原始光谱及其5种不同数学变换光谱分别进行特征波段的筛选, 并基于随机森林(RF)方法构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 为进一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 将SPA算法与GA算法相结合, 寻找最佳特征参数, 以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波段的识别率和可信度。 结果表明: (1)在原始光谱中, 基于GA算法筛选SOC含量的高光谱响应波段主要集中在350~410、 827~928、 997~1 064、 1 201~1 234、 1 541~1 574、 1 667~1 710、 2 153~2 186和2 357~2 707 nm; 当RMSE为6.09时, SPA算法筛选了11个特征变量。 (2)基于GA算法筛选特征波段时, 原始光谱R、 标准正态变量(SNV)、 多元散射校正(MSC)、 一阶微分(FD)、 对数的倒数(RL)与连续统去除(CR)的维数分别降低到407、 697、 668、 667、 493、 784维, 占全光谱波段的18.93%~36.47%; 基于GA-SPA算法筛选后, 6种光谱变量的维度介于8~17维, RMSE介于4.53~6.30。 (3)在一阶微分光谱形式下, 基于GA-SPA算法挑选的12个特征变量所构建的RF模型预测效果最好, 模型的建模集R2c为0.78, RMSEc为5.48, 验证集R2p为0.82, RMSEp为4.50, RPD为2.18。 研究表明, 光谱一阶微分可以增强土壤的光谱信息, GA算法结合SPA算法寻找光谱特征变量, 既简化了估算模型的复杂度, 又提高了估算模型的精度, 基于遗传算法—连续投影算法的高光谱模型具有较高的估算能力。
土壤有机碳含量 连续投影 遗传算法 高光谱估算模型 湖滨绿洲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 Genetic algorithm Hyperspectral estimation model Lakeside oa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7): 223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3 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97
4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5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土壤有机碳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驱动和调节者, 特别是根际微域有机碳动态对土壤碳素循环和矿质营养元素释放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长期不同化肥和有机肥施用下大豆根际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以及有机碳结构的变化规律, 深入了解根际有机碳固持和稳定机制, 为完善农田生态系统碳固持和农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该研究依托黑土长期定位试验, 采用化学分析、 固态13C-核磁共振 (13C-NMR)等方法研究大豆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 活性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结构组分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与非根际土壤相比, 大豆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 长期施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根际土壤有机碳和低活性有机碳含量, 以常量有机肥加氮磷钾(MNPK)处理提升效果最好。 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表明, 与不施肥处理相比, MNPK处理明显增加根际土壤烷基碳、 烷氧基碳比例以及烷基碳/烷氧基碳比值, 降低芳香基碳和芳香碳/总碳比值, 在非根际土壤中尤其显著; 常量氮磷钾(NPK)处理增加芳香基碳比例和芳香碳/总碳比值, 在根际土壤中烷基碳比例和烷基碳/烷氧基碳比值增加, 烷氧基碳比例降低, 非根际土壤测试结果相反。 综上所述, MNPK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根际有机碳含量, 增加有机碳中烷基碳、 烷氧基碳比例以及烷基碳/烷氧基碳比值, 促进团聚体形成和增加土粒结构稳定性, 而NPK处理增加芳香基碳比例和芳香碳/总碳比值, 降低根际烷氧基碳比例, 团聚体稳定性降低, 同时证明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半定量分析能够准确地分析不同有机碳结构组分变化, 深刻认识根际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
有机碳 大豆根际 黑土 13C-核磁共振 Soil organic carbon Soybean rhizosphere Black soil 13C-NM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12): 388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 自然资源部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3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
4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5 Geographical and sustainability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lowa,lowa City,IA 52245,USA
可见近红外非成像光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估测, 然而该技术的使用受土壤粗糙度的影响, 对样本的前处理要求较高, 导致模型的实用性受限。 针对这一问题, 以美国爱荷华州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 使用成像及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土壤样本研磨前后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采用去包络线(CR)、 吸光度变换(AB)、 S-G平滑(SG)、 标准正态变换(SNV)、 多元散射校正(MSC)5种光谱预处理手段,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构建并对比土壤SOC光谱估算模型, 探究利用成像光谱数据估测高粗糙度样本SOC含量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成像光谱数据能够实现高粗糙度样本的SOC含量估算, 而使用非成像光谱数据则无法估算高粗糙度样本的SOC含量; 基于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高粗糙度SOC最优PLSR估算模型R2能够达到0.739以及最优SVR估算模型R2为0.712, 而基于非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高粗糙度SOC最优PLSR和SVR估算模型R2仅仅分别为0.344和0.311。 基于AB, SG, SNV和MSC这4种预处理手段之后的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土壤样本研磨前的PLSR模型性能优于样本研磨之后建立的PLSR模型, 而SVR模型性能正好相反。 而对于非成像光谱数据来说, 土壤样本研磨后建立PLSR和SVR模型精度总是强于样本研磨前建立的模型精度。 对于这两种光谱数据和两个估算模型而言, 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提高模型估算精度的能力不同。 土壤样本研磨前后, 基于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PLSR和SVR模型性能均优于非成像光谱数据所构建的模型。 成像光谱技术能够增强高粗糙度土壤样本可见近红外光谱与SOC的相关性, 从而提高模型估算精度; 能够克服土壤粗糙度的影响; 为野外大尺度估测SOC含量提供了新的手段。
成像光谱技术 土壤粗糙度 可见近红外光谱 光谱预处理 土壤有机碳 Imaging spectroscopy Soil roughness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spectra Spectra pre-processing Soil organic carb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9): 278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2 INRAE, Unité InfoSol, 45075 Orléans, France
3 UMR SAS, INRAE, Agrocampus Ouest, 35042 Rennes, France
4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58
土壤是陆地碳循环的中枢, 充分发挥土壤固碳潜力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土壤有机碳 (SOC) 的高度分异性同时体现在空间和垂直分布上, 但是许多前期研究往往只考虑了空间分异, 而忽略了垂直分异。 尤其在青藏高原这种高寒山区, 土壤样品采集难度较大且费用昂贵。 可见近红外 (Vis-NIR) 光谱作为传统土壤实验室化学分析的辅助手段, 能够较为快速和精准地估测SOC含量。 但是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会掩盖或改变SOC的Vis-NIR光谱吸收特征进而削弱模型预测精度。 外部参数正交化 (EPO) 和分段直接标准化 (PDS) 算法可以有效校正水分对光谱的影响, 但其在野外新鲜土柱上的表现还不得而知。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水分影响校正算法对野外剖面土壤光谱的校正能力, 对采自中国青藏高原海拔2 900~4 500 m色季拉山的共26个1 m深土柱。 沿深度以5 cm×5 cm为测量单元, 从各单元中心采集共计386个野外原状湿样Vis-NIR光谱, 并在实验室内测得相应386个研磨干样的Vis-NIR光谱以及SOC含量。 经EPO和PDS算法校正土壤水分对光谱的影响后, 通过随机森林建立土壤光谱和SOC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 并使用靴襻法评估不同校正处理下预测模型的不确定。 土柱整体及垂直分布的精度结果表明, 经PDS法转换的农田和草地土柱湿样光谱均表现出良好的水分校正效果, 而EPO法仅对农田土柱有效。 水分影响校正算法在不同土壤深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EPO和PDS对农田和草地表层样本的水分校正均效果明显。 两种校正方法的效果显示出地类和土层深度的依赖性。 本研究为利用Vis-NIR光谱技术在高寒山区野外快速准确估算土壤碳含量的垂直分异提供了必要参考。
土壤有机碳 外部参数正交化 分段直接标准化 随机森林 青藏高原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External parameter orthogonalisation (EPO) 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 (PDS) Random forest (RF) Qinghai-Tibet Plateau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4): 1234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44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碳氮含量及动态决定着土壤碳氮循环过程、 稳定性及肥力。 由于团聚体分级方法的差异, 不同研究所获得的团聚体粒径也不尽相同, 应用红外光谱对土壤团聚体性质进行建模预测时若对不同粒径团聚体分别建模需要大量样本且难以对所有组分同时进行合理预测。 该研究对不同粒径团聚体样本进行综合建模预测, 探寻一种高效可行的不同粒径团聚体性质的综合预测方法。 采集了内蒙古淡栗钙土土壤样本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用遗传算法对特征波长进行了选择,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R)、 支持向量机(SVM)、 人工神经网络(ANN)和随机森林(RF)等方法建立了不同粒径团聚体土壤有机碳(SOC)、 全氮(TN)和红外光谱吸光度之间的估测模型。 结果表明, 基于遗传算法筛选的特征光谱区间构建的土壤团聚体SOC和TN含量的ANN模型的预测能力均是最好的(RPD>2), 显著优于PLSR、 SVM及RF模型; 基于全谱数据的ANN模型对土壤团聚体SOC和TN的预测效果均低于基于GA选择的特征光谱区间的ANN模型, 说明基于GA的特征光谱区间选择不仅可以简化模型结构, 剔除无关的信息, 而且可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效果。 该研究将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FTIR数据混合建模, 通过遗传算法筛选特征光谱, 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进行预测, 且不会受团聚体粒径的影响, 主要由于在遗传算法选择特征光谱时已将某些反映土壤矿物、 粘粒等特征的波长区间包含在内, 而人工神经网络所建立的模型可能已包含了不同粒径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该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筛选特征波长区间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将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统一建模, 用于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估测。
淡栗钙土 有机碳 全氮 团聚体 红外光谱 Light chestnut soil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Soil aggregates FTIR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2): 3818
赵启东 1,2,**葛翔宇 1,2丁建丽 1,2,*王敬哲 1,2,3[ ... ]田美玲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3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50
采集新疆渭干河-库车河典型绿洲96个表层土样,测量其光谱反射率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采用分数阶微分技术(阶数的取值范围为0~2,步长为0.2)结合极限学习机、随机森林、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函数、弹性网络回归和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5种机器学习算法,并对SOC含量进行高精度估算。实验结果表明:分数阶微分的预处理效果优于整数阶微分;特定波段处相关性得到明显提高,最大相关性提高了0.220;作为集成学习的GBRT(验证集中决定系数为0.878,相对分析误差为3.142)在不同阶数下均优于其他模型,建议使用基于1.6阶光谱反射率的GBRT估测干旱区绿洲SOC含量。总之,基于可见光-近红外(VIS-NIR)结合分数阶微分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为提高估测干旱区绿洲SOC含量的模型精度提出新方案。
光谱学 土壤有机碳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机器学习 分数阶微分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 57(15): 15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 晋中 030801
2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部, 山西 朔州 036006
3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遥感反演已广泛应用于区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监测, 但是鲜有针对有机碳含量低、 下垫面不均一等土壤光谱特性不显著区域的研究。 黄土高原褐土带地形多样, 丘陵广布, 有机碳含量低。 采煤活动引起大面积土壤退化, 土壤光谱特性受到强烈干扰, 制约了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含量遥感反演精度。 以山西省褐土带典型采煤沉陷区为例, 借助地表反射率和室外实地采集的样本数据对褐土带煤矿开采沉陷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反演。 采用结合高空间、 时间分辨率辅助气象数据的6SV(second simulation of a satellite signalin the solar spectrum-vector)模型和FLAASH(fast line-of-sight atmospheric analysis of spectral hypercubes)模型对研究区Landsat8 OLI影像的大气校正方法进行对比实验, 分析其对褐土带采煤沉陷区土壤光谱曲线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识别敏感波段。 选择原始光谱反射率(R)和平方根(R)、 倒数的对数log(1/R)、 一阶微分(R′)等数学变换形式,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 BP神经网络(BP neural net)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土壤有机碳反演模型。 结果表明: 6SV模型大气校正的效果要优于FLAASH模型, 可以有效消除大气、 地形对于反射率的干扰, 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降低而近红外波段明显上升, 不同有机质含量等级土壤反射光谱特性分明; 640~670, 850~880, 1 570~1 600和2 110~2 290 nm波段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指示性强; 相较于多元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为0.765)、 BP神经网络(R2为0.767),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反演精度最高(R2为0.778); 结合高空间、 时间分辨率辅助气象数据的6SV大气校正模型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能显著提高褐土带采煤沉陷区土壤有机碳的反演精度。 在此基础上预测研究区2013年—201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 研究发现: 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中部高, 两侧低, 复垦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恢复。 研究结果可用于揭示黄土高原褐土带采煤沉陷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为改进区域土壤光谱分析、 土地复垦评价、 建立褐土带采煤沉陷区碳通量观测网络和土壤碳库估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对研究区域甚至全球范围褐土带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土壤有机碳 褐土带 采煤沉陷区 Soil organic carbon OLI OLI 6SV 6SV Cinnamon soi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3): 88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计算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 10009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土壤有机碳(SOC)对土壤肥力至关重要, 可见-近红外光谱能对其实现快速反演, 为区域监测和定量遥感提供基础。 针对包络去除(CR)仅提供反射光谱的单向吸收特征, 多元回归中预测信息缺失、 拟合结果未充分反映波段特征, 利用世界土壤数据库245份中国土样的可见-近红外光谱, 首次提出双包络去除(BCR)与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结合的反演方法BCR-OPLS, 同时纳入光谱反射率及上、 下边包络去除量, 讨论组分参考值偏态分布时幂函数或对数缩放在回归时的优化作用, 建立多种土壤的综合与分类估计模型, 并导出适用特定类型土壤的SOC指数。 结果表明, 对多种土壤有机碳含量反演, 相较PLSR模型(决定系数R2和估计根均方误差RMSEE分别为0.69和0.45%), BCR-OPLS模型的预测能力明显改善(R2和RMSEE分别为0.9和0.26%); 而对单一类型土壤的反演精度则进一步提升, 根据载荷趋势和变量重要性建立的SOC指数, 预测如黄色铁铝土的有机碳含量时(以400, 590和920 nm), 其反演结果R2达到0.94、 RMSEE达到0.21%。 双包络去除与OPLS相结合, 增强了光谱特征诊断的鲁棒性, 提高了不同类型土壤的综合与分类SOC全谱反演精度, 基于直观的图谱表达可构建简单的波段预测关系, 深化了物理经验吸收与统计多元回归之间的联系。
土壤有机碳 近红外光谱 包络去除法 偏度校正 Soil organic carbon 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a Continuum removal OPLS Orthogonal PLS Skewness correc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3): 941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反射光谱技术具有快速、 便捷等特点, 过去几十年中将其应用于土壤科学的研究呈指数增长, 且广泛用于土壤属性估算。 土壤全氮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肥力指标, 光谱估算全氮含量可以为实现精准农业提供重要支持。 但反射光谱估算土壤全氮含量是基于全氮与有机碳的相关性还是基于氮本身的吸收特征仍然存在争议。 本文以江苏滨海土壤为研究对象, 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构建全氮和有机碳在相同建模样本量、 不同全氮含量及变异程度情况下的估算模型, 通过分析模型精度变化规律及全氮与有机碳估算模型系数的相关性, 探讨土壤全氮反射光谱估算机理。 结果表明, 该地区土壤为1 000年来滨海滩涂经人为耕作发育形成, 全氮含量不高, 有机碳含量偏低。 全氮与有机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高达0.98。 土壤全氮含量估算精度随样本集全氮含量的平均值、 标准差增大出现先增加后略有减小的变化规律, 与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当全氮含量较低时(样本平均值小于0.27 g·kg-1), 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相关系数也较小, 实现反射光谱估算全氮是基于氮的吸收特征; 当全氮含量较高时(样本平均值大于0.29 g·kg-1), 全氮与有机碳相关性较强且有机碳模型精度高于全氮, 说明有机碳对光谱曲线的影响随其含量增加而增大, 并掩盖了氮的吸收特征, 实现反射光谱估算全氮是基于其与有机碳的相关性。 该研究揭示了土壤反射光谱估算全氮含量的机理, 从而为反射光谱快速估算土壤全氮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反射光谱 全氮 有机碳 偏最小二乘回归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Total nitrogen (T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0): 322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