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扩散光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相较于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超声成像等成像方式,扩散光学成像利用经组织吸收和散射的扩散光进行成像,可无创、无标记、宽场、定量测量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血氧、水分、脂质、黑色素等成分浓度和组织功能信息,在安全性、特异性和系统成本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本文介绍了扩散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和光传播模型,并总结扩散光学成像的相关方法和应用,包括脉搏血氧术、漫射光谱、扩散光学层析成像、荧光分子层析成像和空间频域成像,并对它们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扩散光学成像 组织光学 功能信息 生物医学光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4, 61(8): 0800001
武杰 1,2黄嘉玲 3王越 1李政昊 1,2[ ... ]吴一辉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3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MicroRNA(miRNA)是癌症等重大疾病检测过程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标志物。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由于逆转录限制主要存在扩增偏差大的问题,Northern印迹杂交存在灵敏度低的不足,下一代测序和单分子阵列技术兼有检测限低及灵敏度高的优势。然而,扩增偏差大或缺乏简化的工作流程不利于即时点对点医疗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单分子检测原理的miRNA检测方法。首先,依据泊松分布,利用三明治夹心结构形成复合物,链霉亲和素-poly-HRP与酪胺-Alexa Fluor 488分子通过催化沉积的方式生成并放大信号;然后,运用纤维蛋白水凝胶而非微流控芯片固定复合物;最后,进行单分子计数处理,通过样点寻址、样点筛选、图像重合及信息提取等4个步骤识别并统计阳性点个数,从而实现miRNA超灵敏定量检测。以人类miR-21为检测对象,检测下限是6 fmol/L。该方法在体外诊断检测miRNA方面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医学光学与生物技术 miR-21 纤维蛋白水凝胶 数字分析 光学检测 
光学学报
2023, 43(13): 1317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2 华侨大学工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激光散斑衬比血流成像(LSCI)是一种利用激光散斑强度的时空统计特性来实现活体组织血流监测的全场光学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介绍LSCI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对高信噪比LSCI、高分辨率LSCI、高精度LSCI、大成像深度LSCI和新型LSCI系统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综述了各向异性滤波、特征值分解和变换域滤波的高信噪比LSCI技术,并总结了以运动伪影校正、失焦模糊校正和非均匀光强校正为目标的高分辨率LSCI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以实现高精度LSCI为目标,从静态散射光校正、定量LSCI技术和新型散斑衬比成像算法等方面阐述了高精度LSCI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大成像深度LSCI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进展,介绍新型LSCI系统及其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LSCI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功能拓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医用光学 生物医学光学成像 激光散斑成像 血流成像 关键技术 应用进展 
中国激光
2023, 50(9): 0907106
张进勇 1,2谢宗能 1,2孔平 1,2,**李玥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2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18
散斑血流灌注成像是一种利用红细胞对激光的散射特性监测血流灌注信息的医学成像技术。同传统血流灌注监测方法相比,其具有实时显像、分辨率高、成本低、无需造影剂等优点,尤其在体表血流监测方面独具优势。简述了散斑血流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其技术进展及在眼底血流、脑血流、体表微循环监测及肿瘤血流灌注监测几个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其在监测鸡胚肿瘤血管新生方面的新应用。
散斑成像 医学光学诊断 血流成像 实时监测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22): 2200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省医用光学诊疗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26
人体皮肤组织的光学参数和生理参数对于众多疾病的检测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提取光学、生理参数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空间频域成像技术需要至少在两个波长下提取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在反演人体皮肤组织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时,皮肤中的黑色素会增加结果的不确定度。本课题组搭建了一套空间频域成像系统,在反演人体皮肤组织生理参数的算法中引入最小二乘法和最小误差准则,以解决不确定度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获得的梯度漫反射板的测量值与准确值线性相关,且获取的组织仿体的吸收系数与直接测量法获取的吸收系数的偏差在0.3%~9.6%之间,验证了该系统测量光学参数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黑色素含量的组织仿体进行测量后发现,系统的测量浓度与配制浓度之间显著相关。血液仿体实验和动脉闭塞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的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氧饱和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符合血液实验变化趋势和闭塞条件的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了空间频域成像算法提取生理参数的准确性。在体和离体实验结果均说明空间频域成像方法可以用于组织体中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为实现相关疾病的无创、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手段。
医学光学 空间频域成像 最小误差准则 参数提取 
中国激光
2022, 49(5): 0507210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 100871

在生物医学成像方法中,光声成像(PAI)由于激发和探测的物理信号不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这种“混合”成像模式打破了一直困扰组织光学高分辨成像的深度壁垒,为探索生命奥秘和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巨大潜力的平台技术。但PAI迄今并没有被普遍使用,一方面受限于其自身机制,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基于作者在PAI领域长时间的科研体验和思考,对该技术做了一些探讨,与一般的研究综述不同,并没有详细介绍一些较为重要的相关技术和应用成果,而是重点关注PAI的历史发展、内涵及其主要面临的挑战,以促进对该技术的理解从而加快其推广。

医用光学 生物医学光学 光声成像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6): 0617005
张伟 1余浩 1袁波 1王立强 1,2,*杨青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0027
2 之江实验室 超级感知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1100
临床上诊断消化道早期癌症主要依赖于电子内镜活检术,但是其诊断周期长。细胞内镜是一种具有超高放大倍率的内窥镜,配合术中染色可以直接在体内观察到病灶的细胞核等病理结构。为了使内窥镜医生能够在术中更准确地分析细胞核病理特征,基于已研制的高倍率细胞内镜系统在猪食管黏膜组织上开展了细胞核染色及分割方法研究。利用1%浓度的甲苯胺蓝水溶液对猪食管黏膜进行细胞核染色,并成功在细胞内镜显微成像模式下观察到染色的细胞核。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训练了细胞核分割模型,有效实现了染色细胞核的分割提取,分割准确度达到了99.23%,特异性达到了99.54%,敏感性达到了84.37%,Dice系数达到了0.813 8,为细胞内镜的AI辅助诊断算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生物医学光学 细胞内镜 细胞核分割 深度学习 biomedical optics endocytoscopy nuclear segmentation deep learning 
光学 精密工程
2021, 29(11): 2574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 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2 长春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3 南乔治亚大学物理系,乔治亚州 斯泰茨伯勒 30460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干涉原理,利用样品背散/反射光与参考光相干的非接触非侵入性的新型成像技术,可提供具有微米级分辨率的一维深度,二维截面层析和三维立体的实时扫描图像。OCT技术具有非接触、无损伤、图像分辨率高且操作简单、便携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和诊断领域,弥补了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穿透深度低和超声波成像分辨率低的不足。目前,OCT技术已作为诊断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标准,而且OCT技术结合内窥镜技术已成为临床上心血管及肠胃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肌肉骨骼疾病,乃至癌症早期诊断、手术指导及术后康复提供依据。为了拓宽OCT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医疗检测水平,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增加OCT系统在生物组织中的穿透深度、提高系统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优化系统综合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论述了OCT系统的原理、分类,以及其在不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生物医学光学 近红外光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biomedical optics infrared 
中国光学
2020, 13(5): 919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安徽 合肥 230027
报道了一种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立体定向导航的原位同轴投影技术。该技术可以自动完成图像与患者位置的配准,并将术前重建的手术靶点和规划入路实时原位地投射到手术部位,指导术者按照预定靶点和入路进行精准手术。同轴标定实验表明该系统在工作距离下的平均投影仪重投影误差为0.4 mm,具有较高的摄影-投影同轴度。立体定向投影精度实验表明该系统在不同投射角度下的靶点平均投影误差为1.2 mm,具有较高的立体定向导航精度。仿体实验表明该系统在不同的模拟手术条件下可达到0.3 mm到3.1 mm的平均投影误差,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跟其他立体定向导航系统相比,原位同轴投影技术摈弃了屏幕显示,可以避免术者视角在显示器和术野之间频繁切换带来的不便和操作误差,提升了手术效率,在脑肿瘤及脑血肿手术导航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医学光学 医疗仪器 原位同轴投影 脑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 
中国激光
2020, 47(2): 020703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12
2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广东 深圳 518055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是21世纪人类最需要重点解决的健康问题之一。因为降糖类药物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进行调整,所以血糖监测成为了糖尿病护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大量的葡萄糖传感器被开发出来,不同的检测方法相继得到发展。通过梳理整个血糖监测系统的发展过程,阐述各类葡萄糖传感器的技术方案和特点,针对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并对未来的机遇与将要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医学光学 糖尿病 血糖监测系统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检测 光学检测 
中国激光
2018, 45(2): 02070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