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超快激光研究室,天津 30007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增益分布对皮秒脉冲自相似放大的影响。构建了掺镱光纤内超短激光脉冲自相似放大的理论模型,以不同的泵浦方式、光纤长度和总增益系数实现不同的增益分布,探究了不同增益分布对增益光纤中皮秒脉冲的自相似放大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皮秒脉冲在不同的增益分布下存在最佳的自相似放大结果,可以得到近变换极限的百飞秒高质量脉冲输出。发现同一信号光脉冲在增益光纤中演化至自相似放大过程时,正向泵浦方式下的演化速度比反向泵浦快。对于不同的增益光纤长度和总增益系数,正向泵浦方式下的信号光自相似区域主要集中在低入射脉冲能量和长波长区域,反向泵浦方式下的信号光自相似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入射脉冲能量和短波长区域。
皮秒激光 自相似放大 光纤放大器 增益分布 picosecond laser self-similar amplification fiber amplifier gain distribu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4): 20190565
作者单位
摘要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7
基于解码转发中继方式,研究了2×2中继条件下混合射频/自由空间光(RF/FSO)航空通信系统的性能。建立了2×2中继混合RF/FSO通信系统模型,利用Meijer’s G函数推导出该系统信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及累积分布函数,并推导了该系统平均误码率(BER)和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仿真分析了大气湍流强度、孔径尺寸和调制方式对平均BER和中断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平均效应可有效改善混合RF/FSO航空通信系统的性能,2×2中继通信系统性能明显优于1×1中继通信系统。
光通信 混合射频/自由空间光 2×2中继; exponentiated Weibull分布 Nakagami-m衰落链路 平均误码率 中断概率 
光学学报
2019, 39(3): 0301003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超快激光研究室, 天津 30007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周期性光谱调制对飞秒脉冲自相似放大的影响。构建了叠加光谱调制的飞秒脉冲自相似放大的理论模型, 分析任意相移量、调制深度和调制周期等参量变化对自相似放大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任意相移量虽然会改变被调制后光谱具体形状, 但不会影响自相似放大的时域结果; 调制周期较大时, 子脉冲和主脉冲重叠, 对自相似放大过程和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调制周期较小时, 主脉冲独立放大, 基本不会被子脉冲影响, 这一结论在调制深度改变时依然成立。
光谱调制 自相似放大 光纤放大器 飞秒激光 spectral modulation self-similar amplification fiber amplifier femtosecond laser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9, 48(1): 0103005
作者单位
摘要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本文研究了指向误差、气动光学效应及Exponentiated Weibull 大气湍流联合效应对OFDM光链路通信性能的影响。其中OFDM链路采用PSK调制,应用Meijer G函数推导得到多载波条件下总平均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根据平均误码率闭合表达式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大气湍流强度、PSK调制阶数、抖动标准差和波束宽度对误码率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证明基于Exponentiated Weibull大气湍流模型,在不同湍流强度条件下误码率随着发射功率的增加改善近似。当抖动标准差小于0.7及调制阶数小于4时,增大发射功率对改善链路误码率效果明显。
误码率 Exponentiated Weibull 分布 指向误差 正交频分复用 Exponentiated Weibull distribution pointing err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SK PSK 
光电工程
2018, 45(2): 170540
赵勇兵 1,2,3,4,*张韵 1,2,3程哲 1,2,3黄宇亮 1,2,3,4[ ... ]李晋闽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 北京100083
2 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3 北京市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北京100083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介绍了一种具有高阈值电压和大栅压摆幅的常关型槽栅AlGaN/Ga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采用原子层淀积(ALD)方法实现Al2O3栅介质的沉积。槽栅常关型AlGaN/GaN MOS-HEMT的栅长(Lg)为2 μm, 栅宽(Wg)为0.9 mm(0.45 mm×2), 栅极和源极(Lgs)之间的距离为5 μm, 栅极和漏极(Lgd)之间的距离为10 μm。在栅压为-20 V时, 槽栅常关型AlGaN/GaN MOS-HEMT的栅漏电仅为0.65 nA。在栅压为+12 V时, 槽栅常关型AlGaN/GaN MOS-HEMT的栅漏电为225 nA。器件的栅压摆幅为-20~+12 V。在栅压Vgs=+10 V时, 槽栅常关型AlGaN/GaN MOS-HEMT电流和饱和电流密度分别达到了98 mA和108 mA/mm (Wg=0.9 mm), 特征导通电阻为4 mΩ·cm2。槽栅常关型AlGaN/GaN MOS-HEMT的阈值电压为+4.6 V, 开启与关断电流比达到了5×108。当Vds=7 V时, 器件的峰值跨导为42 mS/mm (Wg=0.9 mm, Vgs=+10 V)。在Vgs=0 V时, 栅漏间距为10 μm的槽栅常关型AlGaN/GaN MOS-HEMT的关断击穿电压为450 V, 关断泄露电流为0.025 mA/mm。
高阈值电压 大栅压摆幅 常关型 特征导通电阻 AlGaN/GaN AlGaN/GaN HEMT with Large Gate Swing 
发光学报
2016, 37(6): 720
赵勇兵 1,2,3,*张韵 1,2,3,4程哲 1,2,3黄宇亮 1,2,3,4[ ... ]李晋闽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 北京 100083
2 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3 北京市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北京 100083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采用原子层淀积(ALD)方法,制备了Al2O3 为栅介质的高性能AlGaN/GaN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OS-HEMT)。在栅压为-20 V时,MOS-HEMT的栅漏电比Schottky-gate HEMT的栅漏电低4个数量级以上。在栅压为+2 V时,Schottky-gate HEMT的栅漏电为191 μA;在栅压为+20 V时,MOS-HEMT的栅漏电仅为23.6 nA,比同样尺寸的Schottky-gate HEMT的栅漏电低将近7个数量级。AlGaN/GaN MOS-HEMT的栅压摆幅达到了±20 V。在栅压Vgs=0 V时, MOS-HEMT的饱和电流密度达到了646 mA/mm,相比Schottky-gate HEMT的饱和电流密度(277 mA/mm)提高了133%。栅漏间距为10 μm的AlGaN/GaN MOS-HEMT 器件在栅压为+3 V时的最大饱和输出电流达到680 mA/mm,特征导通电阻为1.47 mΩ·cm2。Schottky-gate HEMT的开启与关断电流比仅为105,MOS-HEMT的开启与关断电流比超过了109,超出了Schottky-gate HEMT器件4个数量级,原因是栅漏电的降低提高了MOS-HEMT的开启与关断电流比。在Vgs=-14 V时,栅漏间距为10 μm的AlGaN/GaN MOS-HEMT的关断击穿电压为640 V,关断泄露电流为27 μA/mm。
三氧化二铝 高击穿电压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AlGaN/GaN AlGaN/GaN Al2O3 high breakdown voltage MOS-HEMT 
发光学报
2016, 37(5): 578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93
研究了不同的快速退火(RTA)温度对Mg掺杂的InN材料的影响。根据马赛克微晶模型,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样品的对称面和非对称面做ω扫描,并且通过倒异空间图(RSM)扫描,拟合得到了刃位错与螺位错密度,并且根据在不同快速退火温度条件下位错密度的比较,同时结合迁移率的测量结果,发现快速退火温度采用400 ℃能有效地提高晶体的质量。原因在于快速退火能有效地激活Mg原子活性,降低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同时快速退火采用的氮气气氛能补偿部分起施主作用的氮空位,降低材料中载流子浓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缺陷。同时,(002)面的摇摆曲线半峰全宽(FWHM)也很好地验证了所得结果。
薄膜 快速退火 X射线衍射 氮化铟 掺杂 位错 
中国激光
2013, 40(1): 0106003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93
研究了宝石(γ-Al2O3)衬底上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系统生长的不同厚度的c面氮化镓(GaN)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发现不同厚度GaN薄膜的吸收截止边均在3.38 eV附近,在它们的光致发光(PL)光谱中也观察到了相同位置带边峰。利用透射谱和光致发光光谱中的干涉条纹估算了薄膜的厚度,一致地反映了它们产生的机制相似。正面照射下光致发光光谱中未能观察到明显的黄光带,却观察到了明显的蓝光带,并且随着厚度的增加蓝光带的峰位发生蓝移,发光强度增加,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厚度增加的同时杂质能级ON的不断引入和镓空位VGa结合而成VGa-ON复合体越来越多,由于ON成分的增多,VGa-ON复合体所在能级被渐渐拉低。对其中一个样品进行的光致发光反照的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薄膜 氮化镓 厚度 吸收谱 光致发光谱 
光学学报
2012, 32(s1): s13100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