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淄博 255000
2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南 250022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 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制备氮化硅陶瓷管材, 并研究了黏结剂含量对陶瓷管材生坯性能的影响, 烧结温度对氮化硅陶瓷相对密度、弯曲强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以及氮化硅陶瓷的高温强度性能。结果表明: 黏结剂含量为7%(质量分数)时, 可制得干燥收缩均匀、表面光滑、无微裂纹的陶瓷管材生坯; 烧结温度在1 740 ℃时, 氮化硅陶瓷的相对密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96%和(684±23) MPa, 其1 200 ℃时的弯曲强度达(380±21) MPa, 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性能。
陶瓷 氮化硅 挤出成型 弯曲强度 显微结构 烧结温度 ceramics silicon nitride extrusion flexural strength microstructure sintering temperature 
硅酸盐通报
2023, 42(5): 1852
王伟伟 1,2,3,*魏伟伟 1,2,3宋向岗 1,2,3程雅婷 4[ ... ]梁生旺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 广东 广州 510006
3 广东高校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6
4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330
建立苯丙酮尿症的FTIR/ATR光谱筛查模型,比较基线校正、平滑、求导、傅里叶退卷积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利用多模型共识偏最小二乘法(cPLS)建立干血片中苯丙氨酸浓度的校正模型,以相关系数(r)、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平均相对误差(MRE)和预测准确率(Acc)等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结果 一阶微分9点平滑处理方法效果最好.与原始光谱相比,模型的r,RMSEP,MRE和Acc分别从0.822 7,115.8,0.395和94.6改善到0.889 9,102.2,0.286和100.本方法直接快速、不消耗试剂、不产生污染,有望成为PKU大人群快速筛查的简便、绿色新技术。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苯丙酮尿症 光谱预处理 偏最小二乘法 多模型共识 FTIR/ATR Phenylketonuria Pretreatment Partial least squares Consensus model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5): 1218
作者单位
摘要
太原科技大学 应用科学学院, 太原 030024
基于非Kolmogorov谱模型,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维格纳分布函数的二阶矩定义,推导出部分相干厄米高斯(H-G)光束在非Kolmogonov大气湍流中传输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用以研究了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对部分相干H-G光束传输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相干H-G光束在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中传输时,传输距离、湍流外尺度、广义结构常量和空间相关长度越小,湍流内尺度和光束阶数越大,光束传输受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影响越小,光束质量越好。当广义指数取3.11时,部分相干H-G光束在传输过程中表现的光束质量最差。
光束传输因子 大气湍流 光束质量 部分相干厄米高斯光束 beam propagation factor atmospheric turbulence beam quality partially coherent Hermite-Ganssian beam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3): 031010
作者单位
摘要
太原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基于非Kolmogorov谱模型,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推导出了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在非Kolmogonov大气湍流中光谱的解析表达式,并用其研究了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对GSM光束光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SM光束在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中传输时有光谱移动(蓝移和红移)和光谱跃变发生。光谱跃变的发生与离轴距离r、广义指数参量[α]、广义结构常量[C2n]、湍流内尺度l0、湍流外尺度L0和传输距离z有关。随着广义指数参量[α]的增大、湍流内尺度l0的增大及广义结构常量[C2n]的减小,光谱跃变量[Δ]减小,光谱跃变临界位置zc增大。该研究工作可为自由空间光通信等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模型和计算依据。
大气光学 激光光学 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 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光谱变化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4, 51(1): 010102
作者单位
摘要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江苏 苏州215123
以氨基硅烷为偶联剂, 硅酸钠为硅源, 合成了一种以金为核, 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纳米粒子。 通过调节硅酸钠的量,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控制二氧化硅壳层厚度, 获得理想的表面增强效应。 通过研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强度和二氧化硅层厚度之间的关系优化基底的制备条件。 采用对巯基苯和联吡啶作为探针分子进行SERS实验,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得到SERS信号强度和浓度的对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此组装有Au@SiO2的ITO基底作为可循环利用基底可定量分析吸附物种的浓度。
Au@SiO2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基底 循环 定量分析 Au@SiO2 nanoparticles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ubstrate Reproducibility Quantitative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2): 39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