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1443
中红外-近红外频谱转换是实现诸多中红外波段应用的重要技术,转换效率和调谐范围通常由于泵浦-信号频率失谐量大而受限。提出一种新型As2Se3硫系光波导,通过色散调控对波导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光波导在2 μm波长附近具有正常群速度色散及负的四阶色散,达到泵浦-信号频率失谐量大的四波混频过程的相位匹配。研究了该波导的中红外-近红外频谱转换性能。结果表明,当泵浦光波长位于靠近零色散点的正常色散波长区时,可以实现宽范围可调谐的高效率频谱转换。通过调节泵浦光波长在(1955±30) nm范围内变化,实现了2.7~6.2 μm中红外光波的频谱转换及参量放大,可调谐范围达到3.5 μm。该波导有望应用于宽可调谐中红外激光产生及中红外信号的高灵敏度探测。
非线性光学器件 集成光学器件 群速度色散 四波混频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3): 032300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针对多组分金属离子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重叠严重、 难以分离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性和可信度偏最小二乘法(SCPLS)的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在SCPLS中, 引入指数衰减函数(EDF)以迭代的方式对波长变量进行选择。 在每次迭代中对蒙特卡罗采样所得到的数据集建模, 计算各波长变量的稳定性和可信度指标, 并通过EDF选择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信度的变量, 选择的变量作为新的变量集进入下一次变量选择迭代。 迭代全部完成后, 计算每一次迭代所选的变量集建模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 选择RMSECV最小的变量集作为波长变量选择的结果。 利用Zn(Ⅱ), Cu(Ⅱ) 和Co(Ⅱ)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数据集和Zn(Ⅱ)和Co(Ⅱ)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数据集对所提方法性能进行了验证, 并与全波段偏最小二乘、 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 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方法 (MC-UVE)、 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 (CARS)和稳定性竞争自适应加权算法(SCARS)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能降低波长选择的复杂度, 还能在保证波长选择过程稳定的情况下, 选出对模型重要的波长变量, 较之其他方法所提出的方法选取的变量建立的模型RMSECV最小, 对于Zn(Ⅱ), Cu(Ⅱ) 和Co(Ⅱ)数据集, 使用SCPLS方法得到的Zn(Ⅱ), Cu(Ⅱ)和Co(Ⅱ)的RMSECV值分别比全光谱PLS下降60.5%, 40.2%和31.8%, 与SCARS相比分别下降29.8%, 26.1%和0.8%, Zn(Ⅱ), Cu(Ⅱ)和Co(Ⅱ)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4%, 1.25%和0.74%, 其中Zn(Ⅱ)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67%, Cu(Ⅱ)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99%, Co(Ⅱ)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12%; 对于Zn(Ⅱ)和Co(Ⅱ)数据集, 使用SCPLS方法得到的Zn(Ⅱ)和Co(Ⅱ)的RMSECV值分别比全光谱PLS下降39.4%和24.9%, 与SCARS相比分别下降35.3%和13.3%, Zn(Ⅱ)和Co(Ⅱ)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3%, 1.10%, 其中Zn(Ⅱ)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45%, Co(Ⅱ)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57%, 有效提高光谱建模精度。
波长选择 稳定性 可信度 紫外-可见光谱 Wavelength selection Stability Credibility 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11): 3438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针对同时检测锌溶液中痕量Cu 2+、Co 2+浓度存在的灵敏度低、有效波段窄、光谱信号覆盖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优化分数阶微分预处理方法。首先根据光谱特点确定影响Cu 2+、Co 2+同时检测的覆盖度和失真度,并拟合微分阶次与指标的函数关系、约束条件,然后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后对多目标优化微分阶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重构完全被覆盖的低灵敏度、窄有效波段的离子波峰,解决光谱信号被完全覆盖的问题,并在最大程度降低求导滤波的失真度,降低Cu 2+、Co 2+的光谱覆盖率。
光谱学 锌液 紫外可见光谱 完全覆盖 分数阶微分 多目标优化 
光学学报
2019, 39(1): 0130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在分光光度法分析高浓度锌溶液中痕量钴离子浓度的过程中, 由于基体离子Zn(Ⅱ)与待测离子Co(Ⅱ)化学性质相近且基体离子浓度过高, 导致Co(Ⅱ)的光谱信号与Zn(Ⅱ)的光谱信号重叠, 大部分Co(Ⅱ)的光谱信号被Zn(Ⅱ)的光谱信号掩蔽, 在部分波长段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呈现很强的非线性, 混合溶液加和性不佳, 因此无法通过全波段信息实现痕量Co(Ⅱ)浓度的检测。 该研究提出了间隔相关系数-偏最小二乘法对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光谱进行波长点的筛选并建立吸光度-浓度模型。 首先设计实验获取锌钴混合溶液光谱图; 其后使用间隔分区的方法根据预测均方根误差这一指标挑选出Co(Ⅱ)的最优特征区间段, 以减少高浓度锌液的掩蔽作用并去除空白信息; 再在Co(Ⅱ)敏感区域使用相关系数法对吸光度矩阵进行波长点的精选, 所筛选出的点能最大程度保留Co(Ⅱ)灵敏度和线性度; 最后利用筛选出的波长建立PLS模型并计算出Co(Ⅱ)浓度。 将所提方法与全波段偏最小二乘, 分区偏最小二乘, 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偏最小二乘及竞争自适应加权偏最小二乘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所需波长数分别减少89.1%, 40%, 72.3%和81.7%, 模型精度分别提高64.6%, 33.3%, 38.7%和24.3%, 样本最大相对误差5.45%, 平均相对误差2.21%, 妥善的解决了高浓度锌液背景下痕量钴离子浓度检测问题。
分光光度法 高浓度锌液 痕量钴离子 间隔相关系数法 Spectrophotometry High concentrated zinc solution Trace cobalt Interv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12): 388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针对Zn(II)、Co(II)混合溶液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重叠严重、难以分离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区间联合-偏最小二乘的Zn(II)、Co(II)同时测量方法。针对混合溶液在400~800 nm波长段的吸收光谱, 利用特征区间联合法以分区的方式对Zn(II)、Co(II)的特征区间进行筛选, 并以留一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VRMSECV最小和决定系数R2最大挑选出Zn(II)、Co(II)的最优特征区间; 再联合这些最优子区间建立偏最小二乘(PLS)模型, 从而获得Zn(II)、Co(II)离子浓度。结果证明, 该方法不仅能降低波长筛选的复杂度, 还能保证波长筛选过程的稳定性, 从而将Zn(II)模型的VRMSECV及预测平均相对误差降低到0.0483和3.48%, Co(II)模型的VRMSECV及预测平均相对误差降低到0.0501和4.25%, 并将Zn(II)、Co(II)模型R2值提高到99.41%和99.22%; 同时, 还可以将光谱仪的Zn(II)、Co(II)扫描波段固定在所选的特征区段, 大幅提高光谱检测效率。
光谱学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特征区间联合 偏最小二乘法 波长筛选 
光学学报
2017, 37(6): 063000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