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2 山东建筑大学 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1
利用π-A等温曲线和二次谐波产生方法研究了稀土夹心双酞菁铽(TbPcPc*)分子在Langmuir膜及Langmuir Blodgett(LB)膜中分子的排列状态及其非线性光学特性, 并对非线性产生机制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TbPcPc*分子在亚相表面可形成稳定的Langmuir膜, 且以edge-on构型面对面倾斜排列。其X型LB膜具有较好的二次谐波信号, 二次谐波信号的最大值在基频光入射角为55°的地方。其二阶非线性极化率χ(2)和分子超极化率β分别为1.64×10-8 esu和6.21×10-30 esu。通过测量样品二次谐波信号的偏振特性, 并与理论分析相比较, 其二阶非线性起源于电四极子和电偶极子机制。
非线性光学 LB膜 二次谐波产生 酞菁铽 
光学学报
2009, 29(6): 171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徐州221008
文中采用经典偶极相互作用模型讨论了多层Z型LB膜中分子聚集体的类型,给出了分子偶极相互作用能的表达式;并对理论结果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理论结果和实验值符合较好。
聚集体 极相互作用 B膜 外可见吸收光谱 Aggregation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LB films UV-visible absorp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4, 21(2): 239
作者单位
摘要
聊城大学,物理系,山东,聊城,252059
介绍LB膜的研究历史、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影响成膜质量的因素,指出了LB膜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Langmuir-Blodgett膜 单分子膜 应用 LB films monolayer film applications 
应用光学
2004, 25(1): 5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聊城师范学院物理系,聊城,252059
2 复旦大学物理系三束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3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研究了四种萘酞菁化合物LB膜的制备和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并对它们的二阶非线性产生机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不对称萘酞菁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起源于电偶极子机制;对称萘酞菁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起源于磁偶极子耦合机制.二阶非线性最大的三叔丁基氰基萘酞菁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χ(2)为3.7×10-8 esu,约为三叔丁基萘酞菁的37倍.
萘酞菁 LB膜 二次谐波产生 物理机制 
光学学报
2002, 22(4): 393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200237
研究了含有全氟辛基的小分子液晶与聚合物液晶混合Langmuir膜的表面压-面积等温线,结果表明在混合膜中分子间相互作用依赖于聚合物液晶的结构,这些相互作用导致在LB膜中聚合物液晶固有层结构的消失并且影响小分子液晶的层结构.
小分子液晶 聚合物液晶 Langmuir膜 LB膜 混合膜 结构 low-molar-mass liquid crystal polymer liquid crystals Langmuir films LB films mixed films structure 
光电子技术
2002, 22(4): 211
作者单位
摘要
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南京 210018
本文从经典电磁理论出发,分析了有机环形光纤中二次谐波产生(SHG)的转换效率,着重讨论利用环形光纤中模式的色散特性实现相位匹配等问题.报道了采用LB膜方法,制成半花菁环形光纤,由高灵敏度光检测计测出在强泵光(1.06 μm,YAG激光)作用下该光纤中的二次谐波产生的实验结果.
有机环形光纤 二次谐波产生 LB膜 
光学学报
1994, 14(3): 24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 510631
2 浙江大学信息电子工程系, 杭州 310008
3 复旦大学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 上海 200433
首次报道了在纯紫膜LB膜中实现光学相位共轭输出的实验现象,并在理论上从简化的菌紫质分子光循环模出发,导出了共轭光强度与总入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用拟合方法求得这种紫膜LB膜的饱和吸收强度为0.49 W/cm2,bR分子处于中间体M(410)上的寿命为2.5 ms左右.
紫膜 菌紫质 LB膜 光学相位共轭 
光学学报
1993, 13(7): 64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 广州 510631
2 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电子研究所, 广州 510631
通过对新型的染料LB膜(花氰-花生酸复合LB膜)的吸收光谱的测试,说明了LB膜中染料分子H-聚体结构的存在,而在立体简并四波混频实验中观察到这种LB膜具有可逆的光学记录与擦除效应,实验表明,在其中建立一个稳定的光栅,所用的记录光脉冲强度为30 MW/cm2,需要的累积记录时间为80 ns(10个脉冲).最后在简化的三能级系统中,以分子处于各态的布居光栅模型说明了光致H-聚体,单体之间的转化是这种光学记录效应的主要原因.
LB膜 聚集体结构 光学存储 
光学学报
1993, 13(4): 299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 广州 510631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的光敏蛋白——细菌视紫红质LB膜,它的饱和吸收强度为0.42 W/cm2,饱和非线性折射率高达5×10-2 cm2/W,非线性响应的特征时间在ms量级,我们首次在这种材料中采用简并双光束相互作用方法观察其中感应的吸收体布居光栅所产生的高次衍射,并根据简化的bR分子光循环模型(bR(570)与M(410),导出了高次衍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求得这种材料的饱和吸收强度和非线性折射率等参量。
光敏蛋白 细菌视紫红质 LB膜 高次光学非线性 
中国激光
1993, 20(5): 37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 201800
本文制备了四新戊氧基酞菁锌(Tetra-neopentoxy phthalocyanine zine)(TNPPeZn)和四壬基酞菁铜(Tetra-nonyl phthalocyanine copper)(TNPeCu)两种酞菁衍生物的Langmuir-Blodgett(LB)薄膜.通过测量10~473K温度下的吸收光谱,研究了两种薄膜的分子聚集状态.TNPPeZn的LB薄膜中,存在着分子单体和分子二聚体,在吸收光谱中分别表现为680nm和620nm的吸收峰.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单体逐渐转变为分子二聚体,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TNPeCu的LB薄膜中,除了分子单体和分子二聚体以外,还有吸收为740nm的分子J聚集体存在.随着温度的变化,J聚集体发生可逆变化.
LB薄膜 吸收光谱 
光学学报
1992, 12(8): 72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