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 1温秋玲 1,2,*黄辉 1,2黄国钦 1,2[ ... ]吴贤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侨大学 制造工程研究院,厦门 361021
2 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
3 华侨大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厦门 361021
为探究飞秒激光烧蚀金刚石的烧蚀特征及机理,进行了飞秒激光加工CVD单晶金刚石实验及温度场仿真模拟研究。研究了飞秒激光能量密度、扫描速度、扫描次数对金刚石烧蚀区内纳米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金刚石被加工区域出现了沿着110晶向的微裂纹,在微槽边缘区域形成了周期为100~230 nm的纳米条纹,微槽中心区域形成了周期为460~640 nm的纳米条纹,且纳米条纹的形貌与激光加工参数密切相关。通过实验获得了金刚石的烧蚀阈值为3.20 J/cm2,且当激光能量密度为24.34 J/cm2时,金刚石的烧蚀速率为44.8 nm/pulse,材料去除率为4.34×10-10 g/pulse。拉曼检测发现,微槽底部的金刚石发生了石墨化,理论计算的石墨层厚度为11.1 nm。根据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拉曼峰的频移计算飞秒激光辐照后金刚石微槽内的残余应力,当激光能量密度增加至24.34 J/cm2时,残余拉应力增大至1 389 MPa。温度场仿真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加工金刚石的材料去除主要是以金刚石升华为主,且飞秒激光辐照能量大多集中在金刚石的表层,几乎不会通过热传导扩散到金刚石内部。
飞秒激光烧蚀 CVD单晶金刚石 纳米条纹 烧蚀速率 石墨化 残余应力 温度场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CVD single crystal diamond Nano-ripples Ablation rate Graphitization Residual stress Temperature field 
光子学报
2023, 52(12): 1214001
陈文彬 1冯吉军 1,*廖洋 2夏新成 1[ ... ]赵新洛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3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0
3 上海大学低维碳与器件物理研究所物理系,上海 200444
利用重复频率为1 kHz的钛蓝宝石飞秒激光烧蚀悬浮在甲醇中的单壁碳纳米管制备碳炔。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对样品溶液进行光谱表征,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确认有碳炔(CnH2n=6,8,10,12,14,16)生成,其中的主要产物是C8H2。对制备碳炔的最佳激光功率与最佳加工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当激光单脉冲能量为0.52 mJ、加工时间为1.5 h时,可以获得最高的碳炔产率。对碳炔的合成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解释。激光功率密度存在饱和阈值,该饱和阈值与C2自由基的碎裂程度有关,激光功率密度超过饱和阈值后会打破C2自由的“反向” 第四键,进而影响C2自由基合成碳炔。因此,随着激光单脉冲能量增大,碳炔的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本研究可为碳炔的大规模制备提供重要参考。
激光技术 碳炔 飞秒激光烧蚀 激光功率密度饱和阈值 单壁碳纳米管 
中国激光
2023, 50(20): 2002404
万泽洪 1邓鸿洋 1雷宇 2陶国裔 1[ ... ]周圣军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大学 工业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2
2 武汉大学 动力与机械学院,武汉 430072
3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珠海 519090
采用飞秒激光加工4H-SiC压力敏感膜片,研究了飞秒激光深度方向步进间距、扫描路径方向、单脉冲能量、扫描线间距等参数对4H-SiC烧蚀形貌和烧蚀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加工4H-SiC样品表面孔洞的形成主要与激光诱导微沟槽的重叠有关,激光能量分布更均匀能够有效减少4H-SiC被烧蚀表面的激光诱导微沟槽的数量,增大激光扫描路径与激光偏振方向的夹角能够有效降低激光诱导微沟槽的重叠概率,从而抑制孔洞的形成。采用优化后的飞秒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制备出直径为1 600 μm、厚度为100 μm的4H-SiC压力敏感膜片。所制备的4H-SiC压力敏感膜片表面无明显孔洞,边缘过烧蚀深度小于10 μm,实现了4H-SiC压力敏感膜片的低损伤飞秒激光加工。
微纳加工 压力敏感膜片 飞秒激光烧蚀 碳化硅 表面形貌 Micro-nano machining Pressure sensitive diaphragm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Silicon carbide Surface morphology 
光子学报
2023, 52(1): 0114004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1
提出了一种在玻璃表面制备嵌入式亚微米金属线的方法。首先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在玻璃表面烧蚀出亚微米线宽的凹槽,然后采用连续流化学镀工艺在样品表面沉积金属薄膜,再经过热处理和机械抛光,可实现玻璃表面嵌入式亚微米线宽金属结构的可控制备。将飞秒激光烧蚀的阈值效应与连续流化学镀相结合,可制备出最小线宽约为0.66 μm的金属银线。四探针法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亚微米金属银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电阻率约为体积银电阻率的1.2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烧蚀 石英玻璃 阈值效应 连续流化学镀 亚微米金属线 
中国激光
2020, 47(5): 050200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光场调控及应用中心, 山东省光学与光子器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 济南 250014
2 萨拉曼卡大学应用物理系激光微加工组, 西班牙 萨拉曼卡 37008
采用飞秒激光对氟化钙晶体表面进行加工。通过调控激光参数,采用静止聚焦和动态扫描两种方式在晶体表面加工出一系列微结构(烧蚀孔和烧蚀线)。分别对两种加工方式烧蚀后的氟化钙晶体表面微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参数依赖关系、材料表面烧蚀阈值等。计算结果表明:在静止聚焦情况下,累积因子为0.0033;在动态扫描情况下,当扫描方向与激光偏振方向垂直或平行时,累积因子分别为0.0043和0.0052。飞秒激光加工过程中的脉冲累积效应能够对晶体的烧蚀产生重要影响。
物理光学 飞秒激光烧蚀 微结构 累积效应 氟化钙晶体 
光学学报
2019, 39(1): 012601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天津 300071
2 弗吉尼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夏洛茨维尔 22904-4745, 美国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飞秒激光在氩气(Ar)环境中烧蚀金属铝(Al)靶时,需要考虑氩原子和铝原子的相互作用。组合连接短程和长程2种势能函数,得到了Ar-Al相互作用的势能函数,并利用该相互作用势给出了相应小体系和小尺度下飞秒激光烧蚀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该模型在Ar、Al原子距离较近时使用Ziegler-Biersack-Littmark(ZBL)势能函数,距离较远时使用Lennard-Jones(LJ)势能函数,中间距离则使用二次多项式函数。LJ势能函数的参数通过对Ar-Al结合能的拟合获得。将此Ar-Al相互作用势能函数用于氩气环境中飞秒激光烧蚀固体铝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皮秒量级时间延迟下的烧蚀动态图像和此过程中氩气温度、密度的演化规律。
超快光学 飞秒激光烧蚀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势能函数 结合能 
中国激光
2016, 43(8): 08020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华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2 南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结合双温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飞秒激光脉冲辐照B2结构镍钛合金时烧蚀阈值附近的靶材蚀除机制,数值模拟了中心波长为800 nm,脉宽为100 fs,能量密度为25~50 mJ/cm2的激光与90 nm厚B2结构镍钛合金薄膜相互作用过程。确定了脉宽为100 fs的脉冲激光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相互作用的烧蚀阈值,发现烧蚀阈值条件下,靶材的蚀除机制是单纯基于应力作用的机械破碎;烧蚀阈值附近,未蚀除靶材受热影响发生无序化相变的区域较小,且随激光能量密度的降低而减小。 提高激光功率密度,烧蚀同时呈现热机械蚀除和机械破碎机制。
飞秒激光烧蚀 B2结构镍钛合金 双温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型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B2 Ni-Ti alloy two-temperature model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9): 09102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通过双温方程对飞秒单脉冲与双脉冲照射金薄膜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得到了金靶的电子温度和晶格温度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在同样激光能量密度下,单脉冲与双脉冲使得金膜温度的变化表明双脉冲使得更多的激光能量渗透到靶材内部,这些能量可以使得烧蚀深度更深,有利于提高激光烧蚀靶材的效率。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熔化面深度逐渐增加,单脉冲与双脉冲熔化面深度的变化明显不同。在激光能量密度高于损伤阈值附近,单脉冲的烧蚀深度大于双脉冲的烧蚀深度,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增加,双脉冲的烧蚀深度将大于单脉冲的烧蚀深度。
光学 飞秒激光烧蚀 双脉冲 双温方程 温度变化 optics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on double-pulse two-temperature equation temperature evolutio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4, 26(9): 091017
作者单位
摘要
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006
为研究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 不锈钢的特性,采用掺Nd:KGW 的飞秒激光进行了0Cr18Ni9 不锈钢烧蚀实验。分析了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 不锈钢的表面形貌与烧蚀区域发生的相关效应。实验与分析表明0Cr18Ni9 不锈钢烧蚀阈值为0.45 J/cm2;随辐照脉冲数增加,烧蚀区域呈现光栅结构、微凸结构、乳突结构和凹陷结构、烧蚀孔形成的表面结构变化规律,并伴有热影响,且不锈钢烧蚀区表面发生氧化现象;烧蚀区形成的微观结构影响激光能量的进一步传输和沉积,烧蚀区出现局部深熔。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烧蚀 0Cr18Ni9 不锈钢 热影响 氧化现象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4, 51(7): 0714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2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运用结合双温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 数值模拟了脉宽为100 fs的超短脉冲激光烧蚀B2结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作用, 研究了较低能量密度下B2结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靶材的相变过程。结果表明, 超快激光与B2结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相互作用时, 压力波传播引起了热能的弛豫。脉宽为100 fs, 功率密度为20~35 mJ/cm2的激光与靶材作用时, 烧蚀产生的压力波在其传播过程中诱导靶材发生了相变, 并形成三明治结构。
分子动力学 相变 飞秒激光烧蚀 B2结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molecular dynamics phase change femto-second laser ablating B2 structure Ni-Ti shape memory alloy 
光电技术应用
2014, 29(2): 2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