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北京 100049
3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4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北京 100009
5 会理县文物管理所, 四川 会理 615100
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及其体现的地区间文化互动等信息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四川会理位于欧亚草原、 中原、 南亚和东南亚之间的“十字路口”, 且处在著名的“藏彝走廊”之上,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和多元文化交汇区, 当地出土的青铜器更是包含多种文化因素。 然而, 以往对该地青铜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器型及纹饰等所体现的文化互动上, 而对多元风格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和地区间文化互动的具体模式关注较少。 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会理文管所藏8件具有多元文化风格的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测定。 在此基础上, 搜集铜、 铅矿山和相关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并结合考古类型学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揭示不同地区和青铜文化之间的互动联系。 pXRF分析结果显示, 这批样品合金类型多样, 包括纯铜、 锡青铜、 铅锡青铜和锡铅青铜等。 MC-ICP-MS分析结果显示, 两面石寨山型铜鼓和盐源文化风格树形器应为利用滇中南地区的铅料生产的, 且前人对多面石寨山型铜鼓的研究结果显示其矿料均来自滇中南, 表明铜鼓这种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礼器的矿料来源及生产较为独特, 很可能为统治阶层所垄断; 而石寨山型铜钟则是利用会理当地铜料生产的“仿制品”。 以上结果表明, 会理与石寨山、 盐源等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存在着实物和精神等层面的复杂互动。 研究显示, 在运用pXRF、 MC-ICP-MS明确青铜器合金成分和矿料来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类型学分析可以为深入探讨地区间文化互动的具体模式提供很好的证据支持。
青铜器 多元风格 矿料来源 文化互动模式 Bronzes Multi-style Mineral material sources Culture interaction modes MC-ICP-MS MC-ICP-M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4): 1140
杜靖 1,*金涛 2胡凤丹 1张弛 1[ ... ]陈岳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 100029
2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广东 珠海 519000
“小白礁Ⅰ号”是一艘沉没于清代道光(1821—1850)年间的远洋木质商船, 其“中西合璧”的船体构造为社会所关注。 脱盐保护处理主要采用10 mmol·L-1 EDTA-2Na为水溶液, NaOH配置成中性后, 静水浸泡和去离子水循环相配合, 周期性更换脱盐溶液的方式进行。 选取浸泡脱盐中的“小白礁Ⅰ号”典型船体构件作为持续监测观察样本, 定期采集脱盐浸泡液样品, 通过连续为期一年的分析检测, 全面监控评估船体构件的脱盐情况。 利用分光测色计检测木材样品表面颜色变化; 扫描电镜-能谱(SEM-EDS)观察木材样品微观形貌及元素变化; 元素分析仪检测木材样品的硫元素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脱盐溶液的铁元素含量, 评估以硫铁化合物为主的难溶盐脱除效果; 离子色谱分析(IC)检测脱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含量, 评估可溶盐的脱除效果。 分光测色计测试结果表明, “小白礁Ⅰ号”船体构件整体的色差变化趋势较为稳定, 色差变化不明显。 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测试结果表明, 以球状颗粒形态存在的硫铁化合物明显减少, 难溶盐得到了有效的脱除。 元素分析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结果表明, 船体构件中硫含量降低到1 Wt%左右, 脱盐溶液内的铁元素含量整体偏低, 波动幅度不明显, 且呈缓慢的下降趋势, 后半段铁元素脱除率明显降低。 离子色谱分析(IC)结果表明脱盐溶液中$SO^{2-}_{4}$含量很低, 变化小。 K+, Mg2+和Ca2+已经基本检测不到。 Cl-和Na+含量相对较高, 是由脱盐试剂中含有这两种离子所致, 停止投放试剂改换纯水浸泡可有效降低含量。 Cl-和Na+含量虽然有所波动, 但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总脱盐量变化幅度较小, 大量可溶盐已被脱除。
小白礁Ⅰ号 脱盐 硫铁化合物 离子色谱 Xiaobaijiao Ⅰ Desalination Iron sulfides ICP-MS IC ICP-M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10): 329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北京 100191
2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北京 100013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安徽 合肥 230026
4 铂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31600
“南海Ⅰ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商船, 沉没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 发现于1987年, 经多次水下考古调查后, 于2007年严格按照水下考古规范, 成功地将其整体打捞出水, 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 船体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古沉船。 由于在海底埋藏达800年之久, 因此船体和及其所承载的木质文物, 在海水中盐份以及各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 发生了严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作用, 使得原有的木材成分大量降解流失, 木质纤维间的支撑力减少, 导致强度降低, 结构糟朽。 硫铁化合物是海洋出水木材的重要病害来源, 因此铁、 硫元素的含量、 分布以及赋存状态, 对海底出水有机质材料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由于制样和传统方法限制, 难以对出水木材中的铁和硫进行原位无损分析, 同时分析速度和测量成本亦是难以克服的困难。 微束X射线荧光技术, 特别是基于常规X光管的微聚焦技术, 为该问题提供了便捷、 快速、 可靠、 无损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 选择“南海Ⅰ号”出水船体为研究对象, 应用最新的多导毛细管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 并结合拉曼光谱分析, 对出水木材中的铁、 硫含量和分布进行了面扫描分析。 结果指出, 样品中的铁、 硫元素分布不均, 存在多种赋存形态, 揭示了元素分布特点和规律为研究水木材中硫、 铁的来源、 富集以及耦合关系等提供了线索。 研究表明, 微束XRF技术可有效分析不规则、 不均匀的饱水木材中不同部位铁、 硫丰度, 在二维尺度上揭示元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其相关性。 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海洋出水木材中的硫、 铁及其化合物的沉积和循环机制以及相关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持和有益借鉴。
南海Ⅰ号 面扫描 饱水古木材 “Nanhai No.1” shipwreck μ-XRF Mappin Waterlogged archaeological wood μ-XRF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9): 293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