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目的 改进活体微循环观测方法,建立更适合光动力学研究的微循环观察方法并加以验证.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模型,通过微循环血流流态、红细胞流柱宽度和血流流速三种指标评价该方法是否适合于光动力学-微循环效应的研究,并通过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学-微循环损伤效应予以验证.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激光组、单纯光敏剂HpD组、HpD-PDT组.每组Wistar大鼠10只.结果 实验观察120 min,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组血流流态正常,未见明显红细胞聚集、微血栓形成等改变,红细胞流柱宽度百分率未见明显下降(P>0.05),血流速度未见明显减慢(P>0.05).单纯激光组和单纯光敏剂组对微循环无明显影响,与观察的活体肠系膜微循环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单纯激光组P>0.05;单纯光敏剂组P>0.05).在观察光动力学效应的HpD-PDT组,可见明确的光动力学损失效应,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大鼠肠系膜-活体微循环观察技术,方法可行,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微循环正常的结构和循环动态,实现对微循环光动力学损伤效应的动态观察.
微循环 光动力学疗法 激光 模型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7, 16(4): 209
作者单位
摘要
1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市,100853
2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
3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4 北京长峰医院普通外科
目的 总结股部小切口微创修复瓣膜功能,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872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部小切口,对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选用81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进行血管内光凝术,对细小迂曲交通支或属支静脉行消痔灵局部注射.结果 术后当天患者既可下床,无淋巴漏、皮下血肿或下肢水肿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临床治愈95.18%,深静脉瓣膜外修复处除15例出现轻度返流外,余均无静脉返流,无闭塞静脉复发.结论 股部小切口微创修复瓣膜功能,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微创 激光光凝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6, 15(4): 210
作者单位
摘要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目的观察激光功率密度对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光动力效应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兔正常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为实验对象,HMME注射剂量为5 mg/kg,波长532 nm激光作为激发光源,眼底光斑能量密度为20 J/cm2,功率密度分别为100、200、300和400 mW/cm2,相匹配的照射时间分别为200、100、66和50 s,照光时机为注射药物结束后5 min之内.在PDT后第6小时和12小时,1、3和5天进行眼底观察、荧光眼底造影,并在眼底造影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时取照光部位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激光功率密度为100 mW/cm2,PDT后第5天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选择性闭塞;功率密度为200 mW/cm2时,PDT后第3天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选择性闭塞;功率密度为300 mW/cm2时,PDT后第1天出现视网膜的非选择性损伤,PDT后第3天视网膜恢复正常,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功率密度为400mW/cm2时,PDT后第6 h出现视网膜的非选择性损伤,PDT后第5天视网膜恢复正常,脉络膜毛细血管和大部分脉络膜大血管的闭塞.结论在激光能量密度相同时,其功率密度是影响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因素.即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生物学效应出现的时间提前,照射部位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大血管受累的可能性越大.
血卟啉单甲醚 光动力学疗法 脉络膜 视网膜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6, 15(2): 89
作者单位
摘要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目的观察不同照射时机,不同激光剂量血卟啉单甲醚(HMME)光动力学疗法(PDT)对家兔正常视网膜和脉络膜生物学效应.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耳缘静脉注射血卟啉单甲醚,波长532nm激光为激发光源,眼底光斑直径1 500~2000μm,功率密度200、300和400mW/cm2,能量密度16、30和40J/cm2,分别在注射光敏剂结束后10 s,5、10和15min行PDT操作,每组PDT方案10个光斑.在实验后第6、12 h,1、3和5 d进行荧光眼底造影观察,并在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或视网膜损伤时于照射部位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注射光敏剂距照光时间10 s、5、10和15 min,能量密度16、30和40 J/cm2的情况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出现选择性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10),100%(10/10),0%(0/10),0%(0/10);100%(10/10),100%(10/10),20%(2/10),0%(0/10);100%(10/10),100%(10/10),40%(4/10),0%(0/10).在用药至照光时间间隔10 s,能量密度16J/cm2,在PDT后第3天开始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能量密度提高到30 J/cm2,照射后第1天开始出现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能量密度提高到40 J/cm2,照射后第6 h出现视网膜非选择性损伤,照射后第5天视网膜结构恢复,清晰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闭塞.结论HMME-PDT可引起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闭塞,光动力效应出现时间和照射时机及照射光剂量有关.在HMME耳缘静脉内注射结束后5 min之内开始照光是最佳照射时机,并随着照射光剂量的增加,光动力效应出现时间提前.
血卟啉单甲醚 光动力学疗法 照射时机 能量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5, 14(6): 346
作者单位
摘要
1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2 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北京市,100853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后曲张大隐静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810 nm波长激光器,功率为12 W,暴光时间1 s,血管内光凝治疗曲张大隐静脉9例,光凝后3 h取血管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光凝后血管结构变化.以正常静脉和治疗前曲张静脉作为对照.结果正常静脉分3层,内膜为单层血管内皮细胞,中膜为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等,外膜为一疏松排列的结缔组织.曲张静脉组织学检查见内膜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疏松,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或萎缩,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光凝后管腔内可见大量血细胞,血小板扁平,伸出伪足,贴附于胶原表面;血管内皮细胞和靠近管腔部位的平滑肌细胞结构破坏,细胞浆外溢,和细胞外基质融合;靠近血管腔部位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断裂,部分脱落于管腔;靠近外膜部位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和外膜结构没有改变.结论激光光凝治疗曲张静脉的内膜和部分中膜结构破坏,大量血细胞聚集于管腔,促进血小板附着于血管壁.
激光 静脉曲张 组织病理学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5, 14(3): 17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市,100853
2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
3 北京市长峰医院外科
4 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外科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总结激光光凝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3例,其中单纯大隐静脉曲张278例,同时伴有轻度腘静脉返流5例.内踝部切口1 cm,显露大隐静脉,使用810 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利用5F导管将光纤(直径400 μm)送入大隐静脉内,行血管内激光光凝.激光功率12w,照射1 s,间隔1 s.结果术后当天既自由活动,术后8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肢体活动自如,无皮肤灼伤、皮下血肿和下肢水肿.随访6~22个月,平均14个月,超声检查大隐静脉均已闭塞,无复发或再通现象,局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明显减轻,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下肢酸胀感减轻或消失.结论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激光 静脉曲张 治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5, 14(2): 103
作者单位
摘要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倍频Nd:YAG激光对兔眼视网膜损伤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在临床上作为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光源的安全性.方法以新西兰兔10只20眼为实验对象,倍频Nd:YAG激光(532 nm)通过裂隙灯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照光功率密度为600、800、1 000、1 600和2 000 mW/cm2,照光时间为100 s和200 s,光斑直径为2 mm.在照后第1 h和24 h进行眼底照相与组织病理学观察,初步确定在该照射条件下,倍频Nd:YAG激光的兔视网膜损伤阈值范围.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眼底镜与眼底荧光造影显示视网膜最小损伤剂量为100J/cm2,光镜下出现损伤剂量为80 J/cm2;视网膜激光损伤在24 h内逐渐加重;能量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激光视网膜损伤程度与功率密度关系更为密切.结论532 nm激光作为临床上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源是安全可行的.
倍频Nd:YAG激光 视网膜 损伤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5, 14(2): 69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市,100853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目的利用腔内激光光凝技术探讨制作肝静脉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探讨本病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研究对象.方法 20条杂种犬,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自动控制X光机监视下,利用介入技术将光纤导丝分别放入肝左静脉和肝右静脉,实验组以功率为6 W的810 nm半导体激光光凝主干肝静脉,对照组不做光凝处理.饲养5个月后在全身麻醉下,观察门静脉的压力和肝脏的病理变化,与未行本项操作的家犬门静脉和肝脏组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均出现肝静脉闭塞或严重狭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淤血性肝硬化,而对照组正常.实验组和对照组门静脉压力分别为25.33±7.11cm H2O(1 cm H2O=98.07Pa)和10.64±3.70 cm H2O,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利用介入激光光凝技术可成功制作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家犬模型,为进一步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研究对象.
布加氏综合征 肝静脉 激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5, 14(1): 9
作者单位
摘要
1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中国,北京,100853
2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中国,北京,100853
目的:探讨532nm波段激光不同光剂量参数对眼底组织的损伤特点及损伤阈值.方法: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532nm连续激光照射眼底,眼底光斑直径1.5mm~2.5mm,功率密度从500mW/cm2~2400mW/cm2,照射时间100s~300s,每组参数10个光斑.在照射后1h和24h进行眼底观察和荧光眼底造影,计算三种照射时间情况下视网膜的损伤阈值.结果:在照射后第1h,功率密度为902mW/cm2,照射时间300s开始出现视网膜灰色改变,病灶范围接近照光面积,在24h后颜色微加重.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在功率密度达1479mW/cm2,照射时间300s,照射后1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在24h后出现脉络膜出血;而且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病灶范围扩大越明显,出血量越多.随着照光剂量的减少,当功率密度1003mW/cm2,照射时间200s时,在照光后1h眼底没有改变,24h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面积接近照光面积;光剂量降低到1002mW/cm2,照射时间100s时,在24h才出现视网膜灰白色改变,变化的视网膜范围小于照光面积.统计学计算在照射时间为300s、200s和100s,照光后1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911.15628mW/cm2,1167.64770mW/cm2,1513.89832mW/cm2,24h视网膜损伤阈值分别为827.09664mW/cm2,1003.73143mW/cm2,1154.17863mW/cm2.结论:在光线照射后24h之内,视网膜损伤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视网膜没有明显可见改变到视网膜出现灰白色可见损伤,变化范围从小于照光面积到接近照光面积,甚至超过照光面积,并出现脉络膜出血,出血面积随着照光剂量的增加而范围变大.相同能量密度的光剂量对视网膜损伤轻重取决于激光的功率密度.
532 nm波段连续激光 视网膜 脉络膜 阈值 nm consecutive laser retina choroid threshold 
激光生物学报
2005, 14(1): 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2 北京理工大光电工程系
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目的建立一种治疗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竹红菌乙素光动力学疗法实验系统.方法 1.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开创激光窗口,光纤连接激光器和裂隙灯显微镜,使激光和裂隙灯照明同光路到达眼底,作为照射系统; 2.通过四甲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光敏剂竹红菌乙素(HB)体外光敏性,和苯并卟啉衍生物单酸A环(BPD-MA)相比,初步判断其光敏性;3.以光敏剂HB为例,青紫蓝兔为实验对象,进行PDT治疗,通过眼底观察,荧光眼底造影、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照光部位的生物学效应,检测建立的实验系统的实用性,可靠性.结果照射系统输出稳定,由激光器发出的功率和裂隙灯显微镜的激光窗口末端的输出的功率的耦合率为60%.国产HB体外光敏性和BPD-MA 相似,HB-PDT仅对脉络膜毛细血管造成损伤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达到选择性治疗目的,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结论新建立的照射系统和光敏剂光敏性体外评价系统,以及体内观察生物学效应的方法,可作为初步判定光敏剂是否适合治疗视网膜或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方法.
治疗系统 光敏性 光动力学治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4, 13(4): 22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