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智 1,2,3张子昌 1周强 2邓光伟 2[ ... ]王浟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量子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6
2 电子科技大学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1731
3 长春理工大学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13
量子科技的发展多年来得到了光电技术的有力支撑,笔者团队由此进行了一系列光电量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为在光纤量子通信中实现单光子信号的按需产生,笔者设计了几种微纳柱型光腔-量子点单光子源;发展了频分复用技术,研制了高纯度、高全同的宣布式单光子源;利用GaN缺陷的单光子特性,制备了室温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笔者优化周期极化铌酸锂的级联波导结构设计,大幅提升了通信波段量子纠缠光源性能,使保真度高于97%,噪声特性提高10倍;设计和制备Si3N4微环腔纠缠源器件,实现了99%的干涉可见度,展示了芯片集成量子光源的技术可行性;应用所制备的纠缠光源,实现了数十千米光纤基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笔者发展了单光子探测器制造工程,研制了用于太阳光谱量子测量的低噪声高速雪崩单光子探测器和用于量子成像的128×32及以上规模的雪崩焦平面单光子探测器。笔者制备了光纤基量子存储器,实现了1 650个光子模式的有效存储;研究了光机械量子器件的原理机制,探索了纳米光机电系统用于量子精密测量的技术前景。希望以上综述为未来量子信息网络的发展提供研究参考和技术储备。
光电子学 量子器件 量子信息 单光子 量子纠缠 量子网络 optoelectronics quantum device quantum information single photon quantum entanglement quantum network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4, 53(1): 20230560
程碑彤 1代千 1谢修敏 1徐强 1[ ... ]宋海智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成都 610041
2 电子科技大学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成都 610054
单光子探测器能够探测极微弱光信号,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在民用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传统光电探测器件不断优化和改进的同时, 其它新型光电探测器件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且取得了重要技术成果。为深入了解单光子探测器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结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单光子探测器在研究现状、技术难点和最新技术突破等方面的关键信息, 分析了光电倍增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等传统单光子探测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之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同时还介绍了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和基于新型2维材料的雪崩光电二极管等几类具有良好光电性能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单光子探测器, 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探测器 单光子 光电倍增管 雪崩光电二极管 超导 2维材料 detectors single-photon photomultiplier tube avalanche photodiode superconducting 2-D materials 
激光技术
2022, 46(5): 601
谢修敏 1徐强 1陈剑 1周宏 2[ ... ]宋海智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成都 610041
2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9
3 电子科技大学 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成都 610054
基于锑化物Ⅱ类超晶格结构的中远红外探测器,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综述了锑化物Ⅱ类超晶格中远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机理、材料结构、器件性能和当前的应用情况, 介绍了其在中远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领域的研究现状。锑化物Ⅱ类超晶格探测器的部分性能指标已接近、甚至超过了碲镉汞探测器, 并在部分红外装备上得到了应用。而基于锑化物Ⅱ类超晶格的雪崩光电探测器件在中远红外弱光探测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与碲镉汞探测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同时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探测器, 锑化物, Ⅱ类超晶格, 中远红外, 雪崩光电探测 detectors antimonide type-Ⅱ superlattice mid- and long-infrared avalanche photodiodes 
激光技术
2020, 44(6): 688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针对900~1 700 nm波长无扫描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需求, 研制了一种规模为64×64的线性模式雪崩焦平面阵列(LM-APD-FPA), 它由InGaAs/InP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与CMOS专用读出电路(ASIC)组成。该器件采用飞行时间(TOF)测距的方式工作, APD光敏芯片将脉冲激光信号转化成脉冲光电流, 读出电路对其进行放大、阈值比较后实现激光探测并在每个单元获取光脉冲的飞行时间, 将其转化成二进制编码信号后串行输出。测试结果表明, 64×64 LM-APD-FPA有效像元最小可探测光功率值约为400 nW, 时间分辨率为1 ns。用该探测器在激光雷达系统上实现了无扫描单脉冲激光三维成像, 表明了线性模式激光焦平面探测器可用于激光三维成像领域。
焦平面阵列 线性模式 铟镓砷 飞行时间测距 三维成像 focal plane array linear mode InGaAs time of flight ranging 3D imaging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8, 47(8): 0806004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通过对InGaAsP/InP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的探测效率、暗计数率等基本特性与该器件的禁带宽度、电场分布、雪崩长度、工作温度等参数之间关系的分析, 采用比通常的InxGaAs(x=0.53)材料具有更宽带隙的InxGa1-xAsyP1-y(x=0.78, y=0.47)材料作为光吸收层, 并且精确控制InP倍增层的雪崩长度, 有效地降低了SPAD的暗计数率。其中InGaAsP材料与InP材料晶格匹配良好, 可在InP衬底上外延生长高质量的InGaAsP/InP异质结, InGaAsP材料的带隙为Eg=1.03 eV, 截止波长为1.2 μm, 可满足1.06 μm单光子探测需要。同时, 通过设计并研制出1.06 μm InGaAsP/InP SPAD, 对其特性参数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当工作温度为270 K时, 探测效率20%下的暗计数率约20 kHz。因此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的该器件可在主动淬灭模式下用于随机到达的光子探测。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自由模式 暗计数率 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 InGaAsP/InP InGaAsP/InP 1.06 μm 1.06 μm free-running DCR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 46(12): 1220001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重点研究了多级倍增超晶格InGaAs雪崩光电二级管(APD)的增益和过剩噪声, 建立了新的载流子增益-过剩噪声模型。在常规弛豫空间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其工作原理, 考虑了预加热电场和能带阶跃带来的初始能量效应、电子进入高场倍增区时异质结边界附近的弛豫空间长度修正以及声子散射对碰撞离化系数的影响, 提出了用于指导该类APD的增益-过剩噪声计算的修正弛豫空间理论。结果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相比于常规的单层倍增SAGCM结构, 多级倍增超晶格InGaAs APD同时具有更高增益和更低噪声, 且修正的弛豫空间理论可被推广到更多级倍增的超晶格InGaAs APD结构, 在保证低噪声前提下, 通过增加倍增级数可提高增益。
修正的弛豫空间理论 多级倍增超晶格InGaAs APD 碰撞电离 弛豫空间长度 modified dead space multiplication theory multi-gain-stage superlattice InGaAs avalanche pho impact ionization dead space length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45(5): 0520009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重点研究了InGaAs/InP SPAD的隧道贯穿电场、雪崩击穿电场、雪崩宽度与过偏电压的关系,提出了过偏电压的计算方法。分析了InGaAs/InP SPAD的基本特性即探测效率、暗计数率与其过偏电压、工作温度、量子效率、电场分布的依赖关系,提出了一种单光子InGaAs雪崩二极管的设计方法。设计制作了InGaAs/InP SPAD,并在门控淬灭模式下进行了单光子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Φ200 μm的SPAD,在过偏2 V、温度-40 ℃条件下,探测效率(PDE)>20%(1 550 nm)、暗计数率(DCR)Φ20 kHz;对于Φ50 μm的SPAD,在过偏2.5 V、温度-40 ℃条件下,探测效率(PDE)>23%(1 550 nm)、暗计数率(DCR)2 kHz。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InGaAs/InP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雪崩宽度 工作温度 电场分布 InGaAs/InP 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 multiplication region width working temperature electric-field distribu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 44(3): 0934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Key Laboratory of Luminescence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We fabricate an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 based on a blend of poly (N-vinylcarbazole) (PVK) and 2-tert-butylphenyl-5-biphenyl-1,3, 4-oxadiazole (PBD) using spin coating. The device exhibites a low dark current density of 2.2 \times 10?3 \muA/cm2 at zero bias. The spectral response of the device shows a narrow bandpass characteristic from 300 to 355 nm, and the peak response is 18.6 mA/W located at 334 nm with a bias of –1 V. We also study the performances of photodetectors with different blend layer thicknesses. The largest photocurrent density is obtained with a blend of 90 nm at the same voltage.
有机光电探测器 紫外 带通 PVK 250.0040 Detectors 250.2080 Polymer active devices 310.1860 Deposition and fabrication 310.6845 Thin film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1, 9(5): 0525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