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丽 1王鹤 2董梦迪 1马芳芳 3[ ... ]韩彦卿 1,4,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西农业大学 a. 植物保护学院
2 山西农业大学 b. 创新创业学院
3 山西农业大学 c. 农学院,太谷 030801
4 b. 创新创业学院
5 c. 农学院,太谷 030801
6 2. 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31
谷子白发病是威胁谷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系统性侵染病害。在抵抗病原菌的过程中,抗病相关基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几丁质酶(Chitinase,EC.3.2.1.14)是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的一类重要的病程相关蛋白,在植物防御病原菌侵染和害虫危害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在前期对白发病菌侵染抗感谷子品种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在抗感品种中显著差异表达,推测该家族基因可能参与谷子对白发病的抗病反应过程。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对筛选出的30个谷子候选抗病相关几丁质酶家族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利用TBtools等软件对该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发育树构建、蛋白序列及其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 个谷子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第6条染色体除外)。几丁质酶蛋白均含有分泌信号肽,预测为分泌蛋白,且具有保守蛋白基序。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3个亚组。结合白发病菌侵染抗感谷子转录组数据,根据其表达模式的差异,可分为上调、下调和不表达3 类基因。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Seita.1G225300、Seita.4G286000、Seita.5G389900、Seita.7G150600、Seita.7G150700和Seita.8G076900这些基因表达在抗感品种中存在显著差异,很可能参与抗白发病的调控过程。其研究结果有望为谷子抗病基因克隆及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谷子 白发病菌 几丁质 基因家族 抗病 foxtail millet Sclerospora graminicola chitinase gene family disease resistance 
激光生物学报
2022, 31(4): 368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2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 浙江 杭州 310058
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多糖, 本文首次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对山茶刺盘孢菌的气生菌丝进行原位检测研究, 首先确定了采集菌丝拉曼光谱的最优实验参数, 并获得了菌丝, 几丁质标准品和背景三种物质的典型拉曼光谱, 对其中的特征峰进行归属分析, 发现菌丝光谱中有明显的几丁质特征峰。 然后对置于载玻片上菌丝的感兴趣区域进行拉曼光谱面扫描,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面扫描区域中, 菌丝和背景两种信号可以明显区分开来, 结合主成分的载荷因子图得到了菌丝的两个主要的特征差异峰1 622和1 368 cm-1, 1 622 cm-1属于菌丝中几丁质的特征峰, 而1 368 cm-1是来源于菌丝中的果胶多糖。 最后通过对几丁质在1 622 cm-1特征峰波段附近范围积分, 绘制了几丁质在菌丝中二维和三维的化学成像图, 直观且无损的再现了几丁质在菌丝中的空间分布。
几丁质 真菌菌丝 共聚焦显微拉曼 主成分分析 化学成像 Chitin Fungal hyphae Confocal Raman microscopy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Chemical imag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 119
作者单位
摘要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草业科学系, 江西 南昌330045
2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北京100094
几丁质、 麦角甾醇和真菌毒素可以反应真菌侵染程度和危害性。 对几丁质、 麦角甾醇和真菌毒素进行监测, 可有效控制霉变的发生。 传统检测方法耗时、 繁琐, 而且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检测结果。 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简便、 快捷等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在品质检测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文章在介绍近红外技术(NIRS)的发展状况、 特点及其在品质分析上的应用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近红外技术(NIRS)在真菌生物量(几丁质、 麦角甾醇)和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和进展,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随着不同模型的定标方程的建立和模型数据库的不断完善, NIRS将会在真菌研究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品质分析 几丁质 麦角甾醇 真菌毒素 NIRS NIRS Quality analysis Chitin Ergosterol Mycotoxin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7): 182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2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3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4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因子实验总场管理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采用改进的方法提取粘质沙雷氏菌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得到大小为1500 bp特异性DNA片段(chiB基因),以pUC18质粒构建了pUC-chiB克隆载体,转化至感受态细胞E.coli DH5a培养,并筛选出重组质粒.经测序分析,证明克隆片段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几丁质 chiB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chitinase chiB gene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激光生物学报
2007, 16(3): 29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2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根据本研究组已克隆的大白菜Class Ⅳ类几丁质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反应扩增得到该几丁质酶成熟肽基因CHB4,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CHB4,利用IPTG诱导表达并对诱导表达参数进行优化,SDS-PAGE分析表明,该基因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为28 kD左右,其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25 ℃并没有改变表达蛋白的可溶性,而在pH 9.5的培养基条件下,诱导表达产物的上清液中却有重组蛋白条带出现.以酵母菌为指示菌做抑菌圈实验,结果显示IPTG浓度为0.6 mmol/L时抑菌效果最明显.几丁质酶的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当IPTG浓度为0.6 mmol/L时,几丁质酶活力达到最大值2.8 U/mL.
大白菜 几丁质酶基因 原核表达 包涵体 抑菌试验 酶活测定 
激光生物学报
2007, 16(2): 21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安徽,合肥,230022
2 合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
3 安徽农业大学虫生真菌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6
本实验从虫生真菌中筛选出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它的几丁质酶合成能力最强.其产酶的适宜条件是,碳源为胶体几丁质加葡萄糖,氮源为NaNO3,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起始pH 6.O;接种量为5 mL液态种,最适装液量为5 mL,添加维生素C可以提高酶活;正交实验表明培养因子的最佳组合是:NaN03 1 g/L,胶体几丁质O.6 g/L,酵母膏0.05 g/L,葡萄糖0.10 g/L.根据液态培养产酶过程结果可知,当Ma83菌培养6天时,几丁质酶活力达到8.1 U/mL.
绿僵菌 几丁质 液态发酵 
激光生物学报
2006, 15(6): 64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侨大学生物工程与技术系,福建,泉州,362021
2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
从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entomocidus亚种HD109菌株中克隆了几丁质酶基因chiA74-HD109,其序列全长为2 031 bp,编码67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AY455290.其编码产物与蜡状芽孢杆菌几丁质酶CHiB(AB041932)的相似性达97.9%,与Bt kenyae亚种LBIT-82菌株几丁质酶chiA74(AF424979)的相似性达98.4%,与Bt pakistani亚种几丁质酶(U89796)的相似性为83.0%,与Bt kurstaki亚种几丁质酶kchi(AY189740)的相似性达97.8%,与Bt israelensis亚种几丁质酶(AF526379)的相似性达96.6%,与Bt几丁质酶(AY074882)的相似性达98.4%,与Bt sotto亚种几丁质酶(AY129671)的相似性为97.3%.功能结构域分析显示其编码区包含信号肽、催化区、Ⅲ型粘蛋白同源区及几丁质结合区4个部分.
苏云金杆菌entomocidus亚种 几丁质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激光生物学报
2006, 15(6): 598
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2 甘肃亚盛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分站,北京,100101
3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以棉花感受态萌动种胚作为外源基因转化的受体,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双价基因导入棉花,所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BIBGC携带有筛选标记npt-Ⅱ(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激光转化处理的种胚经卡那霉素筛选,已经获得抗性小植株.研究了微束激光转化法用于棉花感受态萌动胚转化预培养的时间、高渗液对材料的处理等.研究表明:用微束激光转化处理种胚是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转化方法,用该法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感受态萌动胚,避开植株离体再生的困难.
微束激光 3-葡聚糖酶基因 几丁质酶基因 感受态萌动种胚 转化 β-1 
激光生物学报
2006, 15(1): 2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00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0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总站 乌鲁木齐 830000
5 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石河子832003
通过激光微束穿刺法,将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GC导入棉花幼胚。转化一代棉花幼苗用蘸根法进行抗黄萎病筛选,将存活的苗移入病圃进行了卡那霉素(Kan 1%)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移栽的29株幼苗中,有9株表现出明显的Kan抗性,对9株抗Kan植株进行了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7株表现为阳性。病圃中的T1代转基因植株在经历了黄萎病发病高峰期后,7株PCR阳性植株表现明显抗病,并已正常开花结铃,其他T1代植株及对照植株全部因后期发病死亡。这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且使转基因植株对黄萎病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激光微束 3-葡聚糖酶基因 几丁质酶基因 棉花幼胚 黄萎病 
中国激光
2000, 27(3): 27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