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军 1,2,*侯林鹏 2,3宋丽梅 1,2袁梦凯 2,3[ ... ]武志超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天津 300387
2 天津市电气装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3 天津工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为解决传统双目条纹结构光三维重建存在的同步性和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双目的条纹结构光三维重建方法。采用单相机和两块双棱镜及投影仪设计了具有双目视觉功能的虚拟双目条纹结构光三维重建系统。通过双棱镜折射和分光改变被测对象表面反射光的路径,使用一个相机同时完成多视角的图像采集。通过多频外差法和立体匹配、双目标定得到被测对象的深度信息并重建点云。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和真实双目结构光方法测量标准球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7 9 mm和0.030 5 mm。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促进双目条纹结构光技术在快速、低成本、小型化等方面发展,同时该方法可推广到彩色相机条纹结构光三维重建及投影散斑结构光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 虚拟双目 条纹结构 多频外差 双棱镜 3D reconstruction virtual binocular fringe structured light multi-frequency heterodyne biprism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11): 20210955
韩壮 1翁占坤 1,*曹亮 1刘日 1[ ... ]王作斌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春理工大学 国家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吉林长春30022
2 长春理工大学 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
为了优化激光干涉诱导向后转移(Laser Interference Induced Backward Transfer, LIIBT)制备微结构的工艺参数,研究了激光脉冲数和能量密度对LIIBT的影响,分析了银微条纹的形成机制,并研究了银微条纹结构对环丙沙星的拉曼增强效应。以钠钙玻璃为接收衬底,银薄膜为靶材,在大气环境下基于双光束LIIBT制备了银微条纹结构。SEM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脉冲数量和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银微条纹的边界变得更加清晰,EDS分析表明微条纹结构由银纳米粒子组成。拉曼测试中,当环丙沙星浓度降低到10-8 mol/L时,该结构仍表现出明显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最后,分析了银纳米粒子转移过程及二次脉冲形成微条纹结构的机制。通过优化LIIBT制备银微条纹结构的工艺参数,揭示了LIIBT过程中银微条纹结构的形成机制,验证了该结构对低浓度环丙沙星具有明显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为环境污染和食品工程等领域抗生素残留的高灵敏度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激光干涉诱导向后转移 条纹结构 银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环丙沙星 laser interference induced backward transfer(LIIBT) micro-stripe structure silver nanoparticles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 ciprofloxacin 
光学 精密工程
2022, 30(9): 10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深圳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2 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0
3 山东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237
针对大尺寸复杂物体的全自动、高精度、大数据密度、真彩色三维成像与测量,基于条纹结构光三维传感器,阐述了多节点三维传感器测量网络相关技术。涉及单三维传感器的条纹分析和相位重建、系统标定和三维重建两大关键技术点分析,多节点三维传感器测量网络的构建与优化、多节点三维传感器测量网络的标定、测量三维深度数据与纹理数据的匹配与融合等相关技术。并给出了部分实验原型机及实验结果。
条纹结构 三维传感器 测量网 系统标定 立体标靶 三维成像与测量 fringe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3D sensor measurement network system calibration stereo calibration target 3D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and measurement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49(3): 0303007
作者单位
摘要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 天津 300350
将两个相位光栅分别作为分束和合束元件,生成了偏振态连续变化的非柱对称飞秒矢量光束。通过调节合束相位光栅的波矢方向,即可实现标量光到矢量光的转变,以及矢量光偏振态的调节。利用非柱对称飞秒矢量光在金属钨表面制备了由弧形条纹组成的二维周期性结构,在相邻弧形条纹偏移量(水平方向的周期)保持 560 nm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飞秒矢量光的偏振态分布,可使弧形条纹的底长(竖直方向的周期)逐渐减小至4 μm。微区反射谱测量表明:弧形周期条纹的存在明显减小了可见至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且反射率随弧形条纹底长的减小而增大。飞秒激光的辐照没有改变金属钨表面的物质组分,因此,反射率的改变完全是由钨表面的二维周期性结构导致的。
非线性光学 激光制造 弧形周期条纹结构 飞秒矢量光 金属钨 
中国激光
2019, 46(5): 0508023
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22
锥形半导体激光器具有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等特点, 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从3种结构(传统结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BR)结构、侧向光栅条纹结构)的锥形半导体激光器出发, 对国内外近十年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介绍其理论研究和实验进展, 并对锥形半导体激光器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锥形半导体激光器 传统结构 DBR结构 侧向光栅条纹结构 tapered diode laser traditional structure DBR structure lateral grating structure 
中国光学
2019, 12(1): 48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南科技大学 理学院, 极端条件物质特性联合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利用波长为800 nm的飞秒激光,在空气和去离子水中诱导钛表面形成不同的周期条纹结构。在空气中,激光能量密度为0.265 J/cm2时,钛表面主要形成周期为500~560 nm低空间频率条纹结构; 激光能量密度为0.102 J/cm2时,主要形成的是周期为220~340 nm高空间频率条纹结构。两种条纹均垂直于入射激光偏振方向,且条纹周期随着脉冲重叠数的增大而增大。在水中,除形成垂直激光偏振方向、周期为215~250 nm的高空间频率条纹结构,还形成了平行于激光偏振方向且周期约为入射激光波长八分之一的高空间频率条纹结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理论、二次谐波及Sipe理论对各种周期条纹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周期条纹结构的形成与钛表面氧化层有密切的关系。
飞秒激光 激光诱导表面周期条纹结构  二次谐波 表面等离子体 femtosecond laser laser 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s titanium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 29(4): 049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2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4
研究了飞秒激光诱导的钛合金表面微纳结构随激光能量密度和脉冲个数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微纳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研究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微纳结构的演化主要经过4个阶段,依次为无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阶段、经典条纹结构阶段、经典与非经典条纹结构并存阶段和微驼峰结构阶段。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非经典条纹的周期随着激光能量密度或脉冲个数的增加而增加。
激光技术 表面形貌 飞秒激光 钛合金 条纹结构 驼峰结构 
中国激光
2016, 43(9): 090200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不同偏振态激光诱导金属表面产生条纹结构的研究有很多,但对形成该结构的机理分析较少。通过在光路中插入1/4波片用于改变飞秒激光偏振态,使产生的偏振激光垂直照射到金属钨表面产生条纹结构,进而研究这种条纹结构的产生机理和激光偏振态对产生这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偏振态的飞秒激光与对应诱导产生的条纹结构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当1/4波片周期性单向旋转时,激光偏振态随之周期性变化,金属表面形成的条纹结构的方向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最大偏转角度约π/4 。对这种条纹方向随波片旋转而变化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不同偏振态的飞秒激光诱导金属表面产生条纹结构的方向由激光进入双折射晶体(如1/4波片)后分解的电矢量分量决定。
激光光学 飞秒激光 偏振态  条纹结构 1/4波片 
中国激光
2015, 42(7): 070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
2 北京科技大学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北京 100083
飞秒激光在不同能量密度(0.44 J/cm2<φ< 1.73 J/cm2)和脉冲个数(5<N<100)条件下诱导镍基合金CMSX-4表面形成了两种条纹结构,分别命名为经典条纹结构(LSFL)和非经典条纹结构(U-ripples)。非经典条纹结构形貌特征与经典条纹结构的形貌特征显著不同,条纹方向与经典条纹结构的条纹方向垂直,条纹周期(1.0~2.2 μm)明显大于经典条纹结构的条纹周期(760 nm),并且随着能量密度和脉冲个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 非经典条纹结构只在能量密度大于热熔性损伤阈值的条件下出现,与飞秒激光的热熔性损伤直接相关,形成机制归因于表面毛细波机制。
飞秒激光 镍基合金 条纹结构 毛细波 femtosecond laser single-crystal superalloy ripple pattern capillary wave 
应用激光
2014, 34(6): 53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