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慧 1,2田家龙 2,3潘江 2姜晨晨 2[ ... ]王春霞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南通 226019
2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盐城 224001
3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00
以亚磷酸二甲酯和3-溴丙烯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阻燃剂丙烯基磷酸二甲酯(DA)。利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剂,以安息香双甲醚为光引发剂,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引发DA接枝到棉织物上,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DA和MBA的质量浓度对棉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织物阻燃性能随DA和MBA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棉织物极限氧指数(LOI)可达27.2%,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均为0 s,经20次洗涤后,LOI仍达24.5%。整理后棉织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阻燃整理对棉织物的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
丙烯基磷酸二甲酯 紫外光 阻燃性能 织物 Dimethly allylphosphonate Ultraviolet light Flame retardance Cotton fabric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3, 41(4): 040202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光热调控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3
在高温环境中对人体降温以保持舒适性是很重要的。近年来,辐射制冷织物通过红外光学性能的设计,能够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将人体的热量尽可能散出去,为实现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中的人体降温提供了新的机会。与室内可控热环境不同,室外热环境的特点是太阳辐照强度强,因此,在将人体热量尽可能散出去的同时还需阻止太阳热量的输入。基于室内和室外热环境的差异,分别从室内和室外应用场景的角度介绍了辐射制冷织物的设计策略,并综述了其发展情况,最后对辐射制冷织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辐射制冷 热辐射 织物 人体降温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3): 1316006
张诚 1,2温晓钰 1许君 3,*马雪慧 1[ ... ]李宜潼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2 天津市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3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研究了一种用于智能服装呼吸监测的光纤织物传感器。该传感器由拉伸敏感光纤、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和弹性织物多层复合而成。提出基于加热方式的聚合物光纤多弯曲级联结构的定形方法,制备出具有精确特征尺寸的拉伸敏感光纤,利用TPU材料的热塑性,通过熨烫方式实现拉伸敏感光纤、TPU材料和织物的黏合来形成层压式织物传感器。所制备的织物传感器各层间无气泡和起皱,具有很好的制作重复性,可与服装实现无缝纫连接,提升服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实验表明,该传感器的应变系数可达71.01,拉伸率可达83%,迟滞误差小于12%,且具有单向拉伸感知能力。对所设计的呼吸监测样衣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在穿着者不同呼吸频率、不同姿态和运动状态下,该样衣均可获得明显的呼吸波形,呼吸率最大误差小于2 次/min,平均误差在0.8 次/min以内。
光纤织物传感器 呼吸监测 单向拉伸感知 聚氨酯弹性体 弯曲损耗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3): 1316003
秦龙 1†王韵词 1†项思维 *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44
纤维结构电子器件近年来备受关注,但作为其核心部件的纤维结构光电极尚未实现批量化制造。尤其是,在沿长尺寸纤维电极组装纳米结构ZnO等常用半导体氧化物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前体溶胶长时间稳定保存与局部凝胶快速可控沉积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一种适合在长纤维基底上连续可控沉积纳米ZnO的电沉积方法。研究设计了能沿长纤维移动的微型连续流反应槽,并通过电泳作用强化胶团迁移,触发溶胶在纤维电极局部的快速凝胶化。最终,在长度超过米级的镀金属高分子纤维上,均匀包覆ZnO纳米薄层,并进一步在薄层上生长了多孔及纳米棒阵列结构的ZnO层,进而开发了一类纤维结构ZnO基光电极材料。该材料被成功应用于纤维太阳能电池,其中最佳的器件达到了0.446 V的开路电压、3.77 mA·cm-2的短路电流密度和0.41的填充因子。相关方法为突破多种纤维结构氧化物半导体电极的批量化制备瓶颈,实现大面积织物电子器件及智能纺织品加工提供了重要思路。
纤维太阳能电池 纳米氧化物 可控电沉积 长纤维电极 织物电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3): 1316008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2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对色织物花型缺陷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型Swin Transformer重构模型和残差分析的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Transformer模型,可更好地实现对图像全局特征的提取以及更准确的重构,同时解决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缺陷样本数量少且种类不平衡的问题。首先,针对某种花型,采用叠加噪声后的无缺陷样本完成重构模型的训练过程;然后,将待测图像输入模型中获得重构图像;接着,计算待测图像和重构图像的残差图像;最后,通过阈值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处理,即可实现对缺陷区域的检测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需要对缺陷样本标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检测和定位多个色织物花型上的缺陷区域。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织物 缺陷检测 无监督学习 Swin Transformer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2): 1215001
作者单位
摘要
莆田学院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为帮助纺织企业的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从数据库中检索出与织物图像相同或相似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下基于分形编码和 Zernike 矩的织物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获得低频分量,对变换后的低频子图进行分形编码,得到编码参数。然后,计算低频子图像的 Zernike 矩。将小波变换下的分形编码参数和Zernike 矩相结合作为织物图像检索的特征量。相比于单特征检索方法,该算法克服了精度低、耗时长的问题。与基本分形算法(BFIC)、联合正交分形参数和改进的 Hu 不变矩算法(HVKF)以及稀疏分形图像压缩算法(SFIC)相比,该算法确保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和较低的编码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织物图像检索的平均精度和平均召回率均高于现有的检索方法。
织物图像检索 小波变换 分形编码 Zernike 矩 fabric image retrieval wavelet transform fractal coding Zernike moment 
中国光学
2023, 16(3): 7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 200240
2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72
SiC纤维织物是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增韧材料。本文以平纹SiC纤维织物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单轴拉伸试验和±45°偏轴拉伸试验, 得到了其拉伸和剪切性能; 进行了纱线抽出试验, 得到其经纬纱线间的摩擦系数; 通过X射线CT检测, 得到其细观结构;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经纬纱线的横截面和卷曲形状曲线; 通过建立纱线的简支梁模型, 计算出剪切变形中经纬纱线摩擦力矩, 预测了平纹SiC纤维织物的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剪切变形过程分为纯剪和纱线挤压阶段, 两个阶段的交界点为织物的锁紧角。研究结果对设计和制备平纹SiC纤维织物预制体具有参考价值。
拉伸试验 剪切性能 SiC纤维 锁紧角 平纹织物 纱线抽出 tensile test shear property SiC fiber locking angle plain weave yarn extraction 
硅酸盐通报
2023, 42(3): 1063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9
为研究陕西省旬邑县西头遗址上庙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铜泡和铜镜上的三处纺织遗痕P1﹑J1和J2, 使用红外光谱仪﹑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种类鉴别。 从红外吸收光谱图中发现这三处遗痕都存在纤维素与木质素中的CH2弯曲振动产生的1 434 cm-1波数附近、 纤维素中葡萄糖环中C-O醚键伸缩振动产生的1 080和1 033 cm-1波数附近的强峰; 在1 645~1 610 cm-1区域内出现吸收峰, 该峰代表的是木质素中共轭羰基和CC的伸缩振动; 且J1﹑J2在纤维素中β-D-葡萄糖苷键的特征吸收振动谱带898 cm-1波数附近存在强峰; 这些特征峰都与天然麻类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吻合, 可推测这三处纺织遗痕为麻类纺织品。 显微观察发现其纤维表面较为粗糙, 径向呈圆筒状或扁平的袋状, 截面呈三角形和椭圆形, 与麻类中的大麻显微结构相似, 故推测其为大麻制品。 测量其纺织密度可知, 铜泡上的纺织品较为细密为23×25根·cm-2; 铜镜上的纺织品较为疏松, 分别为13×6和13×14根·cm-2。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 三处纺织品的经纬线直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应是区别使用经纬线纺织而成的。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得出由于墓葬规格的差异, 铜泡上纺织物比铜镜更细密, 且铜镜上两种纺织品编织密度差异较大, 根据其附着的不同位置可推测铜镜上的纺织物J2为包裹物, J1为在埋藏时垫衬在铜镜下方的纺织物, 且铜镜在下葬时正面朝下放置。 从出土物可知, 在商周时期已经能利用大麻作物进行纺织, 并且纺织水平发展成熟; 铜离子的抑菌作用使墓葬中的纺织品保存至今, 这得益于古人使用纺织物包裹青铜器埋葬的习惯。
旬邑西头遗址 织物 红外光谱分析 显微分析 Xitou site Textile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Microscopic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2): 503
王晶 1陶耀华 1于康 1赵佳一 1[ ... ]李辉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2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天津 300401
混凝土帆布(CC)具有柔软易铺设、施工无需振捣搅拌和模板支护、硬化速度快, 以及施工无需大量大型机械等优点, 自问世以来,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CC的研究进展: (1)梳理总结了水泥种类、水灰比和三维间隔织物材料结构对CC力学性能的影响; (2)归纳总结了CC的应用场景以及在各场景应用中的材料性能, 为进一步开发CC应用的潜力提供参考。
混凝土帆布 力学性能 材料组成 材料应用 三维间隔织物 水泥 concrete canvas mechanical property material composition material application 3D spacer fabric cement 
硅酸盐通报
2023, 42(1): 22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服装学院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 智能可穿戴与特种功能纺织品研究院, 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导电性、优越的柔韧性和环境稳定性, 在可穿戴电子纺织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工作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分别将自制的石墨烯浆料和复合热致变色油墨印在聚酯织物的正反面, 构筑了一种石墨烯基绿-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采用SEM、XRD以及FTIR等分析了织物的结构性质和变色原理,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及全色差色度仪研究了织物的热学以及变色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电热致变色织物厚度约为250 μm, 在12 V电压下逐渐加热超过45 ℃, 焦耳热主要通过热传导至变色层, 结晶紫内酯的闭开环实现绿-黄可逆变色, 其变色响应时间约为15 s, 褪色响应时间约为27 s。石墨烯电热致变色织物经历30°~180°的弯曲角度后, 电压-电流曲线保持稳定。经20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 性能未发生明显衰退。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颜色在绿-黄之间变化、响应迅速、循环性能良好的可逆电热致变色织物:石墨烯膜‖聚酯织物‖热致变色膜, 在**伪装和可穿戴显示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电热致变色织物 石墨烯 热致变色微胶囊 可穿戴显示 electro-thermochromic fabric graphene thermochromic microcapsules wearable display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9): 95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