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 绵阳 621999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箍缩装置能够在cm空间尺度和百ns时间尺度产生极端的高温、高压、高密度以及强辐射环境。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已建成的10 MA级的大型箍缩装置上开展多种负载构型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利用Z箍缩动态黑腔创造出了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所需的高温辐射场;研究了金属箔套筒和固体套筒的内爆动力学特性;利用中低Z材料内爆获得了可观的K壳层线辐射并用于X射线热-力学效应实验研究;磁驱动准等熵加载和冲击加载为材料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能力;采用环形二极管和反射三极管技术的轫致辐射源获得了高剂量(率)的X射线和γ射线;利用磁驱动的径向金属箔模拟了天体物理中恒星射流的形成及其辐射的产生。此外,还介绍了利用反场构型磁化靶聚变装置开展的预加热磁化等离子体靶形成等实验结果。
脉冲功率 高能量密度物理 Z箍缩 惯性约束聚变 材料动力学特性 反场构型 pulsed power high energy density physics Z-pinch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dynamic material properties field reverse configuration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1, 33(1): 01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900
通过对时间关联信号的筛选、转换和延时等方法建立了用于8 MA脉冲功率装置上Z箍缩实验中诊断设备的触发网络,其输出触发信号与被测X射线之间的时间抖动小于2 ns,满足了纳秒级的诊断时间同步要求。采用屏蔽、接地等有效措施基本消除了放电产生的强电磁环境以及其它杂散信号对触发线缆和诊断设备的干扰,保证了诊断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实验数据的质量。
强电磁环境 诊断测量 同步触发 屏蔽 strong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diagnosis and measurement synchronized trigger shielding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1, 33(2): 02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99
为获取聚龙一号实验装置负载放电产生硬X射线的能谱分布, 设计了一套7通道硬X射线能谱仪。介绍了这套多通道硬X射线能谱仪的测谱原理、主要参数及根据测量结果回推光源辐射能谱的解谱算法。在聚龙一号装置丝阵负载物理实验中对测量系统进行考核, 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测量波形。利用最大熵方法进行解谱, 获得了丝阵负载产生的硬X射线能谱分布, 辐射能段主要集中在200~500 keV附近, 且1 MeV以上光子份额较低。
Z箍缩 硬X射线 Si-PIN探测器 能谱 聚龙一号 Z-pinch hard X-ray Si-PIN detector spectrum PTS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10): 10500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00
“贝加尔”(Baikal)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脉冲功率驱动热核聚变和高能量密度研究装置, 从最初建造“贝加尔”装置概念的提出, 其技术路线和主要参数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综合介绍了“贝加尔”装置概念设计提出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过程和目前的研究进展, 描述了“贝加尔”装置的主体性能和技术路线, 着重分析了装置主要部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贝加尔”装置 热核聚变 脉冲功率 技术路线 Z箍缩 facility “Baikal” thermonuclear fusion pulsed power technical scheme Z-pinch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1): 1102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99
介绍了一种用于软X射线辐射能量测量的电阻式薄膜量热计。利用电流的欧姆热效应对薄膜量热计的灵敏度进行了标定。在有基底薄膜的标定过程中, 采用一维热扩散模型, 考虑了金属薄膜向基底的传导热损失。利用电阻式薄膜量热计对聚龙一号装置钨丝阵Z箍缩产生的软X射线进行了测量, 并与平响应X射线二极管(XRD)探测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电阻式薄膜量热计测量的软X射线辐射能量和辐射功率与平响应XRD探测器结果在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合理地一致。
软X射线 薄膜量热计 Z箍缩 等离子体 X射线诊断 soft X-ray bolometer Z pinch plasmas X-ray diagnostics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7): 07500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00
介绍了“聚龙一号”上使用的一种由金阴极X光二极管(XRD)和具有特殊构型的复合金滤片构成的平响应XRD探测器,测量软X光通量的标定和实验情况。该探测器的灵敏度在北京同步辐射的4B7B束线站和4B7A束线站标定。标定的灵敏度显示,该探测器对0.1~4 keV之间的X光具有近似平坦的响应曲线。根据标定情况和探测器的谱响应特性,给出了目前该探测器在用于Z箍缩产生的软X光通量诊断中的测量不确定度为12%。在单层钨丝阵Z箍缩实验中,平响应XRD探测器测得Z箍缩产生的X光功率峰值达到52 TW,能量达540 kJ。在动态黑腔实验中,布置在径向和轴向的两套平响应XRD探测器被用于建立径向辐射功率波形和轴向辐射功率波形之间的时间关联。在典型的动态黑腔实验中,测得轴向辐射功率峰值出现在径向辐射功率前约1.2 ns。
平响应XRD探测器 丝阵Z箍缩 软X光通量 探测器标定 动态黑腔 flat spectral response XRD wire array Z-pinch soft X-ray flux detector calibration dynamical hohlraum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4): 045009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四川 绵阳621999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99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99
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 绵阳 621999
在聚龙一号脉冲功率装置上首次完成了对带正弦扰动铝套筒Z箍缩的X射线背光照相实验。实验采用千焦耳激光器(1053 nm,1 kJ,1 ns)驱动固体靶材产生X射线,然后利用基于球面晶体的单色背光照相技术以及直接点投影背光照相技术,成功观测到约7.5 MA电流驱动条件下,Z箍缩铝套筒的外边界不稳定性发展情况。该实验验证了在聚龙一号装置上联合千焦耳激光器开展X射线背光照相实验的能力,为后续精密Z箍缩物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Z箍缩 背光照相 套筒 不稳定性 Z-pinch X-ray backlighting liner instability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4): 0401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99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999
介绍了基于聚龙一号装置的Z箍缩诊断和实验布局,分析了丝数132~300、丝直径5~10 μm、丝阵直径13~30 mm的单/双层钨丝阵Z箍缩内爆动力学过程和软X射线辐射特性规律。研究表明,钨丝阵等离子体的停滞时间与零维薄壳模型计算的停滞时间一致,内爆轨迹存在偏离,丝阵等离子体内爆开始前以丝烧蚀为主,内爆开始时间约为总内爆时间的67%; 随着负载质量和半径的增大,负载电流、内爆停滞时间和X射线辐射脉冲半高宽也相应增加,X射线辐射峰值功率减小。双层钨丝阵的内爆均匀性和一致性优于单层丝阵,其辐射峰值功率明显高于单层钨丝阵,但单/双层钨丝阵辐射产额基本相当,能量转换效率约为15%。此外,还初步讨论了单层钨丝阵驱动的低密度泡沫动态黑腔辐射功率波形特征及其与纯钨丝阵内爆辐射的差异。
Z箍缩 钨丝阵内爆 动态黑腔 辐射特性 Z-pinch tungsten wire array implosion dynamic hohlraum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2): 025006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流体物理研究所, 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99
利用X射线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B-dot探针测量了峰值220 kA,0~100%上升时间100 ns的脉冲电流驱动平行双丝产生的电磁辐射。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具有不同的辐射机制, 热辐射是产生X射线的主要机制, 可见光辐射来自热辐射和特征线辐射, 微波辐射由非热电磁辐射机制产生。调节丝间距可改变双丝的耦合强度, 当丝间距大于临界值时双丝解耦合, 电磁辐射不依赖于丝间距; 当丝间隙减小至低于临界值时, 双丝耦合增强。增大双丝耦合强度不利于热辐射(X射线和可见光), 而有利于非热电磁辐射(微波)。对于单丝电流约100 kA、上升时间100 ns的驱动条件, 双丝解耦合的临界间距约为10 mm, 双丝耦合强度对Z箍缩在不同频段的电磁辐射有影响。丝阵由多根金属丝组成, 其最小的相互作用单元可分解为双丝相互作用。
Z箍缩 双丝耦合 非热电磁辐射 热辐射 临界丝间隙 Z-pinch coupling between two wires non-therma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rmal radiation critical interwire gap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 28(1): 01502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900
通过模拟单色X 射线源下硅材料光栅泰伯自成像,研究振幅为均匀和高斯分布、光源尺寸与横向相干长度比值不同的单色扩展光源与金材料源光栅相结合的成像系统中光栅泰伯效应自成像条纹可见度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光栅的X 射线相衬成像系统中光栅泰伯自成像条纹可见度主要受成像距离和光源横向相干长度影响,受单色扩展光源的振幅分布和尺寸影响很小。
光栅 泰伯效应 数值模拟 单色扩展X 射线光源 光源参数 条纹可见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6, 53(3): 0334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