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本文以油菜秸秆为原料,研究不同吸收剂量60Co-γ辐照处理后样品中木质纤维素组分、降解产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并对其酶解和分步糖化发酵特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升高,油菜秸秆中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含量降低,水溶性组分总量逐渐增加,水浸提液pH逐渐降低。降解产物中4种小分子脂肪酸总量随辐照吸收剂量的升高逐渐增加,1 000 kGy处理后达到最大值9.25 mg/g;9种小分子芳香类降解产物总量呈先增后降趋势,800 kGy时达到最大值0.22 mg/g。油菜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和葡萄糖浓度随着吸收剂量的升高逐渐增加;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纤维素转化率逐渐降低,酶解液中葡萄糖浓度逐渐升高;15%底物浓度下800 kGy辐照处理油菜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为57.55%,分步糖化发酵乙醇转化率低于10%。辐照结合水浸提处理显著提高油菜秸秆酶解发酵效率,水浸提后800 kGy辐照油菜秸秆在15%底物浓度酶解纤维素转化率和葡萄糖浓度分别为71.62%和40.38 mg/mL,分步发酵48 h后乙醇转化率达到64.00%,且发酵液中葡萄糖被全部消耗。
60Co-γ射线辐照 油菜秸秆 降解产物 酶解 分步糖化发酵 60Co-γ-ray irradiation Rapeseed straw Degradation products Enzymatic hydrolysis Separate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3, 41(6): 0604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2 湖南省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 410128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与花卉研究所, 北京100081
采用DNS法、离子色谱法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油菜秸秆蒸汽爆破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的油菜秸秆酶解产糖量有明显的提高, 为未处理样品直接酶解含量的3.4倍, 各种水溶性糖化合物的含量也大大提高, 其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分别为未处理样品直接酶解含量的3.5倍和4.7倍之多。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别检测到脂肪酸类、芳香类和呋喃类物质40、12和1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油菜秸秆的表面形貌结构, 发现处理后的秸秆表面结构松散, 比表面积增大, 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增加。
油菜秸秆 蒸汽爆破 降解产物 气质联用 rapeseed straw steam explosion degradation products GC-MS 
激光生物学报
2017, 26(1): 78
作者单位
摘要
1 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广东 广州 510632
2 暨南大学华侨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 广州 510630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银与柠檬酸三钠混合后, 利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纳米银溶胶, 该方法加热速度快、 温度分布均匀、 反应条件易控制。 采用准弹性激光散射技术检测其粒度大小及分布状态的信息, 测得其平均粒度为(53.27±2.65)nm, 粒度大小集中分布在56 nm左右。 然后以之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活性基底, 研究测定羊角痕量降解产物的SERS光谱。 结果发现, 羊角降解产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显著, 尤其在659, 830, 850, 929, 999, 1 028, 1 280, 1 439, 1 599 cm-1等多处出现了明显的拉曼振动峰, 这些谱峰反映了羊角降解产物的生化成分信息。 并且通过对所获得的羊角降解产物SERS信号进行的谱峰归属分析表明, 羊角降解产物主要为氨基酸与多肽类物质。 运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角材料的降解产物, 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可测定浓度低至ppm水平的痕量降解产物, 本研究表明, SERS可能为羊角等角材料降解产物的检测提供一种快速、 直观、 准确的新方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羊角 降解产物 银溶胶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spectrum Goat horn Degradation products Silver colloid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4): 986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浙江 杭州310058
2 浙江省开化县环境保护局, 浙江 衢州324300
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透射电镜等技术, 研究了溶藻菌株Streptomyces sp. HJC-D1抑制铜绿微囊藻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组成与特性, 初步揭示了微生物溶藻机理。 结果表明, 溶藻菌株发酵液添加量5%(φ)时铜绿微囊藻去除率可达72.6%±5.5%; 溶藻产物DOM以类腐殖酸物质为主, 平均分子量在1 000 Da左右; 溶藻过程藻细胞结构遭到明显破坏, 推测可能的微生物溶藻机理为: 溶藻菌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壁, 导致藻细胞失活、 死亡。
溶藻菌 铜绿微囊藻 溶藻产物 光谱学特征 机理 Antialgal 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Degradation products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Mechanis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33(1): 16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