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紫色葡萄状玉髓, 具有特殊的球粒状外观和浓郁的紫罗兰体色, 其双面抛光片在反射光照射下为紫色, 透射光下则为棕黄色, 且颜色浓集于球粒中心。 为探究其颜色成因, 进行了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构观察, 显微紫外—可见光谱, 热处理以及LA-ICP-MS原位成分分析。 玉髓具有纤维状核心——粗粒石英外壳的特殊结构, 粗粒石英外壳粒度500 μm左右, 隐晶质部分则主要由粒度小于1 μm的形状不规则的SiO2颗粒组成。 紫外-可见光谱显示紫色主要来源于540 nm左右的吸收峰, 而黄色则由于谱线“左倾”产生的近紫外区及蓝光区强烈吸收所致。 紫外-可见光谱使用塞尔迈耶尔方程修正表面反射误差、 减去无吸收波段强度矫正仪器误差, 并用最小二乘平滑扣除基线得到540 nm吸收峰的强度信息。 计算玉髓在反射光下的紫色调及透射光下的黄色调的L*a*b*值和E*值定量表征颜色。 热处理实验中, 玉髓的紫色调在350 ℃左右开始褪去, 紫外-可见光谱390和540 nm吸收峰消失, 反射光和透射光下颜色差异减小, 都呈现黄色调。 随温度升高至400 ℃后, 棕色调加深, 出现478 nm左右的吸收峰。 热处理过程中谱线吸收强度升高, “左倾”加剧, 峰位“红移”。 该现象与铁/二氧化硅纳米粒子(Fe/SiO2 NPs)生长过程中的谱形变化相似, 有可能与玉髓内部与Fe有关的微细结构或包裹体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有关。 颜色参数结合原位成分分析, 将数据采用标准分数(Z-score)归一化处理, 比对紫色调的E*值与540 nm吸收峰强度及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发现540 nm吸收峰强度可很好的反映紫色的浓集程度, 但紫色调与过渡金属元素含量的线性相关性却并不显著, 黄色调的E*值则与Fe元素含量具有近似的负相关性。 Fe并不以杂质矿物的形式存在, 元素含量这一因素也并不能完全决定玉髓的颜色, 可能还受到Fe在玉髓中的存在形式, 内部微细结构或包裹体等因素的影响。
紫色玉髓 显微紫外-可见光谱 热处理 Purple chalcedony Microscopic UV-Vis spectra LA-ICP-MS Heat treatment LA-ICP-M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6): 1891
作者单位
摘要
可溶性有机物(DOM)作为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碳氮循环、 养分转化及污染物迁移等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堆肥DOM的吸附行为, 可为堆肥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合理施用以及研究堆肥DOM的土壤环境化学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该研究选取黑土和潮土两种土壤, 以石英砂作对比, 开展不同吸附时间下三种介质对DOM的吸附试验, 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法分析吸附反应溶液中DOM的光谱特征。 结果表明, DOM在土壤中能很快被土壤颗粒吸附, 在最初的20 min内吸附速率最快, 随着吸附时间延长, 吸附速率会逐渐减慢, 并在260 min时达到平衡。 在吸附时间为20 min时, 黑土、 潮土和石英砂对DOM的吸附量, 分别占到260 min时吸附量的61.94%, 67.43%和61.57%。 在吸附时间达260 min时, 黑土对DOM的吸附量为9.30 mg·g-1, 潮土对DOM的吸附量为9.18 mg·g-1, 石英砂对DOM的吸附量为8.90 mg·g-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显示, 在200~600 nm波长范围内, 不同吸附反应溶液中DOM的吸光度值随吸附时间延长均降低, 在最初5 min内降低幅度大于5~260 min时段, 此外, 吸附反应溶液中DOM的SUVA254值先升高再降低。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结果显示, 吸附反应溶液中存在三个有机荧光组分, 其中C1组分(325/410 nm)鉴定为UV类腐殖酸, C2组分(主峰为265/440 nm、 次峰360/440 nm)鉴定为陆地植物源类腐殖酸, C3组分(主峰为370/485 nm、 次峰290/485 nm)为典型的类腐殖质组分。 C3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高于C1和C2组分, 但芳香性构化程度低于C1和C2组分。 黑土对C3组分的吸附能力最强, 潮土对C1组分的吸附能力最强, 石英砂对C2组分的吸附能力最强。 综上所述, 土壤类型和DOM自身的组成结构特征会影响土壤对DOM的吸附行为。 该研究可为堆肥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堆肥 可溶性有机物 吸附 紫外-可见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Compos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dsorption UV-Vis spectra 3D-EEMF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2): 383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所研究钙长石质玉中的绿色矿物是以钙铬榴石为主的石榴石, 钙铬榴石在天然条件下非常稀有, 颜色为翠绿色, 品质高的钙铬榴石可与翡翠、 祖母绿相媲美。 前人对石榴石系列的其他端元矿物具有较为充分的研究, 但对钙铬榴石的研究较少, 且未见对钙长石质玉中钙铬榴石光谱特征的相关报道。 使用JXA-8230电子探针确定样品石榴石平均组分为Uvt49.66Grs36.04Adr13.58Prp0.67Sps0.06, 为以钙铬榴石为主的钙系石榴石。 经Bruker Senterra R200L拉曼光谱仪测定样品拉曼位移为1 000, 890, 879, 830, 618, 589, 530, 508, 399, 370, 270, 240和176 cm-1, 受不同三价阳离子Cr3+, Al3+和Fe3+替代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偏移; 用Bruker Vertex80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红外振动频率为1 019, 951, 908, 844, 826, 721, 669, 608, 538, 496, 462, 430和413 cm-1, 受不同组分晶胞体积及三价阳离子的质量分数影响, 发生规律性振动偏移; 通过Jasco MSV-5200显微紫外-可见光谱仪及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 可见区Cr3+宽吸收带为439和613nm, 存在453和685 nm吸收肩峰, 同时可见Fe3+ 371 nm吸收肩峰, 钙铬榴石主要致色离子为Cr3+。 钙长石质玉中钙铬榴石的详细谱学研究为稀有钙铬榴石矿物的鉴定提供了丰富的谱学数据, 为相似品独山玉进行区分奠定基础。
钙长石质玉 钙铬榴石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显微紫外可见光谱 Anorthitic Jade Uvarovite Raman spectra Infrared spectra Micro-UV-Vis spectr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6): 1758
赵越 1,*魏雨泉 1李洋 1席北斗 2[ ... ]丁杰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系统工程研究室, 北京 100012
水溶性有机物(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是评价堆肥腐熟度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指标众多,单指标评价具有较大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开展了影响堆肥腐熟度的关键紫外-可见光谱特性指标识别,并采用化学剂量学方法评价了不同来源堆肥腐熟程度.与传统单一物料评价相比,优选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更具普适性.不同物料堆肥过程中DOM紫外-可见光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SUVA254和SUVA280值呈明显的增加趋势,E250/E365和E4/E6值呈相反的趋势,而A226~400,S275~295,S350~400值则在堆肥末期变化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紫外-可见光谱参数(E2/E4和E235/E203除外)彼此之间相关性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DOM紫外-可见光谱指标A226~400,SUVA254,S350~400,SUVA280,S275~295可作为堆肥腐熟程度关键影响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筛选的特性指标对堆肥末期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九种不同来源堆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猪粪、鸡粪、污泥、秸秆、园林垃圾、果蔬及生活垃圾等腐熟程度较低的堆肥;第二类为杂草和厨余腐熟程度较高的堆肥。
有机废弃物 堆肥 水溶性有机物 紫外-可见光谱 腐熟程度 Organic waste matter Composting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UV-Vis spectra Maturity degre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4): 961
作者单位
摘要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55002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分析辣椒红素在外源活性氧·O-2, H2O2和·OH以及在POD, CAT和LOX防御体系中的结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外源活性氧处理后辣椒红素最大紫外-可见光吸收峰均出现蓝移现象, 其中·O-2和·OH处理后产物FTIR谱峰数减少, 峰强变弱, 峰形变宽; 与色素分子中的羰基和环外烯基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烷基和羟基, ·OH对色素分子CC具有加成作用; H2O2处理后色素特征峰和强势峰均向低波数位移, 产物中含环氧醚基团; 在H2O2+CAT/POD防御体系中辣椒红素UV-Vis和FTIR光谱特征无明显变化; 在亚油酸+LOX体系中色素分子结构发生断裂, 产物不含羰基。 可见活性氧处理及在LOX底物体系中, 辣椒红素分子反应前后UV-Vis和FTIR等光谱特征发生明显变化, 色素分子中长烯链断裂, 大共轭体系缩短或被破坏, 分子中的共轭双键和羰基等发色基团改变, 最终生成醇类或醚类等小分子无色物质; 而防御酶CAT和POD能减少活性氧对辣椒红素分子的破坏作用。 研究结果丰富完善了辣椒色素理论, 同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考依据。
辣椒红素 紫外-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光谱特征 Capsanthin UV-Vis Spectra FTIR Spectra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2): 358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 新乡453007
2 新乡医学院 化学教研室, 河南 新乡453003
研究了Salen类型的荧光探针N,N′-二(2-羟基-1-萘甲醛)-l,2-苯二胺(NAPPDIH)对Mg2+的选择性响应。荧光和紫外光谱滴定实验显示NAPPDIH与Mg2+能够以1∶1的化学计量比形成配合物。NAPPDIH与Mg2+结合后,溶液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移,肉眼可观测到溶液的浅黄色迅速加深。与其他金属离子相比,Mg2+显示唯一的荧光增强。此外,在3.0×10-6~5.0×10-5 mol·L-1 范围内,Mg2+的浓度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NAPPDIH可用于Mg2+的快速检测。
N′-二(2-羟基-1-萘甲醛)-l 2-苯二胺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N N N′-bis(2-hydroxy-1-naphthaldehyde)-l 2-phenylenediimine Mg2+ Mg2+ fluorescence spectra UV-Vis spectra 
发光学报
2012, 33(6): 669
作者单位
摘要
聊城大学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为探索不同的极化条件对分子取向的影响,用旋涂法制备了偶氮主客体掺杂薄膜,并用电晕极化的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厚度条件下使分子取向,通过测量极化前后紫外-可见吸收谱,研究了平均取向因子的变化,并和二次谐波产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厚度相同的偶氮薄膜,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取向因子增大,但二次谐波信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温度越接近聚合物玻璃转变温度,分子越容易取向,但温度过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变为粘滞态,部分偶氮分子容易在高温下蒸发掉,导致二次谐波信号强度降低,而平均取向因子增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针-板电极电场造成薄膜内部电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极化效率降低,平均取向因子不断减小,二次谐波信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电晕极化 平均取向因子 偶氮化合物 主客体掺杂 紫外-可见吸收谱 corona poling average alignment factor azo-dye compounds guest-host system UV-Vis spectra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 23(10): 28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 吉林 长春130023
2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吉林 长春130023
以乙二胺为核, 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酯胺解反应这两个重复的步骤, 合成了0.5~5.0代PAMAM树枝状大分子, 使用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 碳核磁共振波谱(13C NMR)和质谱(MS)等证明了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 同时对不同代数树枝状大分子的紫外及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发现整代树枝状大分子和半代树枝状大分子由于端基的不同,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紫外吸收峰位, 而紫外吸收强度与树枝状分子的分子骨架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没有传统的荧光发射基团, 但PAMAM树枝状分子却表现出特有的荧光现象, 本文对PAMAM树枝状分子的荧光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树枝状大分子 迈克尔加成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Dendrimer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UV-Vis spectra Fluorescence Spectr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2): 42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 南昌330047
2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西 南宁530007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紫外可见光谱、 激光纳米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自制的辛烯基琥珀酸酶解淀粉酯(EOSS)的性质和结构。 轻度酶解淀粉经辛烯基琥珀酸接枝改性后, 反应只引入辛烯基琥珀酸基团; 酯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 而对淀粉颗粒的晶型无影响; EOSS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且透明度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大; EOSS制成的油脂乳状液粒度小, 粒径大小分布均匀, 具有较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以EOSS为壁材,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油脂微胶囊颗粒包埋效果良好。 实验结果表明, 制备的EOSS具有良好的性质和结构, 可作乳化剂和微胶囊壁材。
辛烯基琥珀酸酶解淀粉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紫外可见光谱 激光纳米粒度仪 电镜扫描 Enzyme and 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modified st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UV-Vis spectra Laser nano size detect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30(11): 2923
作者单位
摘要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采用柠檬酸根为保护剂,通过水合肼还原的方法,在水相中合成了Au/Ag合金纳米粒子,UV-Vis光谱中只观察到一个位于单金属Ag和Au之间的等离子体共振峰,并且合金溶胶的最大吸收峰随着溶胶中Au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呈线性变化。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组分的溶胶与HCuCl4溶液的反应过程,结果显示,溶胶的紫外-可见吸收峰随着HCuCl4的加入量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其中有一紫外吸收峰随着HCuCl4的加入而呈线性变化的区间,分析后认为这一过程为合金的去合金过程。
Au/Ag合金溶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去合金化 Au/Ag alloy colloid UV-Vis spectra Deallo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10): 2815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