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2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08
针对Micro-LED器件微型化带来的尺寸效应、高速巨量转移、发光器件与驱动背板的高精度键合等问题,本文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种垂直结构的交流驱动无电学接触型GaN基Micro-LED器件,研究了其光电特性。结果表明,器件电路模型可等效为RC电路,随着交流驱动信号频率的增大,器件等效阻抗先快速减小后趋于稳定。当频率固定时,器件I-V特性呈线性关系,器件等效阻抗稳定,器件亮度随着驱动电压增大而增强。当驱动电压固定时,器件在16~22 MHz频率范围内达到最大亮度,且亮度随频率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此外,由于回路呈电容特性,无电学接触型Micro-LED器件存在发光延迟效应和电流超前效应。对比传统Micro-LED器件,无电学接触型Micro-LED器件与外部电极无电学接触,在交流驱动条件下实现内部载流子复合发光,有望解决Micro-LED芯片微型化带来的技术难题。
Micro-LED器件 氮化镓 无电学接触 交流驱动 光电特性 Micro-LED device GaN non-electrical contact alternating-current drive phot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发光学报
2023, 44(12): 2242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2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08
针对传统Micro?LED芯片巨量转移与键合、发光芯片与驱动电极高质量接触等技术难题,本文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工艺制备无电学接触型氮化镓基Micro?LED器件,研究了器件的伏安特性、亮度?频率特性、发光延迟特性及阻抗?频率特性等光电特性,并分析了器件工作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交流驱动的无电学接触型Micro?LED器件的电流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I?V特性呈线性关系。在20Vpp的驱动信号下,器件亮度随频率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频率为25 MHz时,器件亮度达到最大,且发光峰值滞后于电流峰值,说明器件的发光存在延迟。器件的等效阻抗随着频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器件在频率53 MHz附近出现负电容现象。
Micro-LED器件 氮化镓 无电学接触 交流驱动 光电特性 Micro-LED device GaN non-electrical contact alternating-current drive phot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发光学报
2022, 43(10): 159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邮电大学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江苏省生物传感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3
2 南京邮电大学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江苏省生物传感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光电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发光二极管(LEDs)作为固态照明和显示设备的核心单元, 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 一般将LEDs分为恒压或直流驱动的LEDs (DC-LEDs)以及交流驱动的LEDs (AC-LEDs)。与DC-LEDs相比, AC-LEDs不仅可以避免载流子大量累积所导致的亮度和效率降低, 并且无需变压与整流系统即可接入交流电系统中, 大幅简化了器件集成工艺, 因此AC-LEDs展现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此, 本文介绍了AC-LEDs的发光机制, 总结了包括双绝缘、单绝缘、双注入、串联和平行结构在内的几种常见结构类型; 综述了各类AC-LEDs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各种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发现器件内部载流子的传输平衡和绝缘层的高介电性质是实现AC-LEDs高性能的关键因素; 本文最后探讨了AC-LEDs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交流驱动 有机发光二极管 绝缘层 载流子产生 频率 alternating curr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insulator carrier generation frequency 
液晶与显示
2021, 36(1): 21
作者单位
摘要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吉林 长春 130012
采用半透明的镁银合金阴极成功制备了直流驱动的绿光透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利用半透明的镁银合金中间连接层连接两个发光子单元的新型器件结构, 从而成功实现了交流驱动的绿光透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铟锡氧化物和镁银合金两侧的出光方向上, 器件的光谱完全一致, 最大亮度分别达到1 374 cd/m2和283 cd/m2, 最高效率分别达到26.1 cd/A(8.1 lm/W)和3.5 cd/A(1.7 lm/W), 铟锡氧化物一侧的性能较好是由于铟锡氧化物电极和镁银合金中间连接层的透过率不同形成的。在低频交流电驱动下, 器件的两个发光子单元交替发出绿光; 而在高频交流电驱动下, 由于人眼无法分辨交替点亮时的闪烁, 两个发光子单元对于人眼而言则是同时且稳定地发出绿光。
交流驱动 透明 有机发光器件 alternating current driven transpar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发光学报
2021, 42(2): 15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邮电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西安 710121
2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49
以双极性材料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为主体,绿色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4s,6s)-2,4,5,6-tetra(9H-carbazol-9-yl)isophthalonitrile(4CzIPN)为客体,制备了一种多层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改变4CzIPN的掺杂浓度,研究了掺杂浓度对器件光电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发现4CzIPN掺杂浓度为12%时器件性能最佳.通过设计正向恒流反向恒压的交流驱动电路并对交流驱动电路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驱动方式对延迟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寿命的影响,揭示了交流驱动参数对延迟荧光器件寿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使用频率为50 Hz,反向偏压为0 mV,50%占空比的交流驱动时,可获得更高的器件寿命.通过比较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下相同器件的寿命曲线,发现使用交流驱动时器件寿命是直流驱动时的1.5倍左右.
有机半导体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激活延迟荧光 稳定性 掺杂浓度 交流驱动 Organic semiconduct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Stability study Doping concentration AC driving mode 
光子学报
2020, 49(1): 012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技术部, 重庆 400700
残像是影响TFT-LCD画面品质的重要因素, 也是发生原因最为复杂的一种不良。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定量测量残像水平的方法, 同时对TFT特性引起的残像不良进行了实验研究, 得到了由TFT特性引起的交流(AC)残像发生规律及发生机理。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残像画面黑白格亮度与TFT漏电流变化曲线, 同时结合像素充放电计算公式进行电压差模拟, 发现黑白格像素放电差异导致的像素保持电位差异(ΔV>12.5 mV)是发生残像的根本原因。根据以上机理, 本论文提出了两种方法改善此类残像。第一种是通过改善TFT a-Si成膜工艺减小漏电流(<50 pA), 同时提升TFT特性的稳定性, 可以减小棋盘格画面残像评价导致的TFT转移特性曲线偏移; 第二种是通过改变栅压低电平, 避开关态时不同显示区域的TFT漏电流差异峰值; 以上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改善残像(ΔL<0.5 cd/m2)。
残像 薄膜晶体管 交流驱动 漏电流 保持电压 image sticking TFT AC driving leakage holding voltage 
液晶与显示
2018, 33(3): 19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44
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北京 100016
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北京 100016
制备了以聚合物为主体的磷光掺杂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引入空穴阻挡层改善了载流子注入平衡,从而改善了器件的发光性能,通过比较直流和不同频率交流驱动下的电致发光.发现器件的发光随交流驱动电压的频率增大而减小。分析认为,频率影响到对空穴和电子的渡越时间。进而影响到其复合发光的几率。
聚合物电致发光 交流驱动 载流子复合 磷光 PLED AC driving carriers combination phOsph0rescence 
现代显示
2009, 20(10): 45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4
驱动方式被认为是提高OLED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采用优良的蓝光材料AND并用NPB掺杂,制备了一种蓝光器件。通过对器件加反向电压处理后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交流负半周期对OLED器件工作性能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对同一器件分别在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下做寿命测试对比实验,发现在交流驱动下器件的寿命提高很大。
交流驱动 反向电压 性能 寿命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C driving reversed-bias capability lifetime 
量子电子学报
2007, 24(2): 026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