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基本信息
创刊:
1984年 • 双月刊
名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英文: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主办单位:
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
主编:
芶清泉教授
副主编:
陈向荣教授(常务)
ISSN:
1000-0364
刊号:
CN 51-1199/O4
电话:
028-85405516
邮箱:
地址: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收发服务中心378号信箱
邮编:
610065
定价:
20元/期

本期栏目 2006, 23(z1)

MORE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第23卷 第z1期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研究室,成都,610054
我们从水的实验中发现了纳米水分子的存在,所谓的纳米水分子是由大量的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环状和线性的Clusters.我们用水的红外光谱发现了这种环状和线性的纳米水分子中的OH的对称和反对称振动分别对应于3415 cm-1 和3281 cm-1与3163 cm-1和3037 cm-1峰.又从水分子的极化实验,一阶相变的特点和庞建立的氢键系统中质子传递的理论所得出的结果进一步从实验和理论上证明了这种纳米水分子在水中的存在.这种纳米水分子能够导电,并能被磁化.因此,它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水的传统认识,并能对很多水的奇特能加以清楚的解释.
纳米水分子  环状和线性氢键链 红外光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原子和分子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65
2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65
3 西华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南充,637002
基于LeRoy与Bernstein的工作,孙卫国等最近建立了计算精确的双原子分子离解能的新解析表达式.应用该公式和最近建立的研究双原子分子精确振动能谱的代数方法(AM),我们研究了一些双原子分子部分电子态的分子离解能,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新解析式获得的精确分子离解能与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该式在理论上提供了获得精确分子离解能的物理新方法.
代数方法 双原子分子 离解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0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01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05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11
作者单位
摘要
新疆大学物理系,乌鲁木齐,830046
二步激发Cs原子至8S态,测量了碰撞转移过程Cs(6P)+Cs(5D)→Cs(6S)+Cs(nL=9S,5F)的截面,测量由7D,9S和5F态发射的荧光强度,从荧光强度比和σ(7D)值得到了σ(9S)和σ(5F),而σ(7D)已经进行过绝对测量,截面值σ(9S)和σ(5F)分别为8.7×10-15和1.3×10-14?cm2.讨论了能量转移过程9S+6S5F+6S对σ(9S)和σ(5F)的影响.
碰撞能量转移 荧光 截面 Cs原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16
作者单位
摘要
安徽皖西学院数理系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六安,237012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有效电荷Zeff的解析形式.研究发现:有效电荷Zeff与入射电子的能量和散射角有关.当入射电子处在有效电荷库仑场的情形下,我们计算了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并发现现有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好的一致.
初通道 库仑波 有效电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19
作者单位
摘要
新疆大学物理系,乌鲁木齐,830046
在Cs蒸气密度为1013 cm-3量级范围内,研究了6P3/2+6P3/2→6DJ+6S碰撞能量合并过程.利用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共振激发6P3/2态,利用另一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单模激光束作为吸收线探测激发态原子密度及其空间分布,吸收线调至6P3/2→8S1/2跃迁,并可平行于泵浦激光束移动.由激发态原子密度和谱线的荧光强度比得到碰撞能量合并的截面.碰撞转移到6D5/2和6D3/2的截面分别是(4.1±1.8)×10-15和(2.2±1.0)×10-15?cm2.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碰撞能量合并 截面 激发态原子密度 荧光 Cs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贵州师范大学理学院,贵阳,550001
2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65
用量子力学理论研究He-HD,HT, DT系统弹性和非弹性碰撞转动激发.当入射原子能为0.3 eV时, 用密耦方法计算了收敛的分波截面,用奥本-海默近似来决定He-HD, He-HT及He-DT相互作用势能面,对非对称替代分子与氦原子碰撞分波截面进行了仔细讨论和比较,并得到比较规律的变化结果.
分波截面 非对称同位素替代 转动激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2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
2 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绵阳,621900
基于Dirac-slater自洽场方法,本文计算了C元素各价离子从低能到高能的光电离截面,考察了多极效应、相对论效应在不同能区对光电离截面的影响,并研究了光电离截面随光子能量、电离度、不同壳层变化的规律.通过各种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Kramers公式的适用性.计算中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我们采用了Grasp2程序包输出的束缚态波函数替换自洽场的波函数.
Dirac-slater自洽场方法 光电离 多极计算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3
作者单位
摘要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本文研究了C20团簇在几种金属氧化物(Al2O3,SiO2)中穿行时发生的库仑爆炸过程.采用线性介电响应理论,并结合Mermin形式的介电函数,得到了团簇中各组成离子的空间感应势,其中组成团簇中各组成离子的电荷分布情况由Brandt-Kitagawa有效电荷理论模型来描述.通过求解运动方程得到离子团结构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并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爆炸过程中的多重散射现象.我们发现,尾流效应使团簇的空间结构和电荷分布呈现非对称性.
离子团 尾流效应 库仑爆炸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3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合肥,230026
2 武汉理工大学化工系,武汉,430070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26
本文使用激光诱导瞬态吸收光谱装置,研究了C60激发三重态在乙腈/甲苯混合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得到了3C60的激发态寿命、自猝灭速率常数和时间分辩的瞬态吸收光谱.此外,实验中引入了哌嗪作为激发三重态猝灭剂.我们发现哌嗪能有效的猝灭3C60,猝灭速率常数kq接近扩散控制极限.改变混合溶剂的比例,相应的猝灭速率常数值也发生变化,即kq随混合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加,随溶剂粘度的增加而减小.稳态光解实验反映了反应物向产物转化过程中在紫外-可见波段吸收强度的变化.
激光闪光光解 激发三重态 哌嗪 C60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37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重庆,400044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团簇 (HgTe)n(n=1~8)的基态几何结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结合能等.比较了团簇(HgTe)n和(CdSe)n基态结构,能隙与结合能随尺寸变化关系的差异等.
HgTe团簇 基态结构 结合能 能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4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所,北京,100875
运用距离相关紧密结合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对金属原子团簇Na8的两种不同的异构体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零温下基态结构中不同原子到质心的不同距离,把Na8的两种异构体分为多个子系统.分别提取各个子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围绕质心的径向分布、无单位键长涨落、平均位移、扩散系数,发现尽管两个异构体的基态能量很接近,但他们的稳定性、熔化过程的热力学性质等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也反映了它们在几何结构上的差别.
紧密结合分子动力学 熔化 几何结构 Na8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4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3
2 南京大学物理系,南京,210093
采用低能团簇束流淀积(LECBD)装置,在不同温度的衬底上,制备得到不同形貌的锑化铟团簇颗粒,如三角形颗粒、六边形薄片和长方体颗粒等.形貌的差别认为是由锑化铟各向异性生长所致.
锑化铟 形貌 各向异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49
作者单位
摘要
河南大学物理与信息光电子学院,开封,475001
本文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MgBeN(N=1-7)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及其电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MgBeN(N=1-7)团簇最低能量结构的对称性与单一组分的铍团簇相比有所降低,Mg-Be最近邻原子间距和能隙随团簇尺寸的增加出现了振荡现象.从结构稳定性上来看,N=3是MgBeN(N=1-7)团簇的一个幻数.
MgBeN团簇 最低能量结构 电子性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5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兰州理工大学物理系,兰州,730050
2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XB2)2(X=Al,Be,Na, Mg)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电子结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和电荷特性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团簇的几何结构大多是平面结构,通常是B-B键和B-X键共存,较少出现X-X键.团簇的稳定结构中通常是几个呈负电性的B原子形成一个负电中心,而其他B原子和X原子处在端位,且显正电性.
Mg)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XB2)2(X=Al Be Na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2 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兰州,730050
利用遗传算法结合经验势对(AgBr)n(n≤6)的稳定结构进行了全面搜索,对较稳定的结构利用DFT方法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比文献报道更稳定的结构,并对其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
AgBr团簇 遗传算法 密度泛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6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新乡,453007
2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65
从第一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系统研究了碳分子线Cn(n=3~10)的电子结构特性.对优化结果分析发现,由于离域效应的作用,当n为奇数时,分子线基态为单重态,反之,当n为偶数时,三重态为其稳定的基态.对其电子结构分析可得,随着n的增加,体系能量逐渐降低;同时本文确定了分子线体系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EH、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能量EL与n的关系式,即EHn-2<EHn<EHn+2,ELn-2>ELn>ELn+2.因而碳分子线的费米能级会表现出特有的奇偶性.该工作将有利于准确认识分子器件的伏安特性,设计出良好性能的分子器件.
碳分子线 电子结构 离域效应 费米能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64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大学数理学院物理系,重庆,400044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CuN(N=80、140、216、312、408、500、628和736)纳米团簇在热化和冷凝过程中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模型采用的是Johnson的EAM作用势.模拟结果表明:铜团簇的熔点和凝固点随其尺寸线性增加,并逐渐向大块晶体靠拢;所有团簇的凝固点都低于熔点,出现凝固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在熔点和凝固点附近,团簇都具有负热容特性,负热容是由相变前后团簇内部结构突变引起的.
铜原子纳米团簇 分子动力学模拟 热力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67
张艳萍 1,2,3张丰收 1,4蒙克来 1,2,3肖国青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4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所,北京,100875
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和局域密度近似方法,计算了水分子H2O在速度为12.5 a0/fs的重离子C+和C2+作用下产生的各种电荷态的水分子离子的几率,平均逃逸电子数和偶极矩的变化随时间的演化.计算结果表明,在重离子势最大时,电偶极矩的变化最大;重离子远离分子时,重离子的电荷态越高,产生高电荷态分子的几率反而越小.
重离子 离化几率 水分子 含时局域密度近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7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7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0
3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西安,710049
4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兰州,730000
建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320KV-ECR离子源表面物理实验终端,阐述了该实验终端的关键技术参数,描述了即将开展的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的物理研究工作及其研究意义.
高电荷态离子 表面物理 可见光 X射线 离子溅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7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合肥,230026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0
用B样条基组展开方法结合模型势计算了里德堡钠原子抗磁谱和相应的振子强度谱. 径向和角向均采用高阶B样条基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R-矩阵和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R-matrix+MQDT)法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几种理论结果在我们所研究的能区内符合得非常好.本文方法较R-matrix+MQDT法简单,易于推广到交叉电磁场中里德堡原子的精确谱的计算中.
B样条基组 R矩阵 能谱 振子强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79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兰州,730000
本文报道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ECR源引出的高电荷态离子207Pb36+入射到金属Nb表面产生二次离子溅射的实验测量结果.实验发现,二次离子产额Y随入射初动能Ek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小的关系,二次离子产额有一个峰值.理论分析认为,这一过程是势能沉积作用与线性级联碰撞过程协同作用的结果.
高电荷态离子 二次离子产额 线性级联碰撞 势能沉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8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12
2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12
3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12,长春,130012
本文运用广义Floquet方法找到了一组分子转动态的特殊相干叠加态,从该态出发,分子的过场取向可被延续任意长的时间;运用双重复周期的外场,我们在外场脉冲时间间隔较大的不利情况下提高了分子取向程度,并且分析了Floquet方法下分子取向的优点及获得高程度取向的机制.
分子取向 Floquet理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8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谱学实验室,合肥,230031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彻馄籽笛槭?合肥,230031
在我们自己研制的具有恒温加热进样系统的激光质谱仪上实验获得了气相萘分子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REMPI-TOFMS),以及萘母体离子C10H+8和一些主要碎片离子C8H+6、C6H+6、C5H+3、C4H+3、C3H+3在264~280 nm的分质量光谱.结合在266 nm激发波长下实验得到的这些离子的光强指数及不同激光能量下的分支比,对母体离子及主要碎片离子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在该波段范围内,萘母体分子首先吸收一个光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分子再吸收一个光子而电离产生母体离子C10H+8;碎片离子C8H+6、C6H+6、C5H+3、C4H+3、C3H+3则是由母体离子进一步吸收光子解离形成的,并给出了可能的解离通道.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分质量光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9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绵阳,621900
利用从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面反射后汇聚于另一个焦点及布拉格衍射的特点,研制了双通道椭圆弯晶谱仪(以下简称"弯晶谱仪").采用独特的双通道结构能够对高温等离子体所发出的X射线同时进行空间和时间分辨测量,测量的波长范围为0.2~2 nm,布拉格角的覆盖范围是30°~67.5°.阐述了弯晶谱仪的基本结构.重点介绍了对LiF分光晶体进行的X射线衍射实验及在"星光Ⅱ" 激光装置上进行的激光打靶实验.得到了钛等离子体X射线的发射谱图像,经过分析,发现弯晶谱仪的空间分辨率能够达到0.0011 nm.最后,提出对弯晶分析器的特性、制作工艺及检测方法还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弯晶谱仪 激光等离子体 X射线光谱 弯晶分析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95
作者单位
摘要
贵州大学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机对激光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室温大气压下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测研究.对等离子体持续过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验分析,提出等离子体在通道内突然消失的可能机制,并为进一步控制等离子体的形成提供了实验基础.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激光微加工 动态过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199
作者单位
摘要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济南,250014
当改变能量、位置或场强等参数时,电磁场中里德堡态的原子、分子和离子等体系将出现分岔现象,从而导致波函数在分岔点附近发散,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不再适用.本文分析并计算了平行电磁场中的H-光剥离电子轨道的分岔现象,并采用统一近似的方法进行定域修正,从而消除了分岔点的奇异性,得到了合理的光剥离电子流的分布.
光剥离电子流分布 分岔 统一近似 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12
2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12
本文采用SMT (simple man's theory) 仔细分析了一维普薛耳-特勒势(P-T势)模型原子在高、低频组合强激光脉冲辐照下电子的动力学行为.并且, 在此基础上,着力讨论了电离电子在激光脉冲策动下回核并与之复合从而发射高次谐波的平台结构.采用一种特殊设计的高、低频脉冲组合方案,使谐波发射效率较之于只用单一低频激光时的谐波发射效率提高两个数量级.
高次谐波发射 组合激光 模型原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0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新乡,453002
2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在椭球坐标系下,采用B样条基组方法计算了磁场范围在0-1000 a.u.下氢原子低能态能量以及实验室磁场下(几个特斯拉)氢原子里德堡态的能级,得到了至少9位有效数值的高精度能谱并与文献中的精确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方法为精确计算强磁场下原子能谱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方案.
椭球坐标 B样条基组 强磁场 能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1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济南,250014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强激光非线性条件下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过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强场效应.由于这种效应不能用传统的量子微扰论来处理,"缀饰态"模型方法提供了物理图象清晰的处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案.本文基于含时波包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将激光场看作经典场,利用"缀饰态"模型研究了强场下双原子分子(NO、RbI等)的多光子电离过程.研究表明,激光场的强度、泵浦-探测脉冲延迟时间等对多光子电离光电子能谱的形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由光诱导势引起的.另外,在研究具有两个连续态的RbI体系时,自电离现象的发生也与势能面的交叉密切相关,并受外场强度的影响.本文计算模拟外场中分子的光电子能谱时所得到的强场效应对理解和实现原子分子过程的激光操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场效应 含时波包动力学 多光子电离光电子能谱 自电离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610054
2 攀枝花学院电信信息工程学院,攀枝花,617000
3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54
考虑非对称势和阻尼下,研究庞小峰教授提出的氢键系统质子传递理论模型,其模型存在扭结孤子激发,给出孤子传递的精确解及质子传递的速度.
氢键系统 非对称双势阱 扭结孤子 质子传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18
作者单位
摘要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
在600 eV, 1200 eV, 2400 eV三个入射能下首次实验测量了环己二烯的价壳层电离能谱和内价分子轨道4a的电子动量谱,并将实验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和Hatree-Fock在不同基组下的计算作了比较.
环己二烯 内价分子轨道 电子动量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2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疆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
3 西安邮电学院基础部,西安,710061
文章对梯形三能级系统中自发辐射的相干控制进行了分析,采用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为双激光场驱动的物理模型.通过变换驱动激光场之间的相对相位得到了一些主要结果,共振激发时,谱线呈现出三个谱峰的对称形式.当初始相位相同时,两边辐射峰值较高而中间峰值较低.随着初相位差的增加,两边谱峰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谱线的高度逐渐下降,中心谱线的高度随着初始相位差的增加逐渐增大,宽度逐渐变小,直至成为一条较为尖锐的线,实现了对两边谱峰的完全抑制效应.采用下能级为双激光场激发的梯-型三能级系统,通过变换激光场之间的相对相位,实现了对激发态自发辐射的量子相干控制,观察到自发辐射光谱的抑制及谱线的猝灭等效应.
量子光学 梯-型三能级 自发辐射 量子相干控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25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组,上海,200240
在分子尺度上如何产生、控制超导是实现常温超导材料的理论基础.外部的应力会导致分子的变形,这种变形会改变电子云的运动.把电子云的位置空间波矢函数的变化视为广义的位移场,构造一个电子云的局部空间变形.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条件下,就得到电子云的位置空间波矢运动方程.结果表明,对磁场应力,电子云空间将出现定向扩张,导致出现过分子中心位置、沿宏观转轴方向不变、在转动平面上衰减很快的量子化电荷密度("电流涡").经由局部电磁场的运动方程,建立了变形原子分子中的宏观局部磁场、超导电流密度和局部电子云电子密度满足的运动方程.该方程为超导方程.这一结果对解决外部应力作用下超导的临界出现条件提供了一个关于分子结构的宏观唯象理论.
分子变形 超导条件 超导方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31
作者单位
摘要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新乡,453007
在扩展的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势能面基础上,利用准经典轨线法在碰撞能Ecol=3.67 kcal/mol下研究了Cl+CH4→HCl+CH3和Cl+CD4→DCl+CD3反应,在质心系计算得到四个广义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2π/σ)(dσ00/dωt)、(2π/σ)(dσ20/dωt)、(2π/σ)(dσ22+/dωt)、(2π/σ)(dσ21-/dωt)和k-k′-j′三矢量相关的极角分布p(фr)、k-j′两矢量相关的p(θr)分布以及用θr和фr表示的产物转动角动量的空间分布.计算结果与有关实验及理论结果符合得很好,讨论了氯与甲烷和重氢甲烷反应的立体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准经典轨线 矢量相关 同位素效应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36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41
作者单位
摘要
聊城大学教育传播技术学院,聊城,252059
研究了含Kerr介质高Q腔中单个二能级原子与双模量子化光场发生Raman耦合过程的腔场谱,给出原子初态处于基态而初始光场为数态时的数值结果.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两模腔场谱均为双峰结构.Kerr效应对真空场谱结构无影响.在弱场条件下,Kerr效应的增强会导致各模高频峰明显增高,而低频峰明显降低;在强场条件下,各峰峰位都随着Kerr效应增强明显右移,谱结构整体偏离原共振频率.
量子光学 腔场谱 Kerr效应 Raman相互作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4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实验室,北京,100088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3 Weck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NV 89154-4003, USA
4 
利用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我们研究了基态的O3+(2s22p2P)与氢分子碰撞的解离电荷转移过程.分子轨道强耦合计算中采用了自旋耦合价带理论计算的三原子分子势能面和径向耦合矩阵元.对氢分子的自身转动,我们采用无限阶的冲量近似方法.在入射离子能量为0.1 eV/u到500 eV/u的能量区间,我们得到了非解离碰撞过程的振动态选择单电子俘获截面和解离碰撞过程的单电子俘获微分截面,发现解离碰撞截面大约占非解离过程的10%.这表明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包含解离俘获过程的贡献.
解离电荷转移过程 全量子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 无限阶冲量近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49
作者单位
摘要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济南,250014
本文以4,4'-二巯基联苯分子为研究对象,利用从头计算方法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了苯环之间的不同位置取向对分子的电子结构以及该分子结的伏安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苯环扭转角不同会改变分子的电子结构,扭转角的增大会导致分子轨道的扩展性变差,从而使体系的导电性能降低.
分子器件 伏安特性 分子电子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53
作者单位
摘要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
利用第三代电子动量谱仪首次获得了四氢呋喃和二恶烷HOMO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并将实验结果与不同构象的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四氢呋喃的C1,CS构象和二恶烷C2h构象的理论曲线分别与各自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四氢呋喃 二恶烷 电子动量谱 分子构象 赝转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都,610068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629000
用CASTEP软件包中的GGA/RPBE基组,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空气中主要成分H2O、O2、CO2、HCl、N2在LiH表面的最佳吸附方式,优化结构后的离解能、布居数和态密度.由吸附前后的态密度(DOS)图和电子转移数可知,H2O、O2发生的是化学吸附,CO2、HCl、N2发生的是物理吸附.
吸附 成键 DOS图 LiH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59
作者单位
摘要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大连,116029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Ti19+离子1s23d~1s2nf(4≤n≤9)的跃迁能、振子强度及1s2nf(n≤9)态的精细结构劈裂.通过确定该Rydberg系列的量子数亏损,进而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将上述分立态振子强度与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在电离阈附近束缚态间的跃迁振子强度与束缚态-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实现了Ti19+离子量子跃迁特性的全能域理论预言.
Ti19+离子 跃迁能 精细结构 量子亏损 振子强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6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65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和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对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体相α-LaNi4.5Al0.5H0.5的晶体结构、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对α-LaNi4.5Al0.5H0.5从能量角度计算得出H原子最可能占据6m格位,并给出了态密度(DOS)和电荷密度图,分析了H与Al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H的加入对固溶体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的相当好.
LaNi4.5Al0.5合金 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 第一性原理 固溶体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63
作者单位
摘要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
首次获得了环戊酮分子8a1轨道的电子动量谱的实验结果,并且给出了价轨道的电离能谱信息.实验用非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的能量多道型电子动量谱仪完成,入射电子的能量为1200 eV和600 eV加结合能.Ha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环戊酮 电子动量谱 价轨道 密度泛函 Hartree-Fock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67
作者单位
摘要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
首次用基于格林函数ADC(3)方法研究电子动量谱,并利用该方法和新研制的高效率高精度电子动量谱仪研究了CH2F2的价轨道和伴线结构.
格林函数ADC(3) 电子动量谱 关联 伴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71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省生物电磁学与生物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4
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系北京,北京,100865
3 北京清大华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865
我们用动物实验研究了磁处理的磁能活化水的生物效应.这个磁能活化水是用4400Gs的磁场处理后得到的.在磁能活化水对高血脂Wister大鼠的血常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肝组织中有关自由基代谢的生化指标以及老鼠的脾脏系数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在高脂饲料的喂养下实验组大鼠的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同时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增重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大鼠,说明磁能活化水有一定的降血脂的能力.同时,在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测定中看出实验组大鼠的高切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说明饮用磁能活化水的大鼠的红细胞变形性要好于饮用普通水的大鼠.
磁化 活性水 高血脂 血液流变学 血液生化指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75
作者单位
摘要
1 皖西学院数理系,六安,237012
2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230039
研究了两纠缠原子与相干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场熵的时间演化特性,运用全量子力学理论和数值方法,讨论了初始两原子所处的纠缠状态、纠缠度和腔内光场的强弱对场熵的影响.
纠缠原子 纠缠度 相干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78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应用连续扭曲波程函初态近似方法(CDW-EIS)计算了入射粒子能量从30 keV到10 MeV α粒子与各价碳原子1s壳层的碰撞电离的总截面,进而得出在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trolled Fusion, 简称ICF)聚变条件下该反应的速率系数.同时利用Bethe公式,我们也计算了电子与各价碳原子1s壳层碰撞电离总截面及ICF环境下该反应的速率系数.通过比较α粒子及电子与碳原子碰撞K-壳层电离Kα信号贡献大小,探讨Kα信号利用诊断α粒子分布的可能性.
粒子碰撞过程 连续扭曲波程函近似方法 速率系数 ICF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83
作者单位
摘要
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济南,250014
在密度泛函水平上,利用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特性.计算出了该分子在低能量范围内的最大双光子吸收截面为6.47×10-47 cm4 s/photon,与实验符合的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具有较强的双光子吸收特性,是较好的双光子吸收材料.
单光子吸收 双光子吸收 响应函数方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87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29
刘玲 1刘春雷 1颜君 1王建国 1,2[ ... ]J K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实验室,北京,100088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3 J KMacedonia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P.O.B. 428, 1000 Skopje, Macedonia
4 ANEV KMacedonia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P.O.B. 428, 1000 Skopje, Macedonia
应用双中心的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He2+-He碰撞中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单电子俘获总截面及各个次壳层的态选择截面,并与其它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我们的理论结果与实验很好的符合.针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最近的实验测量,我们也计算了电荷转移过程的微分截面.
电荷转移过程 双中心原子轨道方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34
PANG Jin-qiao WU Ze-qing [ ... ]Jun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37
作者单位
摘要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所,上海,200433
本文在偶极近似下,采用准相对论扭曲波近似方法系统得计算了10种类氦离子辐射复合到2P子壳层中发射光子的各向异性因子、角分布和极化,给出了各向异性因子的经验公式.
辐射复合 各向异性因子 角分布 极化 经验公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2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计算了类氦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截面.分析了类锂镁离子高n双电子伴线结构及其对类氦镁离子Kα共振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类锂镁离子高n双电子伴线和类氦镁离子Kα共振线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混合,会导致Kα共振线强度的增加、谱形的加宽以及位置的移动.
双电子伴线 共振线 双电子复合 截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41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上海,200237
基于自由电子气近似,可得到很多种不同的交换参数的理论算法.本文利用这些交换参数模型,对Na原子的主线系4p~15p的激发态能级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认为基于维里定理的交换参数算法应更优于其它理论模型.
交换参数 激发态 主线系 能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徐州,221008
2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上海,200093
利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通过对最弱受约束电子的识别,将Martin公式推广到了多电子原子系统.依此研究了B原子的2s2np(n≥30)系列Rydberg能级,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二者的相对误差小于6.59×10-5,达到了很高的精度.
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 B原子 Rydberg能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48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59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北京,100081
采用鞍点变分方法和鞍点复数转动方法,并考虑相对论修正和质量极化效应,计算了类铍内壳激发态1s2p33Po的俄歇宽度、俄歇电子能量和俄歇分支率.同时还对1s2p33Po态到1s22p3p3Pe态(Z=4~10)的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和其他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
类铍离子 俄歇宽度 振子强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64
作者单位
摘要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430072
本文用B样条方法计算了受限氦原子的能级与波函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氦原子的跃迁谱特性,发现了在限制势的作用下,氦原子跃迁谱有非常强的共振增强现象出现.
B样条 氦原子 共振增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67
作者单位
摘要
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大连,116029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Sc+18离子1s23d-1s2nf(4≤n≤9)的跃迁能和1s2nf(n≤9)态的精细结构. 依据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该Rydberg系列的量子数亏损,用这些作为能量的缓变函数的量子亏损,可以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可靠的预言. 利用在计算能量过程中确定的波函数,计算了Sc+18离子1s23d-1s2nf的偶极跃迁在三种规范下振子强度;将这些分立态振子强度与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在电离阈附近束缚态-束缚态跃迁振子强度以及束缚态-连续态跃迁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将Sc+18离子的这一重要光谱特性的理论预言外推到整个能域.
Sc+18离子 跃迁能 量子亏损 振子强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7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54
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3 北京清大华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4
磁化水具有比普通水更小的簇合分子,具有硬度、pH值、含氧浓度均增加的性质.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量了大豆与玉米实验组与空白组的叶绿体的红外光谱,发现两者在酰氨键的振动吸峰处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验组的吸收明显强于对照组,说明磁化水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的生物效应.
磁化水 生物效应 红外光谱 叶绿体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70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本文理论计算了ICF等离子体中离子或原子的发射谱线线形函数,该线形主要是由Stark效应产生的.我们的研究表明该谱线线形函数的宽度随电子温度变化很缓慢,而随电子密度变化很敏感.结合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利用实验测量的氩(Ar)和硫(S)的α线与β线的线强比,分别估算出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为885 eV和793 eV.通过理论计算的Stark线形函数与ICF实验谱线的比较,估算出ICF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Ne=1.0×1024.
谱线线形函数 Stark效应 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73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新大集团高技术研究所,重庆,408200
本文利用笔者发明的"原子内电子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设备"(于2005年3月2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专利号:ZL00105041.9),对氢原子、氦离子、氦原子内旋转运动着的电子在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时的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进行了实测与研究,首次实现了氢原子内电子运动参数的精确测量,氢原子的电子在发射(巴尔末谱线系)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时分别所对应的电子运动瞬时速度(km/s)是:5173.9740,4899.4164,5510.2393,4673.4087,5860.4100,4313.0330;和分别对应的轨道半径(×10-12 m)是:9.4640,10.5540,8.3440,11.6000,7.3770,13.6200.此结果与过去用其它方法实测的氢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32×10-12 m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断定,用此方法测量的原子内电子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数据是非常精确的.原子结构的动态"行星"模型图像第一次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标志着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对"测不准原理"长期争论的结束;爱因斯坦的决定论观点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氢原子内旋转运动着的电子发射红、绿、兰、紫、紫外1、紫外2电磁波时,它所处的位置, 运动速度不同.每一个小周期内,电子发射两次电磁波.电子发射电磁波时,在一个位置上的运动速度较快,而在另一个位置上则较慢,即电子时而加快,时而又减慢;电子时而靠近原子核,进而又远离原子核,电子围绕原子核的旋转运动半径R 成周期性的变化;同时,电子旋转运动速度的大小也成周期性的变化,这正反映了原子的振动规律性.通过对氦离子、氦原子内旋转运动着的电子在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时的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实测、研究,发现氦原子的外层电子电离后,内层电子将作减速运动,并且内层电子的轨道半径将变大.氦原子内、外层电子在发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时,所处的位置、运动速度均不相同;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并非以其所在轨道半径的大小而成比例地增大或减小.实测证明:电子发射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只取决于电子作减速运动的负加速度的大小.在每一个小周期内,电子发射两次电磁波,电子发射电磁波时,在一个位置上的运动速度较快,而在另一个位置上则较慢,即电子时而加快,时而又减慢;电子时而靠近原子核,进而又远离原子核,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半径R成周期性的变化,同时,电子旋转运动速度的大小也成周期性的变化.以上所测氢原子内电子的旋转运动轨道平均周期是:0.79097372~1.98414850×10-17 s(注:1飞秒=10-15 s);以上所测氦原子内电子的旋转运动轨道平均周期是:4.764819~114.76487×10-22 s.
发射光谱 电子运动 瞬时速度 轨道半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7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应用离子束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北京,102413
负离子与原子碰撞的电子脱附过程是普遍存在于等离子体物理、天体物理、电离层物理学中的重要过程.实验和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离子与原子作用过程以及负离子结构的认识.本文主要介绍负离子的双电子脱附截面测量实验装置,并给出对于H-与He碰撞的双电子脱附截面的测试结果以及与其他实验数据的比较,证明我们的装置是可靠的.一系列的实验正在进行中.
负离子 双电子脱附 增长率方法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87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90
作者单位
摘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9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基于可以得到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对利用准相对论组态平均近似系列程序包计算的类氢、类氦、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原子参数进行了评估.发现对基态类氢、类氦和类锂氩离子的碰撞电离,在不考虑共振过程的情况下,我们的加交换的准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但对于激发态的碰撞电离过程,还有待于可靠的数据比较.此外对不同离化度的离子有很好的类氢近似标度规律.
电子碰撞电离 氩离子 参数评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 23(z1):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