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国防科技大学 空天科学学院, 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073
AB(O,N)3型钙钛矿氮氧化物是一类新型功能陶瓷材料, 具有独特的介电/磁/光催化等性能, 在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但传统制备工艺耗时长且产物纯度较低。本研究以尿素为氮源、金属氧化物为前驱体, 采用无压放电等离子烧结设备一步合成了钙钛矿氮氧化物SrTa(O,N)3陶瓷粉体, 并实现了快速致密化。深入研究了升温速率和合成温度对粉体组成与微观形貌的影响, 并对优化后制备的陶瓷块体进行了介电性能表征。结果表明, 较高的升温速率和适中的合成温度有利于氮化反应的充分进行, 在100 ℃/min和1000 ℃下制得的SrTa(O,N)3粉体纯度最高, 氧氮化物相含量约97%, 粒径分布区间为100~300 nm, Sr、Ta、O、N 四种元素分布均匀。较优的致密化工艺为烧结温度1300 ℃、升温速率300 ℃/min、保温时间1 min, 经烧结制得的SrTa(O,N)3陶瓷试片致密度可达94%以上, 且纯度很高, 该材料在300 Hz时的介电常数高达8349, 介电损耗为10-4量级, 优于文献报道值。本研究制备的SrTa(O,N)3陶瓷的高介电常数与致密度和纯度的调控密不可分, 这是因为气孔和杂质会降低材料介电常数, 高致密度和高纯度是SrTa(O,N)3氧氮化物陶瓷获得优异介电性能的关键。
钙钛矿 氧氮化物 尿素 放电等离子烧结 介电常数 perovskite oxynitride urea spark plasma sintering dielectric constant 
无机材料学报
2023, 38(8): 885
作者单位
摘要
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合肥 230601
以六水合氯化铝和尿素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在NH3气氛下通过湿化学法制备AlN粉体,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在900 ℃以上可获得六方AlN粉体;煅烧温度为1 000 ℃时获得的AlN粉体具有球形特征,粉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7.0 nm,平均粒径为159.5 nm。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表征了AlN粉体的微观结构。拉曼光谱结合能谱分析表明,存在于AlN粉体中的非晶杂质不是残留的含碳副产物,而是粉体表面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
氮化铝 尿素 六水合氯化铝 湿化学法 煅烧温度 氨气 水解 aluminum nitride urea aluminium chloride hexahydrate wet chemical metho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mmonia hydrolysis 
人工晶体学报
2022, 51(8): 1451
作者单位
摘要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
针对有机合成过程中碳及碳化物的残余,传统方法中普遍使用除碳的工艺,而很少有文章针对非晶碳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为此,本文采用高尿素含量的前驱盐体系,通过在氮气保护气氛中煅烧获得AlN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850~1 500 ℃温度范围内煅烧获得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对AlN合成过程中含碳产物结构形貌的变化,以及AlN和含碳产物之间相互的依存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N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无定形碳的石墨化转变,AlN颗粒的形貌也受含碳残余产物形貌的影响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非晶碳 粉体合成 AlN粉体 氮源 尿素 残余碳 石墨化 amorphous carbon powder synthesis AlN powder nitrogen source urea residual carbon graphitization 
人工晶体学报
2022, 51(6): 109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0
2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30070
电石渣作为一种工业废渣, 其碱度较高, 综合利用率较低。为了解决过量的电石渣, 利用电石渣的强碱性, 研究了电石渣对矿渣胶凝体系的碱激发性能。利用电石渣碳化反应可生成碳酸钙的特性, 探索了不同碳化制度对电石渣碱激发矿渣胶凝体系的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大掺量电石渣对矿渣胶凝材料有很好的碱激发效果, 生成大量的C-(A)-S-H凝胶, 而复掺粉煤灰和偏高岭土胶凝体系性能最佳; 电石渣-矿渣复合胶凝体系经过不同碳化制度处理后, 胶凝体系力学性能有效提升; 使用CO2气体作为外部碳化源, 材料基体表层生成致密结构, 基体力学性能提升; 使用尿素作为内部碳化源, 基体内部碳化均匀, 胶凝体系力学性能提升。
电石渣 矿渣 碱激发 胶凝材料 碳化 氢氧化钙 尿素 carbide slag slag alkali excitation cementitious material carbonation calcium hydroxide urea 
硅酸盐通报
2022, 41(5): 17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3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 230036
尿素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 但其活性高, 在土壤中水解后极易通过挥发和淋洗损失, 利用率低, 造成养分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 使用有机酸对尿素进行改性可以延缓尿素分解, 提高尿素利用率, 但有机酸与尿素的结合方式及其增效机理尚不明确。 研究中选取柠檬酸和水杨酸两种小分子有机酸作为添加剂, 分别加入到熔融尿素中, 获得柠檬酸尿素与水杨酸尿素。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材料的化学结构,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研究材料的物质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 尝试通过以上多谱学的分析方法, 明晰两种有机酸与尿素的结合方式。 结果表明, 柠檬酸和水杨酸与尿素结合后, FTIR在3 348 cm-1处产生了加强的伯胺振动峰, 推测小分子有机酸与尿素在伯胺处发生了反应。 XPS C(1s)和N(1s)图谱分别出现新的碳结构(—CX)和新的氮结构(—NX), 降低了柠檬酸/水杨酸中原有羧基碳结构和尿素中酰胺基氮结构的相对含量, O(1s)图谱出现C—OH化学键断裂, 表明, 柠檬酸/水杨酸的羧基与尿素的酰胺基相互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 LC-MS分析发现柠檬酸尿素/水杨酸尿素中的新物质可能是柠檬酸/水杨酸的羧基与尿素的酰胺基发生脱水反应, 生成含有O=C—NH—C(O)—NH2结构的物质。 因此, 利用光谱分析等手段明晰了有机酸与尿素的结合方式与结合产物特征, 为有机高分子与尿素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后续高效肥料增效剂的筛选提供了方向。
尿素 小分子有机酸 分子结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Urea 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 Molecular structure FTIR XPS LC-M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10): 31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宁波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01
2 中国科学院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浙江 宁波 31520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4 中国科学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科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由于优异的光学和机械性能,Y2O3-MgO复相纳米陶瓷被认为是红外透明陶瓷的重要候选材料。尽管如此,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严重的光散射和不必要的吸收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这阻碍了该材料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的应用。在目前的工作中,先通过尿素沉淀法制备了Y2O3-MgO核壳结构纳米粉体,然后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下制备了Y2O3-MgO复相纳米陶瓷。通过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核壳结构纳米粉及复相纳米陶瓷。Y2O3-MgO核壳结构纳米粉体的尺寸约为250 nm,并且制备的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60 nm。透过率在6 μm处为57%,维氏硬度为820 HV。粉末合成方法为复相纳米陶瓷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可以轻松调节粒径和不同组分的比例。
Y2O3-MgO复相纳米陶瓷 核壳结构纳米粉体 尿素沉淀法 放电等离子烧结 Y2O3-MgO composite nano-ceramics core-shell structure nano-powder urea precipitation metho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发光学报
2021, 42(7): 997
作者单位
摘要
1 贵州大学药学院, 贵阳 550025
2 贵州省合成药物工程实验室, 贵阳 550025
脲类及其衍生物在化学、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用途。而芳基脲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 本文经酰化和氧化两步反应制备3-叔丁基-1-(3-羟基苯基)脲, 并于室温下经溶剂挥发法获得其单晶体, 对晶体的堆积及分子间作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质谱MS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确证, 在B3LYP/6-311+G(2d, p)模式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了最优结构以及前沿轨道能量计算, 对比了晶体与理论计算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 经DFT优化的分子结构与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的晶体结构基本一致, 该化合物为单斜方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181 42(6) nm, b=1.762 00(8) nm, c=1.179 02(5) nm, Z=8。
3-叔丁基-1-(3-羟基苯基)脲 溶剂挥发法 晶体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3-tert-butyl-1-(3-hydroxyphenyl)urea solvent evaporation crystal structur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人工晶体学报
2021, 50(3): 523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江西 南昌 330200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葡萄糖为原料, 采用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不同浓度尿素(0~7 mol·L-1)对BSA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BSA经过尿素处理后, 其糖基化产物的自由氨基含量和内源荧光强度均显著下降; 同步荧光光谱表明BSA与尿素的结合点更接近于色氨酸(Trp)残基; 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经尿素处理后BSA的糖基化产物的紫外吸收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三维荧光光谱表明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 BSA的最大发射波长产生先红移再蓝移的变化趋势, 说明其结构展开, 促进了BSA的糖基化反应。 结果表明, 尿素处理会使BSA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伸展, 且当尿素浓度为3 mol·L-1时BSA的糖基化反应程度最大。
尿素 牛血清白蛋白 糖基化 光谱分析 Urea Bovine serum albumin Glycation Spectral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2): 478
作者单位
摘要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4
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其作为氮肥在农业中用途广泛。 但当尿素的浓度在人体中积累到一定值时, 它将对人体的器官将产生一定的损害。 因此, 建立一种简便、 灵敏的尿素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一种操作简便, 灵敏度好及耗能低的分子光谱技术, 其在化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 共振瑞利散射技术应用于尿素的定量分析亦有报道, 但还是存在操作复杂和灵敏度低等问题。 该工作开发了一种简单、 快速及灵敏的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RRS-ET)新方法应用于人体尿液中痕量尿素(UR)的检测。 在盐酸及稳定剂氨基硫脲(TSC)存在条件下, 丁二酮肟(DMG)与UR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二嗪衍生物4,5-二甲基-2-咪唑酮(DIK), DIK作为能量受体能与能量供体聚苯乙烯纳米探针(PS)发生RRS-ET现象, 使得体系的RRS信号发生变化。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UR浓度的增大, 体系在500 nm处的RRS强度呈线性降低。 为了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对影响体系信号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 当选择HCl溶液浓度为0.75 mol·L-1, TSC溶液浓度为0.22 mmol·L-1, DMG溶液浓度为19.35 mmol·L-1, PS的浓度为17.5 μg·mL-1, 水浴温度为80 ℃, 水浴反应时间为20 min时, 体系获得最佳检测效果。 在最佳条件下, 聚苯乙烯纳米微粒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降低值与UR浓度在2.0~3200 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2.0 ng·mL-1。 同时, 考察了共存物质对2 000 ng·mL-1 UR测定情况的影响。 结果表明, 100 μg·mL-1的Na+, Zn2+, 20 μg·mL-1的Mn2+, Cr3+, 10 μg·mL-1的SO2-4, NO3-, Co2+, Fe3+, 2 μg·mL-1 Cr6+, Ca2+不干扰UR的测定, 说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 最后, 将该RRS-ET方法应用于尿液中UR的测定,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19%~96.94%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20%~6.35%之间, 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据此, 建立了一个共振瑞利散射-能量转移分析尿素的新方法, 方法操作简单、 灵敏度高。
聚苯乙烯纳米微粒 尿素 丁二酮肟 共振瑞利散射 能量转移 Polystyrene nanoparticles Urea Dimethylglyoxime 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Energy transfe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1): 3590
作者单位
摘要
采用尿素还原剂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脱硝制备的陶瓷板坯料经成型和烧成, 陶瓷板表面常常出现凹坑状表面缺陷, 其成因难以通过坯料的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判定。 通过XRD, FTIR和TGA-FTIR等多光谱结合的方法分析揭示其形成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尿素脱硝坯料和氨水脱硝坯料受热过程中所释放的主要气体是CO2和H2O, 但前者不仅释放气体量明显大于后者, 而且还释放HNCO和NH3气体, 残余尿素会促使气体释放量进一步增大; 尿素脱硝坯料中存在HOCN, HNCO及其盐类等反应产物, 它们会在500 ℃以上逐渐分解产生额外的CO2气体; 陶瓷板在高温烧成阶段, 坯体中形成大量液相使表面气孔封闭, 坯料中氰酸盐和异氰酸盐持续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气体难以排出, 在液相中聚集成气泡, 在烧成后的降温过程中气泡破裂或塌陷, 最终造成了陶瓷板表面的凹坑状缺陷。 采用多种光谱结合的方法, 以坯料在XRD谱中17.80°的氰酸钠衍射峰、 FTIR谱中2 226 cm-1的氰酸根吸收峰以及TGA-FTIR谱中2 241 cm-1的氰酸气体吸收峰等特征参数为判据, 可以预判坯料质量进而提高陶瓷板成品率。
陶瓷板 凹坑缺陷 尿素脱硝 坯料 多种光谱法 Porcelain tile Concavity defects Urea denitrification Blank Multi-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0): 321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