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月崇 1,2李亚飞 1,2宋芳 1,2郑传涛 1,2,*王一丁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12
2 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为了加快气体吸收光谱分析算法的求解速度、重构算法的硬件逻辑,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结合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研制了一种硬件可重构波长调制甲烷传感器。根据应用功能需求,可在硬件层面重构逻辑电路,从而更新系统工作模式和探测参数。采用流水线技术,对光谱分析算法进行了硬件加速,光谱分析部分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时间延迟仅为4.05 ms。实验分析了该传感器在连续、间歇两种工作状态下的波形与电流,证明了该系统工作模式的可重构特性,也证实了采用间歇式工作降低激光气体传感器功耗的可行性。采用正弦信号对FPGA算法部分的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测得的信号幅值与输入信号幅值的线性度达到了99.99%。采用中心波长为2 334 nm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作为光源、光程为25 m的赫里奥特气室作为气体吸收池,开展了甲烷检测实验。传感器的线性度为99.97%,响应时间约为4.9 s。艾伦方差结果表明,当积分时间为0.5 s时,传感器的检测下限为7.8×10-6。开展的甲烷泄露实验证实了该传感器的现场应用能力。设计的FPGA算法,通过硬件编程,可实现传感器工作模式与参数的灵活重构,在激光气体传感领域具有较好的片上集成应用前景。
光电检测技术 红外吸收光谱 波长调制光谱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气体检测 Optoelectronic detection techniqu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Wavelength modulated spectroscopy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Gas detection 
光子学报
2023, 52(10): 1052407
皮明权 1,2郑传涛 1,2,*梁磊 3宋芳 1,2王一丁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长春 130012
2 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33
片上集成的光波导气体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无需光路校准等优点,近年来光学气体传感器逐渐由体积较大的分立系统向片上集成系统演变。中红外波段的气体吸收系数大,但二氧化硅在中红外波段的损耗较大,所以常用的绝缘衬底上的硅材料体系不适用于中红外波段。因此,片上气体传感器需要采用硫系玻璃、锗等中红外透明材料来拓宽工作波段。同时,波导结构直接影响了气体对光的吸收,而且气体传感技术也会影响传感器性能。本文总结了基于红外吸收光谱的片上气体传感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片上气体传感方法、波导材料、波导结构、片上气体传感的理论和实验进展。阐述了矩形波导、狭缝波导、悬浮波导、微环谐振波导和光子晶体波导在片上气体传感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基于红外吸收光谱的片上气体传感器进行了展望。
红外吸收光谱 气体传感器 光波导传感器 集成光学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Gas sensor Optical waveguide sensor Integrated optics 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光子学报
2023, 52(3): 0352106
王俊博 1,2马卓 1,2李亚飞 1,2郑传涛 1,2,*王一丁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 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由于火灾阴燃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CO2)气体,故采用基于非色散红外(non-dispersion infrared,NDIR)原理的火灾预警系统来监测CO2浓度来预防火灾事故。该预警系统基于中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利用CO2气体分子在4.26 μm处的基频吸收带,结合红外宽带热光源和双通道热释电探测器,实现了中红外CO2的高灵敏检测。利用配备的CO2气体样品,研究了该系统对CO2气体的传感特性。由于需要将火灾预警系统放在农业机械上工作,机械振动会影响系统光路结构,因此需要对装置进行减振处理。基于杜哈梅积分模型及其在求解振动系统响应问题上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减振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显示振动幅度减少了82%。将该减振装置进行室外振动测试,结果显示仪器振动幅度减小了86%~87%,采用减振装置时CO2测量浓度的方差相较未采用减振装置时减小了50.01%,不确定度降低了29.52%。仿真分析及室外振动实验结果表明,该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良好,具有性价比高、减振结构简单等优势,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光谱学 中红外吸收光谱 CO2检测 减振设计 系统稳定性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23): 2330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18
绿松石常见蓝色、 绿色和杂色等颜色, 其中蓝色和绿色者因颜色鲜艳, 价值最高, 因此绿松石优化处理品也多为蓝色和绿色。 利用有机树脂对质松色浅的绿松石进行充填处理(简称“有机充填”)是目前最主要的绿松石优化处理方式, 常见浸胶和注胶两种处理类型。 采用基础宝石学测试、 红外吸收光谱仪、 三维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技术分别对天然绿松石、 浸胶和注胶充填处理绿松石的宝石学特征及谱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天然绿松石紫外灯长波下具中等至弱荧光, 荧光强度与色调和致密程度相关, 浸胶绿松石长波荧光强于相同颜色天然绿松石, 注胶绿松石长、 短波下均具有中等至弱荧光。 浸胶绿松石的红外吸收光谱显示, 除绿松石本身特征峰外, 还可见1 739 cm-1附近ν(C=O)吸收峰和2 926和2 851 cm-1亚甲基的吸收峰, 注胶绿松石除羰基及亚甲基吸收峰更强外, 还可见1 508 cm-1处苯环骨架特征吸收峰。 三维荧光光谱测试显示, 天然蓝色绿松石具有一个Ex为370 nm的中等强度特征荧光峰、 半峰宽约为100 nm, 绿色、 杂色系和低致密度绿松石荧光极弱; 蓝色浸胶绿松石具有Ex为380~400 nm内的强对称荧光特征峰, 绿色浸胶绿松石可见一较强的荧光特征峰, 半峰宽约为80 nm; 蓝色注胶绿松石具有两个Ex分别为278和390 nm附近的较弱强度荧光特征峰, 绿色注胶绿松石具有中等强度的荧光峰、 半峰宽约为150 nm, 荧光峰区域范围增大可能因为含有较多有机物。 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Fe对绿松石的荧光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绿松石荧光特征和三维荧光光谱测试作为无损检测技术, 具有测试简便、 快捷、 有效的特点, 对准确鉴定绿松石和有机充填处理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绿松石 有机充填 荧光 荧光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Turquoise Organic matter filling Fluorescence Fluorescence spectra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9): 291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3002
2 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4分队, 北京100089
3 火箭军装备部驻武汉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 武汉40022
为探测水中甲烷气体浓度,研制了一种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的水中溶解甲烷传感系统。系统由分布式反馈激光器(中心波长为1 653 nm)、激光器温度控制模块、激光器电流驱动模块、谐振腔/气室、光电探测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气液分离模块构成。利用配备的甲烷气体样品和纯氮气(N2),分别开展系统有效光程标定、直接吸收光谱信号的标定和稳定性测试等实验。使用浓度为10×10-6的甲烷气体样品标定了系统有效光程,约为1 906 m。将纯氮气作为目标气体,测量系统的稳定性。Allan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当积分时间为2 s时,系统检测灵敏度为92.8×10-9,当积分时间增加到134 s,系统的灵敏度可提高到13.2×10-9。利用该系统开展自来水、雨水和湖水样品中溶解甲烷的浓度检测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技术及系统的工程实用价值。该研究及相关结果为水质检测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清洁能源的勘探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气体传感器 红外吸收光谱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 直接吸收光谱技术 甲烷检测 Gas sensor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 Direc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CH4 detection 
光子学报
2021, 50(9): 09300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本文通过测量30~100 mmol/L低浓度Na2CO3水溶液的红外吸收光谱,计算了CO32-的摩尔吸光系数。利用以硒化锌为基底的红外单次衰减全反射(ATR)附件测量30~100 mmol/L浓度Na2CO3水溶液的红外吸收光谱,将模拟的纯水的衰减全反射光谱作为基线,对Na2CO3水溶液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基线调整;利用Kramers-Kronig关系计算了Na2CO3溶液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并进一步计算出Na2CO3溶液的有效光程及低浓度Na2CO3水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得到的CO32-的最大摩尔吸光系数为2421.99 L/(mol?cm)。
光谱学 红外吸收光谱 基线调整 Kramers-Kronig关系 摩尔吸光系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19): 1930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12
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红外二氧化碳(CO2)传感系统.采用中心波长为1 572 nm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选择6 359.96 cm-1处CO2的吸收谱线作为目标谱线.研制的谐振腔长度为60 cm,测得的有效光程为1 200 m.采用波长调制光谱技术与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分别测量CO2的吸收光谱,前者测得的光谱信号的信噪比为130,优于后者的信噪比80.将波长调制光谱技术与离轴积分腔技术相结合,利用LabVIEW软件提取二次谐波信号的幅值.利用配备的气体样品,开展了传感器标定、稳定性及动态响应性能测试等实验.使用纯氮气(N2)进行了稳定性测试,艾伦方差表明,当平均时间为96 s时,系统的检测下限为5.1×10-6;当气体流速为500 sccm时,实验测得的响应时间小于20 s.利用该系统开展了连续16.5 h的大气CO2浓度在线实时监测和人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检测,均呈现出较好的性能.该系统具有易操作、响应快、灵敏度高等优点,未来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检测、医疗诊断等方面.
气体传感器 红外吸收光谱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 波长调制技术 CO2检测 Gas sensor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 Wavelength modulation CO2 detection 
光子学报
2020, 49(11): 18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18
3 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 上海 201306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外形特殊的绿松石, 体色多呈现浓度不同的蓝绿色, 大部分表面都有大小不等的白色——浅蓝白色斑块和斑点, 斑块界限模糊, 部分品种表面有类似流纹的结构, 外表与压制绿松石极为相似, 这种绿松石原料主要产自于蒙古, 市场上俗称 “外蒙料”。 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仪器, X射线荧光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测试方法对这类“外蒙料”绿松石的宝石学性质、 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外蒙料”绿松石样品整体外观呈浅蓝绿至深蓝绿色, 颜色分布不均匀, 表面常见白色或浅蓝白色分布不均一的斑块或斑点, 内部常含有石英、 长石、 伊利石还有黄铁矿。 其折射率约为1.60~1.62, 相对密度约为2.43~2.76, 低于我国湖北和安徽的绿松石。 在长波紫外光下, 大部分样品可见较微弱的蓝白色荧光, 在短波紫外光下, 荧光为惰性。 “外蒙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均偏离绿松石理论化学成分值, w(Al2O3)在26.75%~30.30%之间, w(P2O5)在32.54%~36.40%之间, w(CuO)在6.99%~10.73%之间, w(FeO)在1.73%~4.39%之间, w(ZnO)在0.35%~2.93%之间, 属于绿松石——锌绿松石类质同像系列靠近绿松石的端元, 其中普遍含有一定量的SiO2, 质量分数可达2.38%~8.87%, 这一特点与国内其他产地绿松石几乎不含或含有极微量的SiO2不同。 X射线粉晶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显示, “外蒙料”中不均匀分布的颜色斑块的主要组成矿物均为绿松石, 且整体未经优化处理, 为天然绿松石。 红外吸收光谱显示绿松石“外蒙料”的红外吸收光谱为结晶水、 羟基水及磷酸根基团的振动光谱, 与天然绿松石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一致。 “外蒙料”绿松石中不同透明度及颜色的杂质矿物的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分析表明该绿松石中所含有的白色不透明杂质矿物为钠长石, 白色半透明杂质矿物为石英, 黄铜色具有金属光泽的杂质矿物为黄铁矿。
绿松石 成分特征 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外蒙料 Turquois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Mongoli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7): 216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012
2 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12
采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研制了一种近红外激光二氧化碳(CO2)传感系统。该系统包含中心波长为1572 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密集光斑型气室和铟镓砷探测器,利用LabVIEW程序提取二次谐波信号幅值并反演了CO2浓度。为了表征传感器性能,利用该系统开展了气体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当调制深度为0.32 cm -1时,二次谐波信号的幅值最大;在体积分数为0~3%范围内,二次谐波信号的幅值与CO2浓度具有较高的线性度(拟合优度为0.999);当CO2体积分数为0时,连续测试1 h,反演得到的浓度波动范围为-2×10 -4~1.17×10 -4;当积分时间为297 s时,系统的灵敏度检测下限为2.7×10 -6;考虑动态配气时气体的扩散时间,系统的响应时间为40~42 s;连续15 h测量室内大气中CO2浓度,测得的CO2平均体积分数约为(560±46)×10 -6。与已经报道的传感器相比,该气体传感系统呈现出类似的品质因数,可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一定的推广和应用。
激光光学 传感器 红外吸收光谱 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 气体检测 
光学学报
2020, 40(5): 0514003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纳米结构可将自由空间传播的光场高效地收集并会聚在其近场区域的纳米“热点”内,实现分子的高效激发,反之也可将热点内分子的光谱信息“广播”到远场。这一过程伴随着光吸收、辐射、散射及光力、共振偏移、光热等效应的极大增强,这些丰富的现象一方面为LSP纳米结构在传感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应用,包括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表面拉曼光谱、表面荧光光谱、LSP折射率传感器、纳米光镊与LSP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等;但同时其行为的复杂性也给研究者理解该领域的机理与应用带来困难。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理论与应用两方面对各类LSP传感器进行回顾和梳理,一方面利用基于准静态近似下的本征模式理论为各类LSP相关的现象提供一个统一的解析理论框架,同时对各类相关的应用,包括拉曼散射、红外吸收、荧光、折射率传感与激光解吸/离子化等领域的进展与挑战进行简要的回顾,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简洁的入门综述。
表面光学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光学天线 生化传感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等离激元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 56(20): 20240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